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
读第50条《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我国教育可能受当年前苏联影响,现在来读苏霍的建议,还是有借鉴和同感的。关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从苏霍文章来看,前苏联在五十年前就存在了,而今我们的教学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人都在思考原因,首先是寻找外因,比如社会生存与竞争的压力,教材编排内容的压力,家长关注的压力,学校应试教学的压力等等,但苏霍是从教学本身来思考的,你看他从第7条“让知识进入有效周转”,从第11条“如何思考新教材”,从第12条“怎样检查家庭作业”,从第14条“如何组织复习教学”,从第15条“怎样检查练习本”,从第48条“要思考不要死记”等方面都提出了他自己的教学意见,特别是在第25条“让学生有自由支配时间”中,他还提出了对作息制度的调整,下午花半天专门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对知识的转化和扩充,对此我私自认为,这是当前倡导“走班上课”的最早雏形。
到了第50条建议,苏霍再次提出学生负担过重的专项问题,“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学习却不是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或者说,到了初中末和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越来越困难了。苏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除了外因之外,他还认为,“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他把学习知识分为两个层面,我略作概括性理解,一是简单识记,或者叫机械性记忆。即要“把在实际活动中和在掌握新知识时常常要用到的那些概括性的真理(规则、定义、依存性等等)经常保持在记忆里”,这是学习的基础;二是逻辑性识记,或者叫理解性记忆。即要“理解作为这些概括性真理的本源的一般规律性”,这是学习的灵活性。苏霍说,“掌握知识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们所要求的却是不同的脑力劳动”。我认为,教师如果把握不好两种识记的关系和教学投入,就会给学生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
那么,下面我就根据原文内容,来查找教学中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些具体原因,我的归纳如下。
一是识记方法不对。苏霍说,“对于那些作为概括性的东西的本源的材料,应当加以深入思考的,学生却在背诵它”,这就是学习方法不对。“背上来就行了,不必深究,这就是规律”,这句教师的随意话语,可能搁浅了学生探究理解问题的积极性。即使暂时记住了,将来还是会忘记的,甚至还会出现记住今天的知识,却忘了昨天的知识,这就是俗语所讲的“黑熊掰苞米,掰一颗丢一颗”。以数学为例,所谓叫做公理的规则,是根据实践规定的约定,是要机械记忆的;那些叫做定理或性质的,一定是要经过思考和推理得来的,在限定条件情况下,深度地理解甚至还可以得出拓展性的推论,这些知识就是要经过理解性记忆的,不容易忘记。即使忘记了,也能按公理的规定去推演出来。关于两种识记的相互关系,我想到一个生物遗传规律的课堂组题。是这样的一类题:
(1)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Dd或dd )。
学生按遗传规律,对胚的基因类型的图示推算方法得到Dd和dd,各占50%几率,这点没有问题,因为胚是受精卵形成的,这是有性生殖;但果实的颜色却不能根据基因显性性状来判断,因为果皮的颜色是由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所以颜色一定还是黄色的。这里的思路,先用逻辑性规律解决问题,后用果皮发育自子房壁这一个“机械性识记”的知识。
(2)把基因型为Dd红色番茄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黄色番茄上,在自授粉条件下,结出果实的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为(红色,Dd)。
何以这样?原来嫁接是无性生殖(营养生殖的一种,还有扦插、压条、克隆),砧木是靠发达根系提供营养的,接穗是保持本身优良性状的。黄色番茄是作为砧木的,红色番茄是接穗, 所以,结出番茄还是保持接穗本来的性状的。在这里,要审题看准“嫁接”这个关键词,用嫁接的规律进行解读,排除有性生殖的遗传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借此例分析一下,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各自特点。
在前面两题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有性生殖有利于遗传和进化,无性生殖有利于遗传优良性状”的对比情况。这一组题目,就是合理利用两种识记关系并且做到举一反三的典型事例。可见,方法对了,学习认识就加深了。苏霍说,“学生知道的越多,他学习起来就越轻松”,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二是指导方法不对。 苏霍说,“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竭力避免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检查学生的知识,并不要求机械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新的因果联系”。我看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是不以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为目的。举两个物理教学的例子吧。
