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共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题是推理的构成。本篇文章是第一部分的笔记整理。
第一章:什么是逻辑思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它?
本章讲述了关于逻辑思维的what,why,how和论证与非论证的区别。
what:
逻辑分两类: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我们常说的逻辑思维是指非形式逻辑。
两者的区别有:1)形式逻辑也叫符号逻辑,论证的关系是公式间的关系,与陈述无关;2)非形式逻辑是不需要符号标识的,表示的是信念(陈述)之间的推理关系。(形式逻辑是类似于数学公式那类的么?)
逻辑有三个维度:
1)描述推理的模式
2)评估决定推理好坏的特征
3)制定能最大限度地解释好推理所具有的特征的规则
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运用逻辑的3个维度来处理我们所做的推理(简单来说就是:识别模式,辨别好坏,制定解释规则?)
why:
为什么要学习逻辑思维呢?为了避免虚假信息,即求真。接受某断言为真;拒绝某断言为假。我认为逻辑思维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辨别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是更接近与客观事物本身的。(见信念的优点:“真”不是度的问题,所以“更接近于客观事物本身”貌似有违“真”的定义。)
how:
论证的构件:用陈述的语言来表达信念。什么是信念?信念和负信念是人们在接受自身所想为真或拒绝假事物时的两种心理态度(认知态度)。信念是接受一个命题的认知态度。命题是表征事件状态的信息内容。
-陈述是论证的构件
-陈述是信念的语言学表达,信念有真值,陈述也有真值
-只有表达信念的句子才能做出陈述
论证的基本特点:每个论证必须至少有两个陈述构成;一个提出断言,另一个支持断言。提出断言的是结论,支持断言的陈述是前提(一个或多个前提)。论题就是结论,论据就是前提。
如果想要运用逻辑思维,要懂得如何从不严谨的自然语言中去识别背后隐藏的论证,对其进行评价(论证是好是坏,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将自然语言,进行论证分析,将语言背后的论证重组,并辨别其有效性,才能确定论证背后的信念的真伪。
论证分析的具体要求:
-如何识别论证
-如何确定论证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评估论证
论证重构是分析论证的第一步,评估论证是第二步。分析论证:识别,理清逻辑关系两步就是在做重构论证。
通过掌握前提和结论的常见关键词来进行论证的识别。
-掌握论据指使词列表-前提
-掌握论题指使词列表-结论
论证与非论证的区别
非论证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解释,条件句,虚构话题。
-论证与解释:理由不同。论证中,理由(论据)是用来支持一个思考着认为需要支持的断言(论题);在解释中,理由是用来解释一个思考着认为不需要支持的断言所描述的事件或事态。
论证中,逻辑关系存在于某个断言和用来接受“该断言为真”提供理由的语句之间;解释中,逻辑关系存在于思考者已经接受为真的某个断言和用来解释该断言为什么或如何为真的语句之间。
论证中,接不接受该断言;解释中,已经接受断言,接受断言如何为真。
-论证与条件句
(一个论证要完成两个功能:1做出一个断言;2为该断言提供某种假定的支持。如果一个“如果...那么”的条件句无法完成这两个功能,就不是论证。)
辨别条件句的底线是:一组语句是否构成论证取决于语句之间在逻辑上如何关联。(理性接受度-逻辑关联性、证据支持。)
-论证与虚构话题
论证中如果论据都为真,则结论必为真。虚构作品中非真非假,直值难辨,直值是有歧义的,所以虚构作品中的段落都不是论证。
第二章 用逻辑思考,用心说话。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要让自己的思维具有可接受性。具体做法就是让论证具有理性接受度;另一个要做的就是让信念和语言之间的对应更明确,即,定义要明确。
可接受的思维;逻辑思考者应该做出的推理模型。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出这样的推理才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才是容易说服他人的。用于说服他人时,理性接受度的任何欠缺都会使论证遭到反对。( 三个维度中的第三个规则?即: 制定能最大限度地解释好推理所具有的特征的规则。)
为了自然语言更准确地表达思维信念,要让自然语言去除掉其中的”间接使用“和“比喻义”,最好采用定义来确定信念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理性接受度
