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诗歌作品时,不仅仅是要了解西方的作者,同时也是要明白,中方的作者的翻译特点。
杨宪益和杨苡是我们国家的著名翻译家,后者以呼啸山庄作为代表。凡读过呼啸山庄的,对于该作者也是十分的了解了。
在我看来,读书其实难的是诗歌,容易的也是诗歌。诗歌的困难之处在于,他短短的一句就饱含着浓浓的思想,也是短短的一句就包含着许多的故事。读诗也是读自己。
“如往日酒神那样出世,等待,在人生中时间终了的表象。”
短短一诗说了故事,说了内心的情感。在一个长篇的故事中,我们截下一段,留下的只是当时。但是你从诗歌中截取一段,可以读到万千世界。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互相倾诉的一样,我们也许说了一堆的话语,却抵不过一句的重量。诗歌是很好进入作者的内心,也可以说是很好的进入自己内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记录下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但是往往这样的故事只能是自我的回忆以及自我的欣赏。所以既然需要去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将自己袒露给外人,需要的就是一颗了解自己的心。
在现如今了解自己的到底有多少人。诗歌确实是高深的,但是当我们能挖透自己,也许阅读的诗歌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份情感。
外国的诗歌其实包含的情感是否充沛,就看译者是如何去翻译这诗歌。中西方本来的文化就有所差异,其实,在一首诗歌中,想要从西方中体现中方的感情,就要有长久的文化底蕴。无疑的,他们经久不衰的成就早已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相比我所阅读的书籍来说,我更愿意看诗歌,这是是复杂的,有时候却又是简单易懂的。如果将一个长篇的故事与诗歌放在一起,我会选择先阅读诗歌。因为诗歌里面饱含的情感虽然没有长篇故事那样激情,有转折,有令人思考的结果。但是对于诗歌,他更能触碰我的内心,让我产生共鸣。
其实说白了,在读这首诗,不如说在读他们的思想情感。这是一个思维构建上的修饰。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敲琢之下,那更好的作品,才能让我们看见。
我们阅读要记住的是作者,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译者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是他们才让我们记住了这一部作品的重要。如今,杨苡先生离世,这一份作品,让我去更好的回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