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2、庄公小霸(上)

1、郑氏立国

我们暂且抛开秦族,去审视一下春秋时期。

那么春秋从哪里开始讲起呢?自然是平王迁都洛邑。平王迁都洛邑带来的最大变化,《史记》写了叫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分别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由方伯。特别是这个政由方伯,孔子讲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才叫礼崩乐坏,孔子讲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他说觚不像觚,还能叫觚吗?。什么意思呢?觚是一种酒器,后来形体都改变了。孔子说这不上坟烧报纸——胡弄鬼啊。什么意思?其实孔子说的是表面上的符号的变化,代表了周礼的丧失。换言之,春秋战国我们知道是巨变,那么巨变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往往是我们不曾注意的。现在的世界也处于巨变当中,中国人原来有名有字,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进入世界体系中,表字渐渐就没有了,取代的是英文名字。信息时代来临,大家都有了网名,看似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变化,折射的是政治经济剧烈变化。

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即位。读这句有意思,鲁隐公是什么地位?诸侯。这篇是《周本纪》,也就是记载天子的传记中竟然出现了鲁隐公即位这样一个诸侯的话,为什么?因为鲁隐公即位这句话不平常,这是《春秋》的开始。

《春秋》孔子所作,《春秋》这部书绝对不是一个平常的史书,首先由于它出现一个名词,春秋。我们讲春秋,原因就在于此。那肯定就要问

第一、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夏冬》呢?

第二、孔子为什么写一部史书?

我们一条条来回答。为什么叫《春秋》?春夏秋冬是为四季,四季之中最重要是哪几季?分别为春季和秋季,因为一个是播种的,一个是收获的。中国自古为农业社会,将这两季当成最重要的。

第二,孔子为什么做《春秋》?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这里说的很明白“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后世有春秋笔法由此而来。每一句看似普通,字字针砭。这部书首先不是记事,而是评判。

比如就这段史料,《春秋》怎么写的呢?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这是《左传》,《春秋》微言大义,一般人看不懂,就有注释,流传下来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里《左传》说,鲁隐公元年,《春秋》不写他即位,只是说摄政。

明明是即位,它怎么就说是摄政呢?我们这里不细说,等未来我们会好好讲讲。

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看得出来,《春秋》这部书并不是从公元前771年开始写的。

可以讲前面全是铺垫,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位霸主,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或者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但是在老七位出场之前,有一个人,其实他的人生同样精彩。这就是号称春秋小霸的郑庄公。我个人认为郑庄公与秦穆公不分上下。

郑庄公自然是郑国人,那么郑国怎么来的?

郑国的开国之君是郑桓公(姬友),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同母弟。周厉王是西周的倒数第三位君主,最后三位分别是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时期,姬友也就是郑桓公被封在郑。受封三十三年来,百姓安居乐业。周幽王任命他为司徒。周民(王幾之地的人)都很拥护他。河洛之地的人都思念他。

当了司徒一年后,周幽王因为褒姒的原因,导致诸侯大多反叛周室。

接下来就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精彩在哪,看当时的人对春秋局势的变化的预测。

郑桓公就问太史伯说:“现在局势不定,我该怎么逃脱死亡呢?”,也就是如何安身立命呢?

太史伯说:“就洛水东岸的土地,黄河、济水南岸可以定居”

“为什么?”郑桓公问。

“这个地方靠近虢国和郐国。”

“既然如此,此地已有主人了,怎么办?”

“虢国和郐国的国家贪而好利,百姓不附。现在国君你民心归附。你到那里去,百姓一定欢迎,虢国和郐国的国君看到你来了他们会奉送土地给你。”

桓公说:“此地虽然很好,但是我想住在长江以南。”

“不行,天下将乱,楚国一定会兴盛”

“那住在西边”,郑桓公问。

“不行,那里的人贪财好利,靠近西戎,不好管理”,太史伯说。

“先生能否告知寡人,天下将乱,哪些国家会强盛”,郑桓公说。

“齐、秦、晋、楚”,太史伯说。

“为什么?”

