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到简书读书专题推送《小先生》,读来几篇很是喜欢,语言上没有夸张和做作感。按图索骥地寻来读了几篇,一下子便也喜欢上了这本散文集《小先生》。
《小先生》,首次出版于2021年6月。一经推出便备受关注。2022年8月,《小先生》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小先生》,作者庞余亮,十六岁考入师范,十八岁师范毕业后,开始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任教十五年,之后到电视台工作,住在一间出租房里,在电视台的工作期间写了《小先生》这本书的手稿,通过十五年乡村教学经历的这个窗口,写下了乡村教育、乡村生活里所见所闻的岁月往事和自我十五年间的成长经历……初稿蓝本近50万字,庞余亮不会电脑打字,请同事代为输入电脑。之后,他对初稿不停做“减法”,删成28万字,再提炼成10多万字,前后又用了15年。最终以“成长”为主题成书,弹指三十年,犹回首,情未了。按庞余亮语:“小先生”与同学们一起,继续同行,开始了“第二次成长时代”。
最美花间词,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里有诗句: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像电影长镜头一样,白描而淡泊的审美质地,不浓不烈,淡,稀,残,晓,但就是自然动人。“情未了”三个字从字里行间缓缓流淌出来,温厚朴素,感人至深。
“情未了”,就是情意没有尽头。表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有了真情就有了爱。冰心老人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散文集《小先生》,是一部成功的优秀作品,充满了人间真情。在文学领域,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很多,几乎是写不尽的永恒主题,而《小先生》这种白描而淡泊的笔法刻画人物 ,表达情感,却不多见。阅读《小先生》这本书,最直观地感受就是:文章篇幅不长,文字质朴,像电影长镜头一样,散发着青草味,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质朴的审美质地将偏僻的校园里映衬得生机盎然,流淌着诗意般的意蕴,所见所闻,不掩不藏,一帧帧天真的校园童真童趣图,又在淡淡的墨痕间,渐次隐去,余音袅袅里《小先生》还记录了社会阴暗无奈的苦难面,其事寻常所见,其情感人肺腑,心尖上一疼,但是又有一股温情的暖意包裹着,呈现出爱与美交织乡村教育往事,也呼喊着时代永远需要这样的老师。
书名《小先生》,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感,一句“先生”,颇具仪式感、严肃感,一个“小”字,似乎又有点诙谐感。原来,十八岁庞余亮任乡村教师时,因为年龄小、个子小、体重小,学生惯常称老师为“先生”,称呼他的时候,却特别加上一个“小”字:小先生。基调一下子就有了,距离感也拉近了,比较中国,还很正。
《小先生》,在语言表达上,作者的故事叙述、人物描写都很简洁,甚至庞余亮他“自己”,寥寥几笔,各人各性格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传神,而且余味悠长。就像当地特色的语言称呼为“小先生”。《小先生》里的语言也极具当地特色,这里说的当地特色,是指文章里不经意地引用的当地的口语。比如将乡亲的AA吃席 说成 “碰头”,将收获季节和热闹的乡村庙会说成“大忙”;把学生分成“吃字的”和“不吃字”的。不得不钦佩作者完全沉浸在乡村教学的世界里,与学生、老师、村民间的深度融合和细致入微地观察。像芋头开,轻轻摇晃;像豌豆花开,那些黑眼睛一会眨一下,一会儿眨一下,似乎有微风,水乡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全书一共写了六辑,八十余篇,涵盖了三方面内容:一、学生们的成长,二、老校长、总务主任和老教师们生活工作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奉献,三、庞余亮18岁到33岁的个人成长。
八十余篇,几乎都是以人物为主,白描而淡泊的笔法,叩击着读者的心扉,电影长镜头的细节画面,唤醒了那尘封的记忆,感动着我们。
在《小先生》里,我们读到的是人生中的一段平凡的经历和遭遇,读到的是带有青草味的民俗风情和语言,读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不能缺少的人世间的爱心……,这本书也写了苦难和艰辛,也有为同事考研成功而带来的淡淡失落,还有经过努力灌溉洗礼的岁月,最后连最老实的芋头也学会了开花。
花开也许就是刹那之间,而男孩的成长往往也是刹那之间。
《芋头花开》,一个慢性子的“榆木疙瘩”男孩学生,“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面对父亲的棍棒、母亲的眼泪、校长的“思想工作”,哪怕被揍到哭,也不会服软地犟,男孩依然如故地不紧不慢。
生活却不能不一成不变。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生病。男孩负担起家里的一些农活—--给芋头浇水。“芋头这东西怕旱,又怕涝。所以他每天都得在午后去去给那些长着招风耳的芋头们浇水。他浇水的勺柄很长,他把长长的勺柄倚在腿上,然后再用力,水扬了起来,飞到了招风耳的芋头叶上了,芋头叶躲了一下,水就浇到了芋头根上了。应该说浇芋头是很吃力的一件事,但他做得还是很快的。”
豌豆花开一样,男孩的背后,总有一双一会儿眨一下,一会儿眨一下的眼睛,在观察着他。
因为劳累,男孩下午上课打瞌睡,别的老师看到了他打瞌睡心就烦,头就疼。要把他座位调到最后一排……“这样可以睡好觉,省得老师的话吵醒你。”“把你调到后面去,好不好?”他抬起头,“啊”的一声,好像刚醒过来似的。
老师庞余亮,终究不忍把他调到最后一排。故意上课不看他,又忍不住特意看他。“他没有打瞌睡,头昂得高高的,一双眼睛晶亮晶亮,眼神还不停地追着我。下了课,他还找到我,叫我:“先生先生,芋头开花了!”
“芋头花开了”多像一首歌谣啊。
“芋头花开了”,幸好没有放弃,不是剑拔弩张的冲锋说教,而是柔柔的,徐徐地守望、守护,忽而一阵晚风过,恍然《芋头花开》,人间真情下的“榆木疙瘩”,也可以奏响花开的歌谣……
读完这本散文集,不仅拾起许多童真童趣的记忆和了解很多地域风物风情,也唤醒了内心柔软的疼痛,历历在目,且读且疼,那想来并不遥远的八零九零年代,怀恋曾经的“小先生”的岁月。同时,也是一种少有的审美和写作方法的体味。总之,这是一部有很多细节、人物生动、情感内敛、沉静,他带领读者感受温暖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不会回避阴暗和矛盾。总之,《小先生》,是一部人间真情韵味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