理性接受度与:逻辑关联性和证据支持有关。
逻辑关联性即指当至少有一个句子受其他句子支持时,即为逻辑关联。-关于推断关系的强度。
证据支持:考虑总体证据,支持的;反对的;不受证据支持的。-关于思考者可获得的相关信息。
进行逻辑推理时,1)最大化逻辑关联性;2)选择受证据支持的信念->重要的是它的真值。(真值,它与事实是否相符合。)
信念有真值,真值和证据是不同的概念。
```
真值关注事物的状态,一个信念为真当且仅当事物确实如信念所表述。
证据则涉及思考者可获得的关于事物状态的信息。
真值和证据两者之中,只有证据与理性接受度有关。
地球没有自转。--这个假信念(在中世界)是有证据支持的。
存在原则。--这个真信念(20世纪之前)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
```
理性接受度之外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从思维到语言:信念或语句都有一个命题作为其内容;都是非真即假的。
** 概念没有真值。
命题,当事物确如其描述,为真;当事物并非确如其述,为假。
从语言的目的来看,只有表达信息类的语句有真值。
从句型来看, 陈述句表达信息。
去掉语言中的间接使用和比喻义,将间接使用转为直接使用,将非字面义的转为字面义。
为了去掉信念和语言之间的模糊,通过定义来确定信念与语言之间的对应。通过定义来消除逻辑关系间的模糊。
三种定义:
-报道定义:a=df.b, ab是同义词。a是被定义项,b是定义项。a<b,定义太宽. a>b,定义太窄。反例检验法:反例满足一遍,不满足另一边。
-实指定义:定义项提供了被定义项的范例。例: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关于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北京”这样一个范例。
-语境定义:P除非Q <==>或者P或者Q
最普遍的还是第一种定义方式。
第三章 信念的优点
信念是接受一个命题的认知态度。命题为真,接受;命题为假,拒绝;不确定真假,推迟判断。
信念的优点和缺点
-准确性(程度的问题),对应的缺点是“不准确性”。真具有最高程度的准确性。假具有最高程度的不准确性。
-真(不是度的问题),对应的缺点是“假”
-合理性(程度-支持有多充分),对应的缺点是“不合理性”。一个信念当且仅当它具有充分的支持。
此处的合理性只关注以下两种信念。
概念信念,这个信念一句所涉概念的意义了解内容,真值不言而喻;
经验信念,要么受证据支持,要么是根据证据可推出。
-一致性(不是度的问题),针对一组信念。要么一个信念自身有矛盾,要么几个信念之间有矛盾。对应的缺点是“不一致性”。换句话说就是论证内部有矛盾。
以下两个优点比较难理解
-保守性(熟悉性),对应的缺点是“相对性”。非教条主义的保守性。保守性需要可修正性来调节。保守性会使我们只接受那些我们已经相信或熟悉的信念,不管有没有证据支持,这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教条的。
1来要选择熟悉的,符合生活常识的-人被砍成两半还能活-这个基于观察的证据是不符合我们的经验信念的。
2还不能太过保守,不然就陷入了教条主义。
-可修正性,对应的缺点是“教条性”。非极端相对主义的可修正性。太高的可修正性会导致极端相对主义。可修正性只有在信念对某一群人来说为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而不是对所有人。在西方自古以来的一种观点是,矛盾会是使得逻辑思考者间的对话无法进行。
(老外讲话如果支持,就只讲支持的理由,或许他也清楚不支持的理由,但他会选择舍弃;中国人讲支持,会把支持和不支持的理由都说了,最后做两者之间的权衡。老外通过正反的交锋来确定结果;我们靠单方的权衡来确定结果。好吧,我觉得这里就可以胡扯到,老外的两党和我们的一党。。。)
什么样的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是 :有意识思考;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论题;知道自己的断言没有那些缺点。
总结
第一部分包含1,2,3章,这3章之间有什么关系?第1章讲什么是逻辑思维,第2章讲逻辑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第3章讲信念的优缺点。所以第一部分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想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就要用逻辑思维来武装自己。用逻辑来思考,去掉思维和语言模糊,确认自己的信念不具有那些缺点,即可成为一个理性思考的人。(跟前面描述理性的人有矛盾的地方,嗯,概括的有些牵强。)
注:括号中是对自己的反问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