“齐国是姜姓,掌管礼仪,并且齐国国土广大,他们会兴盛”,“秦国的秦仲是时势的俊杰,他也会兴盛”,“晋国据守险要之地,靠近弱小的国家,若实行仁政,也可以强大”,“楚国,拥长江以南广大土地,他也会强大”

桓公说:“好,多谢先生教寡人”

于是禀报幽王,把民众迁移到洛水东边,虢国和郐国一看郑桓公来了,就献上十座城邑,建立了郑国。

太史伯对郑桓公的侃侃而谈,到底说些什么?首先我们可以把太史伯的回答分成两层。

第一、郑桓公怎么发展壮大。

第二、哪些国家会强大。

太史伯说

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只有这块地可以去,为什么呢?《史记》没有讲清楚,在《国语》里是这样说的

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衣、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他提了两个标准,选地方。

其一,蛮夷戎狄不可去,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战斗力太强不可去

其二,非周室宗族不可去,因为郑桓公是周室宗族,像楚、齐、宋都不是,不可去

那为什么去虢、郐之地呢?

其一、虢、郐之地国君凭借地势险要,贪而好利,百姓不归附他们

其二、虢、郐他们的封爵是子爵,男爵(周朝王以下,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而郑桓公是伯爵,迁到那里去,他们不敢说。如果他们敢说什么话,就借口自己是逃避周朝的国难而来,这样就可以把武装势力放在那里。待时机一动(周室衰落),奉天子去讨伐这二邑,那么就可以占为据有了。

这是第一层回答,第二层回答是说明局势的演变。

首先,周室会不会衰落?

答案是会。为什么?据《国语》记载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剸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姚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

什么意思呢?他说周幽王

亲小人,远贤臣必然亡国。再者废长立幼,法制不实行。

其次,周室衰微,哪些国家会强盛。

答案是秦、晋、齐、楚,为什么呢?

晋:地处险要之地,身边都是一下实力弱小的诸侯国,如果实行仁政,就可以壮大

秦:秦人民风剽悍,秦仲是一个贤明的人,国土广大

齐:地处东方,国土广大,齐国的国君是少有贤明之人

楚:地处长江以南广大区域,民风剽悍,也会强大。

我们可以发现,在农业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或者潜藏实力,国土是不是大,民众是不是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大国和强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国是典型农业社会的标志,看土地和人民。而强国看的是能否有尖端科技、核心技术,比如英国工业革命后掌握了核心技术,马上就可以发展壮大,而不需要他自身国土变大,这就是技术爆炸。

但是郑国这个地方,很有意思?郑国所在地东枕马陵,西倚隗山,南连许、颖,北达荥泽,冈阜四抱,溱,洧(wěi),为四方必经之地。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四战之地。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并杀桓公。郑国人就立了他的儿子掘突。

接下来我们的主角就慢慢登场了。

2、克段于鄢

武公十年,取申侯女儿为夫人,叫武姜。我们读到这里已经出现三个申侯了,在《秦本纪》、《周本纪》、《郑世家》都出现申侯,这个申侯是谁?申侯所处的位置是申国,申国统治谢这个地方,相传为伯夷之后。

接下来就是《左传》开篇的一篇文章,叫《郑伯克段于鄢》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郑武公娶了武姜,武姜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他的第一个儿子是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也有说法叫在睡梦中生出来的),反正武姜受了老大罪了,就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取名为寤生。什么叫寤生?就是大白话倒着生,可能为了纪念这个时刻。所以就非常不喜欢这个儿子。这个大儿子就是郑庄公。

还有个原因在于共叔段这个人长得特别漂亮,据《诗经·郑风》记载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又帅气,又勇猛,所以武姜就特别喜欢这个儿子。相反寤生这个人沉默不语,好像谁欠他似的?

于是武姜就撺掇郑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知道啊,废长立幼违背礼制,当年幽王的教训历历在目。就坚持立嫡长子寤生。

公元前743年,这样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以后,武姜就要求这个大儿子给小儿子一块封地,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她要制这块地,这块地有什么好的呢?

因为制这块地地势险要。郑庄公就回绝了这个请求,她又要求把京城这块地封给共叔段。这个京城不是都城的意思,是一块地叫京,它是一块城邑,故称京城。然后称它为“京城太叔”,这个太叔就是大叔,就是非常恩宠。

这样郑国境内就有两个政治中心,就有大臣来劝谏,这个大臣叫祭仲,他说:“现在共叔段的封邑已经超出了规定,这样一来任由他发展壮大,国君你的位置可就不保了”,结果郑庄公的回答很有意思。

他说:“我妈要求我,我有什么办法”

祭仲说:“武姜这个人,她的欲望是没法满足的,国君你趁早把她的政治势力铲除掉,为好。”

郑庄公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从这句就可以知道,郑庄公绝不是真的不明白武姜和共叔段的想法。

