嵇康:刑场琴声
嵇康有一部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我认为是中国音乐理论史上的扛鼎之作。他说,一般人认为音乐有哀有乐,因此就会频频用来表达各种情绪,张罗各种仪式。其实,真正的大音乐是天地之音、自然之音、元气之音。他说,音乐如酒,谁说酒一定是制造欢乐或是制造悲哀的?音乐又像是树,柳树被风一吹弯下身来很像是含情脉脉地与谁告别,其实树就是树,自然之物,与悲哀和快乐无关。
他在平日,像一棵孤松高高独立;一旦醉了,就像一座玉山即将倾倒。
现在,这高高孤松、巍巍玉山正在打铁。谁也无法想象,这位帅到了极点的铁匠,居然是一位千年难遇的大音乐家、大艺术家、大哲学家!
王羲之:笔墨门庭
他们的大哭、吟啸、打铁、弹奏,不仅普通百姓完全不懂,而且绝大多数文人学士也难以理解,无法追随。
魏晋时代,也有一种不带杀伐气、焦灼气、暴戾气的文化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而且长时间地留了下来,那就是书法,特别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行书。在如此混乱的年代能够产生如此安定而雅致的艺术,实在让人震撼于天地所执持的一种伟大平衡。因此,我在讲了那些凄厉的故事之后,一定要把大家带到魏晋笔墨的前面,以便在巨大的落差中感受一种大动荡中的大美学。
我们能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想象那些围墙里的情景吗?可以肯定,这个门庭里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少谈论书法门楣、厅堂里也不会悬挂名人手迹。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张出门便条,一旦藏下,便必定成为海内外哄抢千年的国之珍宝。
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