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年轻朋友来看罗素。进门后,只见罗素正双眼视房屋外边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
“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话,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经没有希望。但每当我和我的花园谈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满了阳光。”
正如罗素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像蝼蚁那样存在着,每天做什么,说什么,都不能免于他人的评价和指点,也不能免于他人的攻击和反对,于是忙着讨好外界,忘了关注自己。
台湾知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曹启泰说自己做事的唯一标准是快乐。“槽边往事”的和菜头也表示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同时也是和菜头的作品集,由他开设的专栏和个人公众号“槽边往事”400篇文字中精选80篇集结而成。
和菜头,1997年开始混迹互联网,是最早一批在网上码字的人。至今20多年,从论坛、博客到公众号再到得到专栏,写过的文字不计其数,才出版第三本作品《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足见他对文字的苛刻要求。
如果你关注他的公众号,会发现他没有固定的主题,没有毒辣的成功学鸡汤,讲的道理也中规中矩,更新不定时,甚至有粉丝骂他,直接被其吊打,然后拉黑。
可是和菜头还是很受欢迎,是因为他写的是真实的自己,坦诚的生活,不去愚弄人性,散发着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记录了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不贩卖智商,不强行灌输理念,借我们一双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借文字引发我们思考,认识自我,继而热烈生活。
可有彼岸?
我们总是说等我有时间了就怎样,等我有钱了就怎样……我们深信一定有这样的彼岸存在。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终点吗?如果注定一直在路上呢?
宫崎骏是人尽皆知的日本动画大师。2013年他宣布隐退。虽然老爷子名义上过着隐退的生活,也解散了工作室,但是仍偷偷摸摸的开始画一部毛毛虫动画短片,并决定和CG动画小组合作。
开工后单单开头就卡了一个多月,其他人觉得挺好,只有宫崎骏始终觉得差点什么,不断地调整着毛毛虫的动作,外形,神态,怎么都不满意。在探索的过程中,他备受煎熬,内心困苦。
阴沉着脸,要么在房间里边走边懊恼地揪着自己的满头白发,要么坐在位子上,对着画稿疯狂的抖腿。
团队的士气也一天比一天低落,空气压抑的快要滴下水来,负责人一度抑郁的想要自杀。终于有一天,他想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工作才得以顺利向下进行。
宫崎骏75岁了,那又怎样呢?只要他还想着创造就要受苦,依然要焦虑,愤怒,绝望。年龄所带来的经验和智慧,并不能减少一丝一毫的痛苦。在大师那里,画什么带来的痛苦和你我别无二致。
我们都在路上,没有彼岸之人,没有终点,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你什么都不做,无聊和空虚随时都会出现,吞噬你的心灵。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和虚无感对抗的过程,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与肤浅的欢乐和琐碎的充实上比,充满身心的专注让我们能够更深入的进入到生活中。
刷手机,看电影,读小说,行及五洲四海,用物品填满空间……人人都在做这样的事,但是其中没有一样是有用的,最多可以逃避虚无感一时,唯有创造才能够强硬的抵抗。
创造你不曾想过的事物,你从来不敢去尝试的事物,一样从没在世界上出现的事物。哪怕是一张照片,一篇文章,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也能极大的消除虚无感。
如果你不能理解,观察一下第一次做了父母的人,孩子是自己创造的,多少人第一次感到自己如此强有力的存在着。
爱是一种能力
和菜头这样描述向往的生活:家中有灯,阳台有花。
无论什么时候家里都有一盏灯点亮,等着自己回去;在那个亮灯的地方,阳台上永远有一盆花,想想都温馨有余。
人不会突然热爱生活,热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必须小心的维护着这种能力,不要让它在艰难的岁月里被生活打磨。
在住所里养一点植物,每周花一点时间去照看它们,看着它们在春天里萌发,夏季里茁壮,秋天里枯萎,冬天里蛰伏。
和菜头喜欢烹饪,是个美食家,从处理食材就能看出来。就拿回锅肉来说,做好这道菜并不容易,中间需要注意的环节非常多。
以食材处理为例,肉要先煮又不能煮到全熟,判断的方法是用筷子插一下。煮好之后温度太高不好接,还不能完全放冷了,否则就算到刀工奇绝,切出来也会一塌糊涂,所以要先放在冷水或者冰箱速冻一下,降温外冷内热的时候才最好下刀。
和大厨的镜面鸡蛋羹,蔬菜汤,干煸牛肝菌……看的人直流口水,想一饱口福。
养一盆植物,做一顿美食都是为了保存我们爱的能力,无关其它,只关乎生活。如果因为苦苦挣扎而放弃了美,忘记了抬头仰望天空,那么活着和僵尸又有什么区别呢?
艰难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把我们的心灵磨灭的面目全非,失去了付出的能力,失去了爱的能力。
痛苦的自我
人热衷于改变自我,仿佛自己是一团橡皮泥,可以随意捏成想要的形状,但是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又说不清。
别忙着反驳,举个例子。
你是不是今天听别人讲岁月静好,觉得很对。
明天听他人讲要励志拼搏,又认为活着应当如此。
哪个才是正确的呢?
如此矛盾都源于——没有认识自己
如果你真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人品,性格、能力圈、价值观……通过独立思考,明白自己是哪种人,要的是什么,就不会轻易受他人影响。
解决了上面的问题,还有一种痛苦源于做的太少。
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执行力强。
科比,20年职业生涯,33643分,5个总冠军,可谓篮球巨星中的巨星。
教练罗伯特·阿勒特在《我和科比的训练故事》中写道:
2012年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忙了一天的他正准备上床休息。手机响了,此时凌晨3点30分。
接通电话,原来是科比,电话那头说:“罗伯特先生,希望没打扰你。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帮我做点体能训练?”
“当然,一会儿在训练馆里见!
罗伯特赶到训练馆时,看见科比早已浑身是汗,像刚从水中爬出来的一样。
在他的指导下,科比用了1小时15分钟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是45分钟的力量训练,还不到6:00。
罗伯特有些坚持不住了,说道:“对不起,我要回酒店休息了。”
科比说:“辛苦你了,谢谢你!也好,我去练投篮。”
按照安排,上午11点全队合练。罗伯特只睡了4个多小时,醒来的时候脑子还有些昏沉。
当他到达训练馆时,队员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和教练讨论着什么,只有科比仍然满头大汗在练习投篮。
罗伯特问:“什么时候结束?”
科比说:“这就结束了”
然后最后一个篮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的落入框内,那个球是投中的第800个球。
按照科比训练的命中率,投中800个球需要出手差不多1000次,从6:00到11:00长达5个小时。
而这只不过是科比训练生涯中的一个片段记载而已。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
科比说:
“我只要从早上4点开始,就能进行更多的训练。随着一年一年过去,你和你的竞争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等到第5年或者第6年的时候,他们在夏天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永远都追不上了。”
科比说:
“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就好。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我想要成为NBA的最佳投手,那我要怎么做?
我会每天一醒来就投篮1000次。星期一起来投篮1000次,星期二起来再投篮1000次,星期三起来还是投篮1000次,每天一起来就是1000次…...”
反观我们自身,想减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计划早起读书,闹铃响了,按掉,继续睡。
一小步都迈不动,还哀叹自己命运不佳,怪谁来?世界上没有什么成就是可以速成的,花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时间,也就会有多少成果。
我们都是凡人,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人事,上天才比较有空理你。任何人生的现状,都是一系列个人选择的结果,多用名词和动词:我去了,我做了,我完成了。少用形容词,副词和转折词:我…但是……去赢得人生的智慧,内心的安心,这样,你的人生才真正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