共叔段一看,我哥没有动静,就又吞并两个城邑。公子吕又来劝谏郑庄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共叔段势力越来越大。人民都不知道紧紧团结在谁的旁边了。国君怎么还不采取行动。”

郑庄公微微一笑,说:“别着急,你看他怎么死。“

共叔段又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公子吕又说:“现在人民已经不知道效忠于谁了?人民可能慢慢依附于共叔段了”

郑庄公说:“他身为臣子对国君不义,作为弟弟对兄长不亲,地方再多有什么用。”,这句话透露一个信息,就是春秋时期人有家国一体的心态,就是国君对君效忠,在家对宗族长效忠。郑庄公既是郑国国君,同时是郑氏的宗族长。

果真如公子吕所说,人民开始依附于共叔段,共叔段修建城池,建造军备,准备了步兵和战车,要偷袭郑国首都,武姜里应外合,就可以把郑庄公逼退位了。这个时候,郑庄公听到这句话,知道时机已到,可以动手了。

于是郑庄公派公子吕两百乘(包括步兵和战车),去迎击共叔段。这里也没讲共叔段有多少军队。这样一来,京城的人纷纷反叛共叔段,共叔段跑到鄢这个地方,军队就跑到鄢,攻打共叔段,最后共叔段跑到共国。

这样一来这场政变就结束了,郑庄公看到自己的母亲武姜,处处针对自己。对武姜说如果不到黄泉我们俩永不相见。但是过了会他就懊悔了。

郑庄公手底下有一个大臣叫颍考叔,他听到这件事情,就假装送礼物给郑庄公。郑庄公就留他吃饭,他吃饭的时候故意把肉放在旁边。郑庄公非常奇怪,就问他。

他说:“我老母亲从来没吃过君王的肉羹,我想带回去给她吃”

郑庄公不无感慨的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孝顺,我可没有咯”

颍考叔假装地说:“你怎么没有母亲?”

郑庄公就把原因告诉了他。

颍考叔说:“这好办,黄泉见母。你挖一条黄泉,你在地道之中相见,不就行了吗”

于是郑庄公依计而行,他和他妈在黄泉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郑庄公赋诗一首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也赋诗一首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母子俩和好如初。

这个故事古人把他放在《古文观止》第一篇,可谓意义深远。

首先,《郑伯克段于鄢》是有讲究的,从题目就可以把内容了解了。

1、提郑伯,不提郑庄公,就可以知道郑庄公是共叔段的哥哥。《谷梁传》讲

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他说以前写史书有个规矩,杀死太子的同母弟要写明是国君杀的,但是这回写郑伯,就知道杀的人是他的弟弟。

另外提郑伯,讽刺他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

2、讲克,而不说杀,是表示两方兵力相等,政治势力相似的原因

3、讲段,是因为共叔段没有尽到弟弟的本分,想要篡位

4、讲鄢,是因为在国内篡位不必讲地点,但是郑伯把共叔段赶到很远的地方还有赶尽杀绝,这太不象话了

所以说《春秋》记事是第二位,这样批判是第一位。

我们单纯从历史方面看,郑庄公他有什么可取和不足之处。

第一、我们讲郑庄公赶尽杀绝,你不能从儒家的惯常思维去考虑,在政治斗争中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现在不让你死,不代表我不想杀你,而只是你还有利用的空间。我们设身处地地想郑庄公的困局,从小他母亲就不喜欢他,到了他即位(14岁即位)了,要求封地,摆明了就是要壮大他弟弟的势力,最后母亲还要联合弟弟杀他。当年武姜要制这块地的时候,郑庄公就暗示武姜说制这块地本来是虢叔的,他凭借地势险要,胡作非为,你现在要为共叔段要这块地,我会怀疑你也会胡作非为的,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结果武姜没有听懂郑庄公这层意思。

第二、郑庄公为什么不直接就杀了他的弟弟?因为他要师出有名,是共叔段他以下犯上,我是去平叛,我是以正道伐无道。当然这点小心思没有瞒得住史官。

第三、共叔段在自己的封地不知道他哥哥的想法,结果国都的大臣们也没看出郑庄公所思所想,你可以知道,这个人多么能忍,忍到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想法。一个14岁的人能忍到滴水不漏。能忍的人必然狠。

