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
这是刘德华在一部“打拐”题材电影里的话,刘德华扮演的“雷泽宽”,是一位儿子被拐,千里寻子近20年未果的父亲。
这位父亲,叫郭刚堂。
一个父亲,只有在路上,才能感觉到这个身份的满足和沉重,这样的矛盾,有无数父母也在经历着。
郭刚堂,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而这句话,也是郭刚堂的原话。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山东聊城的某个村子里,郭刚堂村子中挺出色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他也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一样,爱玩爱闹,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青春烙印。
十几岁的时候,有歌舞团下乡表演,他敢直接叫板唱歌的人,声称还不如自己上去唱,结果,他真唱了,还差点被歌舞团挖走。
多年后,他和妻子被安排相亲,第一次见到妻子的样子,他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却记得,妻子当时一头的黑长直发,盖到了屁股上。
在情侣间“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这样美丽而浪漫的话,似乎在他们之间得到了印证。
随后,因为两人感觉还行,凑到了一起。
郭刚堂有写日记的习惯,婚后便老实的把自己的日记交给了妻子,他想让妻子了解自己的过去,也想让妻子安心。
但妻子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一把火将日记都烧了,全身心交付信任的小两口蜜里调油的生活,在儿子出生后,更加幸福甜蜜。
平日里,他在外面开拖拉机拉沙子赚钱,妻子在家种地带孩子。
那时候,他对一家三口的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和规划,只不过,这一切,在1997年的9月戛然而止。
所有的美好,因为他两岁儿子郭振的丢失化为了泡影,他原本满是朝气和活力的人生,硬生生被人贩子撕裂了。
从此以后,只剩下木然和绝望。
1997年9月的某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在外面拉沙子,那天的傍晚,他回家,远远地就看见家里被包围着,不安的情绪,还没来得及蔓延,就听到亲戚的一句:“你儿子被人贩子抱走了”的消息。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落在了郭刚堂的头上。
一部摩托,一个头盔,一个黑色破旧的挎包装着许多的“寻人启示”,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几张印制着儿子照片的彩旗,成了郭刚堂未来20年的全部。
郭振被拐走后,他骑着这部摩托,走遍了全中国,从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他走遍了每一个可能有消息的地方,找寻那个左脚小脚趾和脚面之间有烫伤的疤痕,两只耳朵外侧有明显的尖尖的两岁儿子。
这样的一场祸事,彻底摧毁了郭刚堂原本的体面和潇洒。
为了找孩子,他骑着摩托上路,沿路乞讨,流浪,借宿在寺庙道观里,面对一路上,所有的挑衅、嘲笑,刁难,他一概充耳不闻。
被打被骂被醉汉欺辱,都是常事,曾经有一回,他河北的某个路边吃饭,被几个醉汉打了,他一如往常的选择“忍一忍就过去了”的原则,但对方却嚣张地将印着郭振照片的旗子从他的摩托车上扯下,在孩子的照片上跺了几脚。
郭刚堂推着摩托往前走,随后折了回去,跟对方厮打在一起。
孩子丢了,这种身体上的伤痛,远远不及他心上的苦楚。
1999年,在郭振丢失的2年后,他在亲戚的劝说下,生下了新的孩子,他们的老二郭伟。
站在产房外,听着二儿子响亮的啼哭声,他曾短暂地回到了现实,但也仅仅是短暂的时间,随后,他又开始了天南地北,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大儿子郭振的生活里。
冬去春来许多年,这部摩托车见证了他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被猛烈的寒风呼呼地像刀子般割裂他的手指,刮在他的脸上,他木然地在半夜里,躲在小土堆背休息,零下30多度的天气,让他困意再浓也不敢真的睡过去。
这部摩托车也见证了他在大狂风中,雨点顺着风势,如石头一样打落在他的头盔上,甚至,见证了他被强风拍打在山路上,旁边便是悬崖。
郭刚堂不是没想过一了百了,但他想放弃的,不是儿子,而是自己。
是摩托车后的旗子在风中抖着的声音,让他始终感觉儿子在身边的意念,支撑着他走过这十多年。
郭刚堂是执拗的,为了这个也许一辈子都找不回来的孩子,他错失了后来两个孩子的成长,把整个家都压在了妻子身上,自己一个人在路上风餐露宿地赎罪。
2010年,“打拐元年“的到来,让知名编剧彭三源的眼光,开始聚焦在“拐卖”这个现实题材上。
她开始走访失去孩子的这些家庭,了解这些人的痛苦,收集创作素材。
第二年,郭刚堂收到一位志愿者的消息,声称山东蒙阴有一个跟郭振年纪相仿,同样也是被拐去的孩子,而这个孩子左脚上也有一块跟郭振相似的伤疤。
但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位已经为了找孩子,几近疯魔的父亲,DNA的结果并不符合,在他们去看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更是带着仇恨的目光防备的看着他们。
郭刚堂瞬间清醒了,苦寻多年,这是他离自己孩子最近的一次,但也只是最近的一次。
他拉着妻子给孩子的养母下跪,感谢她没有把孩子养死,这样的举动,其实更像是在跪某个也许在养着自己孩子的女人。
那之后,他又去了一趟浙江,进行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长途骑行,经过了这十多年的骑行,他目睹了无数的车祸,死亡,这一场回家的路,他走不动了。
2012年的春节前夕,她来到了郭刚堂的家,见到了这位从1997年丢失孩子以后,一直都在路上的父亲,也是这位父亲告诉她:只有在路上,才对的起自己的儿子。
《失孤》的剧本创作出来后,彭三源提出了让刘德华出演“雷泽宽”的建议,作为一个自编自导的新人导演,去邀请一个从未演过农民的人,这样的建议,大胆而不切实际。
但最终,刘德华还是来了,他演出了一个父亲的深情,也演出了一个父亲失去儿子的沉重。
郭刚堂的孩子还是没有找到,但《失孤》给了他更多的机会去透过不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儿子。
这几年,他陆陆续续将自己收集而来的寻亲信息整理,在网络上建立寻亲网站,开展直播,上节目,做宣讲,透过各种方式,发散自己的寻亲信息。
郭振虽然还没找到,但总有一天,这个孩子,也许也有机会,透过郭刚堂的努力,重新站在父亲眼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