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田地很多,每到农忙都会累得要命,站在烈日炎炎里收庄稼,对我来说是最痛苦的事。因为身体吃不消,累的受不了,时常会有偷懒的情况,父亲对我这样的行为打心里不喜欢。所以那时没少挨骂,也多次见识了父亲阴沉可怕的脸色。
不喜欢干活,并不是懒惰,那种在烈日下收庄稼,简直就是煎熬受罪。我是过敏性体质,每次从地里回来,皮肤就像是被火灼伤一般,火辣辣的疼,第二天会脱一层薄皮,且不说又黑又丑,连洗脸都很痛苦。
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很想走出农村,永远的脱离农民身份,逃脱劳动,远离那片让我惧怕的田园生活!
后来,命运也真的很同情我,在那个艰难的岁月,让我有幸成为一个教师,虽然在家乡教学,但至少我自己的那一亩多的田地被给回收了,没有了土地,我在心里暗自庆幸,终于不要每天在跟土地打交道了。
后来结婚成家,我们住在校园一隅,四合小院,离教学楼几步之遥,每天生活很有规律,而教师的身份,也让很多类似我的同庄子的女孩羡慕不已,自我感觉走出了有繁重农活的农村,还是很幸福的!
然而很多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小时候在家累了总想偷懒,而如今出嫁了,却从心里牵挂父母,虽然自己没有个土地,但他们干活我怎么忍心闲着,所以每到星期天,或者课余时间,还得去家里帮忙。单身时的生活可以只顾自己的老家,而一但结婚,这样的负担又多了一个,那时候,我忽然发现,短暂的庆幸被两家的期待与指望又给压的我透不过气来。一种无法形容的懊恼与无奈总会在心里纠缠,而那种来自身体的疲劳与思想里的亲情每天都在纠结,生活好像一下子回到超乎以前女儿身时的劳累,没出嫁时累了可以偷懒,可以找个理由不去下地,而在农村出嫁的女儿,成了媳妇,要兼顾的太多,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的很累很累,除了身体,更多的是心理!
有时候太多的感触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会把人压垮,有一段时间,我很反感,突然感觉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甚至对自己当教师也一度的厌烦,总在心里懊恼自己为何当初不去读高中考大学,就像哥哥一样,到远离家乡远离农村的地方,我那是烦透了到田间地头干那繁重的农活。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接受当初的生活状态,即使后来机械化的应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每次看到父母为了那点土地劳累,还是无法去喜欢伴随自己长大的土地,虽然我每天吃着土地生长出的粮食,可是小时候被累伤了的我,却永远都无法释怀,那段痛苦的生活,我真的不喜欢。
每次想到这些,我也会自己在心里说,这是忘本吗?如果把这种对土地惧怕的心理拿到道德的层面,那我真要挨骂的,农民的孩子不热爱土地,简直是叛徒!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默默的看着窗外的星空,想着自己很多过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寂静的夜里,总会一一闪过,那时我突然醒悟,我内心里的负面情绪,跟土地没有关系,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脆弱的性格,脆弱的心灵,在经历了很多事情时,记住了不该记住的艰难!而那些美好的田园风光,却被我我一忽略,那时候我只记住了烈日,土地,还有摆在面前等待收割的麦田!
而后来读到很多抒写田园风光的诗词,文章,跟学生品读着田野花香,绿树村庄,那些感觉多么的惬意,想象农家乐园,田间陌上花开,头顶蓝天白云,树林阴翳,是多么另人向往,也难怪古代那么多厌烦了官场生活的文人墨客,都归园田而居,写出了赞美农村生活的诗篇!当读到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时,确实感觉农家生活美景如画,但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让我想到他们都是不合格的农民,根本不懂农事,偶尔的来农村走走看看,那确实是享受生活。但白居易的《观刈麦》却实事求是的说出了农民生活的心酸不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些描绘收麦时的场面真的很像当年我们一样,收麦时节,大人小孩都要去田间地头,在烈日炎炎下收割,打捆,装车,然后拉到麦场里开始下一轮的打场,扬场,晒麦子……很多的细节场景,说给现在的孩子听,简直是神话!
眼前又要到了麦子成熟的时间了,一场农忙又要开始,好在如今大型联合收割机应用,减少了很多麻烦,几亩地的庄稼也就是一两个小时就会完工,农民们只看着晾晒就行。因此自从有了收割机我也很少回老家去下地干活了,而每到这个时间,脑海里还是会浮现出以前那些农忙的画面,如今人到中年,再没有了儿时的那些想逃脱的想法了,倒是偶尔很想到自家种的的田地里看看,看到熟悉的风景,嗅到熟悉的味道,心里总会感慨一番。假如生活重新来过,我还会那样害怕这些吗?如果不做老师,我会归园田居吗?
一望无际的麦田已经抽穗,豌豆饱满的豆角挂在秧苗上,看着多么喜人!路边的野花也是那么亲切。这里是我儿时讨厌的地方,而如今我却为何又那样的留恋于它呢。脚下的小路,我有过了千万遍,连那个沟边的枯树枝我都瞥了它无数眼,当年我在这个沟头洗过衣服,下水捞过河蚌……那时候我想离开的地方,如今成了故乡,那时的故乡是童年朦胧的记忆,是青春叛逆的惆怅!而现在故乡里装满了一腔乡愁,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亲切,是人到中年的重温旧时光的殿堂,也是心灵的归宿!
故土乡音,儿女情长!徐志摩诗写到,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也淡了!而我却感觉有的东西,走着走着,在意了,记忆更深了,回忆更浓了!那些曾经认为不堪回首的日子,却在每个寂静的深夜里,却不停的回首,不断的说起!就如今天的我面朝麦田,思恋田园。故乡之行,再回从前!旧事重提,往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