第四、为什么郑庄公要跟母亲黄泉再见,除了真的自己后悔以外,更重要的在于,春秋是一个礼制社会,周幽王和周平王的下场可是历历在目。

第五、郑庄公为什么不杀死共叔段?不杀死共叔段都已经被人骂他赶尽杀绝了。另外,共叔段已经跑到外国,如果追杀,这就不是国内问题能够解决的。

此外,郑庄公对武姜的那个态度,必然导致被人唾骂,再加上一个杀弟的“美名”,这个可受不起。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君主的心态,“婊子立牌坊”。

第六、什么叫“忍”,忍只是手段,目的并不是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是为了灭亡吴国。而不是为忍而忍。

第七、先发制人,当时机成熟了,如果不先发制人,那么忍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当听到共叔段攻打都城,当机立断攻打共叔段。所以忍和先是统一的,忍是为了迷惑对手,先是抓住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看《史记》和《左传》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写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郑世家》)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袭郑。夫人启之。公其期

《史记》记载是没有很明确的时间概念,但是《左传》说了三个字,将、将、闻。共叔段来攻打郑国首都新郑,那必然要是偷袭,结果郑庄公知道,并且知道时间,共叔段怎么能不死啊。

而且两个”将“字意味什么?说明,共叔段还没有启程去攻打新郑,反而是郑庄公先去铲除叛乱。这就是先,先人一步。那怎么能先啊,从”闻“字就知道,共叔段身边肯定有间谍,而且深受共叔段信任。

第八、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然这不是共叔段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共叔段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预料之中,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之中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第九、最大的疑问在于,郑庄公即位才14岁,他真的能这么心机吗?埋藏二十二年,这真的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能想到的?所以这二十二年来,郑庄公必然大力发展郑国实力,牵制母亲这一方势力。要知道申国的实力可不小啊,动不动就跟周天子闹翻天。而弟弟实质上就是母系的代言人,更确切的讲就是申国在郑国的代言人。所以郑庄公就是一个励志的典型。

《史记》对这段历史描写就非常简单,把大量感情色彩抹除,相对客观记载。《史记》脱离了经学的范畴,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不妨感慨一句,真是母不母,兄不兄,弟不弟。郑庄公一生丰功伟绩,号称春秋小霸,但是谁爱过他?如果成功要用这样代价去换取,你换不换?一个14岁的人毅然挑起来振兴郑国的责任,郑国建国才有两任君主,郑桓公基本没有打理过郑国。武公、庄公两代才使郑国强大,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大变动的时代,任何一步棋走错满盘皆输,郑国又处于各个国家包围之中,此时若能母亲、弟弟辅佐自己,应该如此,不料一而再再而三欲制其于死地。二十二年来,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

同样如果郑庄公和武姜能好好教导这个弟弟,共叔段也可能名垂千古。这是谁的悲剧呢?难以言说。

我们再看看秦国世父之举,你才明白,秦国怎么能不强大。同样你也可以预测,郑国这个国家必然会很快衰落。

我们讲到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之乱是被平定了。公孙滑逃到卫国。公孙滑是谁呢?是共叔段之子。卫国人一听郑庄公竟然干了这件事情,你可以想见,公孙滑肯定把共叔段说的很无辜了。

卫国就来讨伐郑国。现在可以看到原来是郑国的一场内乱,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国际争端。结果卫国人把郑国的廪延打下来了,这个廪延原来是共叔段扩展的领土。于是郑庄公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为什么他能率领周天子的军队的啊?原因在于郑庄公在国内是国君,但是在天子那里是有官职的,同样西虢公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就攻打卫国的南部边界。郑国又向邾请兵,邾子派人请求公子豫(鲁国大夫)讨论要不要出兵,公子豫同意了。但是鲁隐公一看,管这闲事,就不允许出兵。公子豫一看,国君不让,就自作主张联合郑国人、邾人会盟于翼。

这样一来,公孙滑就无法回归郑国。第二年,

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这样这场风波,才静静平息。但是没过多久,又有一场风波袭来。

3、周郑交质

郑侵周地,取禾。

郑侵占周的地方,取了天子的禾。

这件事情被称为“周郑交恶”,《史记》在这里记载有问题,我们看《左传》是怎么记载的。

这里有个常识,我们知道三代都是分封体制。为什么一定是分封体制,因为中国领土太大,经济发展水平又太低,只能分封。但是分封也是有规矩的,什么规矩呢?很简单,一家大公司给谁最放心,当然是自己家人。在周朝就是姬姓。同姓是说明是同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比如我们曾经讲过秦和赵都是赢姓,因为他们都是大业的子孙。

分封体制下的诸侯是有很大的权力的,正常情况下,周天子是不予干涉诸侯的内政的。但是在外交和军事上,那必须听命于周天子。比如周幽王叫你们过来勤王,你就必须来,这是你的义务。

