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在出发前我曾多次这样问自己。
最初的感觉是印度的压缩版:地域的压缩,人文的压缩,感触的压缩。可后来随着翻阅各种资料,各个书籍,又有了一些改观,纵然这个国家三面环印(另一面朝西藏),但他跟印度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但凡来过尼泊尔的人,都会掩藏不住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有人说这是个众神之国,有人说这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有人说这里的人非常友善,有人告诉我说这个国家能触到你的内心。
最终,我就带着这些标签和满心的疑问踏上了这篇土地。
第一站 Kathmandu
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是典型的游客商业区,路上尽是各种肤色的游客,路边各类小贩或站或坐,招揽着来往的生意。路上尘土飞扬,就连我们的尼泊尔向导Bipin,也忍不住拿出口罩戴上。
不得不说,我对泰米尔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并不是因为这里的脏和乱,可能是因为这里和印度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如印度带给你的冲击感。这里俨然已经失去了尼泊尔本土的生活,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游客而服务。虽然可以从偶尔路过的庙宇、佛塔中窥探到当地人宗教信仰的一角,但终还是淹没在商贩的叫卖声,和游客的穿梭中了。
尼泊尔佛塔林立,最有名的非大佛塔莫属了。
我喜欢ta的眼观四方,心如明镜,看穿是非善恶;
我喜欢ta的代表“1”鼻子,视众生平等,无二分别对待;
我喜欢ta用第三只眼,不断内省,洞悉无上智慧;
我喜欢ta的重重伞盖,一步一步,登上涅槃境界
第二站 Chitwan
"Chit" means heart, "wan" means jungle.
Chitwan 丛林之心,这里也是尼泊尔南部的中心。
这里的清晨不是被闹钟吵醒,而是被鸟的叫声和风吹树叶拍打象草的声音叫醒。
早晨跟着向导Dukie走上一段Natural Walk
隔着薄薄的雾气,辨识各种植物,听Dukie讲哪个植物可以治哪种病;
遥遥望向高处的树梢,听Dukie讲那是一种鸟,听不懂的词汇,他还会专门翻书找给你看;
印象最深的是快回到酒店的时候,Dukie突然让我们静下来,听啄木鸟啄树的声音,叩叩叩,叩叩叩,节奏特别强烈。这是我在奇特旺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
下午有一段Jeep Safari,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项目。坐在车上会不自觉想起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读到的,原本住在森林里的鄂温克族,被迫被城市里的现代人打扰,他们开着重重的卡车闯入了他们安静的生活,Jeep车的隆隆声就像书里的卡车声一样刺耳,打破了森林原有的和谐和静谧。
第三站 Pokhara
ponnhill小环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以前总觉得人跟人在一起,一定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才会增进双方的感情。可这次徒步,让我意识到,安静的陪伴、没有套路的聊天也会让情感慢慢积累,缓缓发酵。
克制住全程惟一一次看雪山日出的冲动,克制住想要撒腿狂奔的冲动,慢慢地走在后头,即使偶尔狂奔到了终点,放下包袱立刻就往回跑给我们领路,这样的陪伴不得不感动。
途中那些可爱的人儿
来过人的都说,尼泊尔人待人特别好,对国家的大半好感都来自于这个国家的人。抛开商人不谈,一路上接触到的4个向导,个个都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向导Bipin,负责了我们从加德满都到奇特旺、再到博卡拉的行程,虽然真正需要发挥他讲解的地方也就只有第一天的加德满都,但之后几天的行程中,但凡我们团队上有任何的问题,都会亲力亲为,特别帮忙。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特旺的Jeep车上,他最开始坐在车边上,眼镜一刻不停地在帮我们找动物,即使这并不是他的工作,但为了让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他一直都没有休息。
第二个丛林向导Dukie,看外表特别冷酷凶悍,我刚见到还有点怕怕的,可聊起来以后,就发现是个特别幽默爱开玩笑的的人,同时又真心热爱着这里的动物和植物,并希望把自己所学传达给大家。另一个向导助理虽接触不多,但最后听大家的分享的时候说到,他不喜欢城市,城市太挤了,他喜欢住在这里,还是感觉好感动。
第三个徒步向导Ram,英文虽然比较一般,大致沟通没有问题,但人真的非常好,进山前一天我只是随口问了一句山上有没有水果,第二天他就自己手提了一箱水果上山,感觉特别愧疚。一路上吃饭,Ram和背夫们每次都是先照顾完队员吃饭,中国人吃饭特别快,往往我们都吃完了,他们的饭才刚刚好,于是就自己火速吃完,然后就带着我们匆匆上路。
最后的巴克塔普尔向导Ram,也很棒,虽然碍于时间关系没有太多的接触,但讲解拉克希米的神庙的时候,我多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拉克希米的庙就要是最高等级的,比湿婆的庙还要厉害,他就突然对我提起了兴趣,我能感觉到他很希望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给有兴趣的人。
这些向导们的善良、尽责,让我感觉他们不单单只是把向导作为一个工作,而更多的是希望来到他们国家的人,可以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