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摘下了眼镜,感觉脑海中无目的的思绪万千,没有等很久,也或许彻底的黑,能扰乱时间的流逝,因为除了钟表声,可能也就只剩下隐约的心跳声了罢。
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想静,却如何也只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无离愁。
思索可能是有意义,也可能是无意义的,况且,个人的能力、精力、阅历有限,所知所觉,离不脱那几个主题: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可能除了这些,有的也便是三情和金钱,似乎这便是人思维所能触及的边界。想到茫茫苍穹之下,万千人思绪之雷同,生命千千万万,道路只几条,也便觉人生之无趣;细看这路,却又发现路路均不全铜,各有各的特点,也便变觉这些主题之伟大。同和不同间,可能也还有无数个可能吧。
世间从来不缺成功之人,正如从来不缺乏成功之学,可是这成功之学,多不成功之士所撰写。如果世间不成功人士能用自身经历创作出一本本失败之学,或许成功概率会多些,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罢。
世界从来不缺成功之学,同样,世界从来不缺道理,也不缺懂道理之人。《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这样解释:事务的规律。《佛学大辞典》中(术语):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知晓了何为道理,接下来说一说懂道理。从政之人大多都会读一本书,叫《曾国藩》;从商之人可能多会读一本书,叫《胡雪岩》。今天只谈《曾国藩》,曾国藩说:“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这其中涉及到的金钱关、名声关,还涉及到的投机、骄满之态,可能也是大多读此书之人所不能抛弃的吧,可是这类道理,读过的谁又不懂呢?可是这类道理,读过的又有谁读懂了呢?
看来我这提到的懂,不止“知”之意,还有“行”之本。这也是王守仁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之本意。
有关告别,脑海中的印象多是挥舞着的双手和说着的“再见”,可能还有泪水。再见,除了再见,可也含再也不见之意?所以我们每次都告别,每次谈话的结束,都可能是此生之别。那么是否需要刻意去挽回这一次次告别呢?我想应是没必要的,也是无穷尽的,挽回的告别,也是新的告别,这无限的循环,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年轻人之告别,多是因毕业、地点等的不得不别,那么不再年轻之人呢?可能是因为人生不停的做减法所致,随着剩余时间之日渐缩短,所剩无几的大多留给珍重之人了吧。
如果把每个人的人生比作一趟列车,那么我们此生不停的遇到之人。不就是一个个拿到车票的乘车之人嘛,唯一的差距是,你坐了几站,他坐了几站的问题,即使伴我们白头之人,也只是中途而来,那么去呢?是在中途或者终点站不得不下车。至于这下车的原因……
能坐几站的问题,除了见面之初,也在于一块相处的时间,彼此看见彼此的东西。有些告别是有声的,有些告别是无声的,到站了,也就下车了,不会留下一句“再见”、也不会留下一句“再也不见”,但是目光相会处,无声胜有声,我们懂:缘尽于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