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集体总结
大班:
寒假期间,又至春季,近两个月的训练大班主抓运球突破,在行进间的急停和起步上反复加强,鼓励孩子们用最简单的动作形成得分手段,敢冲击,敢于用提速,体会人球结合中的加速与急停。在基本功的训练过后,衔接一打一,马上用于对抗下的反馈,让孩子们真实体会动作的运用,尤其针对靠人。压肩,低重心起速,以及判断防守人位置和启动上,进行不断的加强。寒假期间部分孩子出勤不算规律,对于这期间各种运球起速的强化。反馈出的效果是时好时坏,连续出勤三四堂课后,有些孩子一休息,再回归,脚步就生疏。对防守位置的判断也不那么清晰了。希望孩子们在开学后能规律出勤,我们将继续夯实运球加速以及一打一的运用与加强,同时加入二人小半场的小范围配合,为下一步的局部二打二打下基础。
中班:
中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出勤规律的孩子比较多,进步提高快的孩子也比比皆是,像姚雨辰、孙文思、李沐浔等,都在假期期间有了特别明显的地步。中班寒假期间反复在练习左右手的上篮,运球上篮,运球衔接传球上篮,运球传球后接球起步等等,教练用各种方法各种项目,让孩子们更少的排队,最大限度利用场地范围,让孩子们在固定时间内高频率的完成动作,进步快的孩子不光进步在动作的高频率重复上,也进步在了不断的观察与总结上。每次课后总结时,教练会不断提醒总结,告诉孩子们自己练习和观察队友同样重要,中班的孩子们不光需要学习篮球技术,教练也会更加注重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引领。
小班:
寒假期间,我有幸带了一段时间的课,体会最深的还是小班的孩子们是很有潜力的,我说的潜力指学习能力和韧劲。对于小班的同学,其实每次学习的项目并不多,篮球课更多地是带领孩子们进行头脑与身体的整合,自我与他人的配合,听从指令与自我领会后的展示,一个从听到一一知道一一做到的过程,在小班的孩子们身上是刚刚开始的雏形,早期的整合越迅速,对于他将来学习的发展越好。所以并不在于他是否学会了运球或者某某变向,而在于他能否和教练进行良好的配合以及与自己身体的配合。所以在开学后的计划中,我们也不会把技术作为重心,而会更多的注重孩子的课堂学习表现。
二、本月个人总结
聂茂涵春节后的训练让人眼前一亮,他总是在不温不火的进步,每堂课见不到他冒头,也不见他有什么擅长的科目,但他真的是个吸收能力很强很强的孩子,教练讲的东西,他能领会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时在执行的时候,是在一边思考一边改进一边练习,你能看到他每一趟的训练都跟上一次不一样,但并不明显,但是积累下来,你就会看到他有明显的进步。阳阳还在对抗中有了更好的表现,这个表现在于他敢于做动作,敢于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哪怕是遇见比自己大一两个年级的哥哥们,不见他畏惧,也不见他兴奋,就是那么不温不火的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是否有进球后的兴奋。不管怎样,他的努力小有收获,也希望他能够在今后的训练中更加努力,追求更大的进步。
姚禹辰是匹黑马,也是个大大的奇葩,他是一个意外下跳进我的眼睛里的,却一进来再也出不去了。在校队训练的时候,他不算老大难也算是调皮捣蛋的那一个,一个看不住就和好朋友聊天去了,再加上他个子本来就小,一度都快要进入淘汰名单了,被他跳进我的眼睛里是他的启动,他有力的脚踝力量,可以说除了这个天生的有点,他真的没什么太多亮眼的地方。在校队训练的时候,他的折返跑一级棒,不管是持球还是空手,有次跟妈妈聊天后,我就想着,要不试试,这个小个子虽然没练过多久,但持球能力还真是不错,虽然我们不缺后卫,但万一他也可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位置上杀出自己的天地呢。于是乎,他在俱乐部的翻天覆地的表现让我大大的意外,他不溜号,不聊天,每次训练“兢兢业业”,不光认真,还及其的努力,白教练给我的反馈就是三个字:太好了!和“他怎么这么好!!!"。弄的我都不好意思交代他校队的表现,以免打击他在俱乐部队伍中的光辉形象。但说来说去,禹辰的进步是因为他真的付出了努力,同时收到了技术的回报,收到了教练的认可和队友的信任,这是天赋带不来的,教练看得到。孩子们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我们成人的眼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信心,一点点突破,就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前景。禹辰今后的路上还有许多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教练也一样,感谢你陪教练一起成长。
李中涵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时间,他的成长从他上小学之后特别明显的展示给教练,他的训练真的让我挑不出毛病,他每次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虽然有时候难免思想溜号,或者教练刚提醒的事情,第二趟做的时候又忘了,但他从来没有自我松懈,也没有喊苦喊累,记得有次练“蜘蛛爬”,他有只手明显累得跟不上节奏了,那都强撑着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终点。我当时就觉得,就算他爬了最后一名,我们除了给他鼓掌,什么也不用做。顺顺需要时间,在不断的认可和鼓励中,让他有更大的信心来面对困难和挑战,能让他从爸爸的羽翼中飞出来的方法绝对不是“踹”他一跤,而是让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让他慢慢的在自己选择之后不用再回头看爸爸,我觉得他就有了更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