并且周天子怎么统治各个诸侯国呢?周天子的军队要占有绝对优势,据《周礼》记载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王占有六军,其中每一个军队,一万两千五百人。那么周天子应该领有75000人。大国是其一半的军队,所以根本没法与周天子匹敌。但架不住事情正在起变化啊?这是为什么呢?科技会发展,周天子会衰落啊。最直接的表现,平王迁都,实力衰落,怎么养得起这么大军队。比如齐国靠着大海,有鱼盐之地,他就养得起,只不过缺失可以养的名分而已。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之间的差距。

这个郑国我们讲过是姬姓诸侯,所以周王比较信任自家兄弟,哪知道自家兄弟杀起人来,比外人还狠,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说周天子比较信任自家兄弟,于是郑国国君在周王室是有职务的,就是卿士。这个卿士位子还非常重要,类似于宰相。

周朝官位是世袭的,没有科举制一说,你爸是卿士,自然你就是。

那么郑庄公就要到周王待着的地方去当官,但是郑庄公就不愿意去。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当年周公旦(姬旦)那可是楷模,可以发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了尽这个义务,连鲁国都没待。

郑庄公于是决定铁了心了,不去,看你能奈我何。他就占着卿士这个位置,但是不去,尸位素餐嘛。但是周天子就急了,你说你在燕国,我也不说什么,比较太远了。郑国可是就在我眼前,你说不去,分明不把我放在眼里嘛。

于是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了。反正你也不来,就把朝政分给虢公(就是假道伐虢的那个虢国,虢国也是姬姓)。郑庄公听到了,诶,你不是说我不来吗?我今个儿来了。就质问周平王,周平王说:“爱卿多虑了,没有这个事情。”

反正也不知道谁提议,怎么着吧。周平王派王子狐,到郑国视察工作。郑庄公派自己儿子公子忽到周王这当人质。反正两个都是人质,这就是“周郑交质”。

这就晕了头了,天子把自己儿子在诸侯国里当人质,闻所未闻啊。

瞬间在各个诸侯国都议论此事,诸侯们听到此事表面的时候不敢说什么,心里可全知道了,周天子可不是以前那个天子了,现在老大还得是郑庄公。

于是《左传》不无感慨的说,

诚信是发自内心的,何必用人质来作为条件呢?假如双方有了诚信,谁能拆散他们。况且君子建立信任,都是按照礼制去行事,何必用人质?

《左传》说的太对了,但是难啊?像“季札挂剑”少之又少。况且郑庄公是君子吗?他只是一个政治家而已,自然大者说为国家谋取利益,小者说为自己谋取利益罢了。

这件事情完了以后,周天子又跟郑庄公起了矛盾。

4、周郑交恶

周平王去世了,刚上来的是周桓王,小伙子刚上来,最看不惯这个郑庄公这个亲戚了。就要把郑庄公的权力一步步削弱,擢升虢公。这样一来,郑庄公一看,就想报复一下周王。

周王的地方种了很多麦子,这不着谁不惹谁的吧。郑国的你吃你国家的,我吃我地方出产的。结果郑庄公命令手下人,把所有的麦子割走了。

这周王一看,奇耻大辱啊。当时又没有玉米,番薯一类的东西,就是五谷。麦子竟然被人割走了,吃什么啊?周王就想跟郑庄公干一仗,旁边有个大臣就劝谏他,这回没有打成。秋天到了又去割了天子的谷子,这样天子真怒了,这是活活逼死我的节奏啊。

大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宋室内乱 作为郑庄公的死对头的宋国,这回发生内乱了。 宋国的大司马孔父嘉,这个人的后代更出名。就是至圣先师孔...
    枫离秋阅读 672评论 0 0
  • 14、周室悲歌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
    枫离秋阅读 694评论 0 0
  • 7、北杏之盟 公元前681年,由齐桓公主持,鲁国、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在北杏会盟,结果遂国不来,导致齐桓公大怒,...
    枫离秋阅读 494评论 0 0
  • 【“趣”户外·周末】翡翠岛 7月1-2日|| 沙漠与大海的吻痕—海边2日休闲腐败/烧烤露营/温泉游泳 http:/...
    闫腾_748e阅读 250评论 0 0
  • 以前轻易使用出来的词语在今天偶然翻看到自己之前写过的东西时才发现: 一年前轻易写下的东西其实自己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StarMel阅读 3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