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我第一次接触到中世纪词是关于游戏的,以至于我对它的印象是充满复古、怀旧,充满文化浪漫的一个时期。根本不是所谓的“黑暗时代”。上网查“中世纪为什么被称为黑暗时代”,显示的答案是,中世纪它是文化衰落的、充满频繁的战争的、处于教会黑暗统治之下的,并且还是疾病肆虐等的这样一个阶段。
如果没有亲自去阅读关于中世纪历史的任何资料,我肯定会震惊于网上的描述和印象中的区别。
“在黑暗时代的想象中,世界由崇尚暴力的男性和恭顺的女性构成,这符合人们的刻板印象。”——《光明时代》
如果大多数人对于中世纪的印象都是如此,那么就不难理解现代当权者想要摒弃这段黑历史的原因了。他们可以说这段历史与当今的文化历史无关,也可以说当今一些难以根除的弊病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污垢。总之,历史是可以朝着有利于当权者的方向进行的。
在这本《光明时代》中,加布里埃莱和佩里以尽可能还原和中性的视角,向我们概述了中世纪的历史。当我们同样尽可能用中性的视角去阅读本书,去阅读中世纪,就会发现中世纪时期并非真的就是完全黑暗或者是势必是黑暗的,每一个时期当然有各自无法摆脱的黑暗和潮流,但同样其中也会有它独有的光明。
如今频发的关于宗教冲突之间的战争,有人会说矛盾早已历史悠久,早有起源,中世纪时期就有不少的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他们看不到的是,尽管中世纪确实有着战争和侵略,但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或者是同一宗教内部不同传统的人之间,他们在某段确切的大部分时间内,曾经比邻而居,和和平平地共处。地区和宗教之间彼此交流、彼此包容。在后文的故事里写到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人和维京人等。他们看不到伊斯兰教的阿拔斯帝国曾向法兰克王国送来的承认其权威的大象上的洁白象牙。
战争侵略之下,文化的延续并没有终止,甚至随着不同的首领的产生,或者是首领暂时空置的情况下,人们依旧试图努力回归和延续“罗马”文化传统,并在新的环境背景下,演化出更适宜当地和当时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甚至可以说,中世纪时期,文化在延续的过程中,又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更替。
“黑暗时代”里并不全是恭顺的女性,如故事的开始加拉·普拉西狄亚和后面的埃莉诺。“黑死病”的肆虐也并不是中世纪所独有的,或者是上帝的惩罚。它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必然,一种伴随着文化和地区深度交流之后所产生的后果。文化、语言、人种的交流也意味着病毒、细菌的交叉感染。当时大多数的人们无法看见,他们将罪恶和矛头指向了邻人,加剧矛盾。但并非所有人都看不见更宏大的东西,他们注视上帝,注视星辰。
至此不难发现,倘若用中性的眼光去阅读这本书,去阅读中世纪,那么,就会窥见在黑暗中仍存在着光亮;在血泊践踏中仍看见希望;在抬头凝视建筑物上闪闪发光的镶嵌画时,就会看见独有的温暖自己的太阳和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