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有一个桥段,当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狐狸说,
“为什么?”小王子问。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这就像当一年结束,新的一年来临时,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微博发“再见2017,你好2018”一样,是一种仪式,人们通过这种仪式告别上一个阶段的自己,许愿未来的日子。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注重仪式感的人,因此我的恋爱也带着浓浓的仪式感。
每年男朋友生日,我会在年初就思考生日礼物送什么,平日里还会旁敲侧击地询问他需要什么,他生日那天,我会守着时钟,提前打好生日祝福,当数字跳到12的时候,点击发送。
遇到纪念日,我会提前几周开始思考,穿什么衣服、涂什么口红、喷什么香水。
我总希望在每年这几个特殊的日子里,能有一点不同。
曾经,我男朋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直男,不懂什么是仪式感。
在恋爱的头几年里,每逢我生日,他的礼物都是当天拉着我去街头的面包店买一个小蛋糕。
纪念日永远都忘记,情人节也是随随便便就过了。
这让我感到沮丧,感到不被用心对待。
我们之间因此爆发过很多次争吵,我说他不爱我,他说我作。
可是工作后,他竟然像变了一个人。
每天下班还没走出公司就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开始回家了;情人节,他悄悄把礼物藏在枕头下,拖着我看《和莎莫的500天》,刚到12点,他就叫我摸摸枕头下面是什么;我生日,他趁着工作的空隙,去商场给我买香水,再订了一个平日里我最喜欢的蛋糕送到家;纪念日,他主动打扫了房间,洗了换下的衣服,再去超市买了我喜欢的菜,说要做饭给我吃。
他的这些变换,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
当我问他怎么突然“开窍”的时候,他说,《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婚礼真的有必要吗?黄磊是那期节目的嘉宾,他说“我经常幻想女儿出嫁的画面,我一定会哭。但如果有一天,那个男的跟我女儿说,没有婚礼。那我就会跟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一个仪式感都没有,我觉得是不对的。”
男朋友说:“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也一定要求她男朋友给她一个婚礼。曾经我以为,我不需要像你证明我爱你,因为我自己知道我是爱你的。可那期奇葩说让我觉得,自己知道是不够的,我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婚礼,让你父母知道我有多爱你;我要做很多事,让你知道,我要和你共度一生的决心有多坚定。我害怕曾经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你对我失去信心。”
的确如此。对女生来说,仪式感是心意,也是一种安全感。
而我和你的那么多的仪式感,其实就是“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