一次讲“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大家知道,六种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很多是需要“简单识记”或“轻度机械记忆”的。上课过程中,一位调皮男孩和女生同位“争夺”桌面位置,男生用一只水杯挪来挪去,干扰了课堂听讲秩序。我灵机一动,叫起男生,围绕“水杯”提出了一连串的应用性问题,“估测这杯水的质量,参考根据是什么?”“打开盖子,杯口为什么冒白气?”“看看杯子盖下面,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摸摸杯盖,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让你的同位摸摸杯子,水还烫吗?为什么?”“好!你们也应该降降温了”。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的,通过“知识迁移”式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机械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引导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
还有一个例子。讲授《杆杠》一课后,对学生进行检查提问,原先是“硬邦邦”地问“什么叫做杠杆”的,说实话,我如果不是教物理的,还真答不上来严格的定义,但对学生而言回答上来又有什么意义?后来,我改变了检查方法,告诉学生事例,画出杠杆模型,让学生说出杠杆的五个要素,这样的理解就比较灵活了;延伸一下,只告诉事例,让学生自己画图抽出杠杆模型,并标注出五要素;再拓展到观察“指甲刀”这样的三个组合杠杆的分析情况。这样的指导方法,应该说是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
我不由再次想起来苏霍在前面提到的“要对事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联系意义”,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衔接点”打通了,对识记规则的认识也就深刻了。那么指导学习的方法是什么?我想不是机械知识的背诵和积累,要把所学知识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会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了,他的智力肯定就是发展了。
三是时间利用不对。苏霍也同意教师们抱怨时间不够的情况,但他同时是极力反对课堂浪费学生时间的,他甚至严肃地指出,“浪费时间而无所用心,只能培养出一批懒汉”,我认为,这个“懒汉”包括了懒学生和懒教师。懒教师的表现是让学生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因为没有深入思考机械记忆和逻辑性记忆的关系,没有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浪费了学生时间。懒学生的表现是一直处于机械记忆的浅层次学习阶段,对深化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缺乏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知识和能力造成脱节和失调,成为只能简单识记的“学困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关于时间的有效利用问题,苏霍举了语法学习的例子,他说“在教语法的时候,许多教师在刚刚表述了规则和举过几个例子以后,马上就要求学生背熟这些规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忽略了语法知识的特点,以及忽略了由深入思考事实向记熟规则过渡的特点。没有经过事例的反复理解和反复思考,对规则的记忆就是浅显的。暑假前,学校组织了一次微课创意设计大赛,有一位英语教师制作了关于易错词的辨析小视频,是不错的。内容是介绍“few和a few”“little 和a little”对比的:“few和a few”,都接可数名词,前者(几乎没有)表否定,后者(有一点)表肯定;“little 和a little”,都接不可数名词,前者(几乎没有)表否定,后者(有一点)表肯定;然后举了事例应用,便于学生体会理解;视频最后总结了一个“十字”记忆方法,有点十字网格的意思吧,a few和a little放上下一列占两格,这列上方一格写“表肯定”,few和 little放上下另一列占两格,这列上方一格写“表否定”,few和a few对应的一行右边一格标注“接可数”,little 和a little对应的一行右边一格标注“接不可数”,方便学生梳理记忆,教师的设计很用心。我想,记忆是简单的,关键是教师还要花课堂上的一些时间去运用句式进行表达和检查,不断强化这种语法句式的应用,以致形成一种语感习惯。
此外,各学科都有一些依靠“顺口溜”记忆的例子,但在总结事实、形成思维认识之前是要花费时间代价的,“顺口溜”只是规律方法的一种附属标签化罢了,真正分析问题的时候,还是要依靠思维分析的。试想,哪科教师只靠“顺口溜”的简单记忆,就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所以,分清主次问题,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事实,也是有利于学生突破问题难点的。
四是知识应用不对。苏霍说,“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这在实质上就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它们,又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掌握它们。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就变得大为轻松了”。可见,创造条件,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把学习变成创造性的劳动,也是减轻负担的重要策略。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在知识应用上是就题论题的,囿于平面化的材料复述,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立体化认识和应用。
我想到我校初三教师的一节历史复习课,课题是《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对知识的总体设计构思就很好。课堂结构是“总—分—总—拓”的。先是点出中国近代社会探索的概况,提出四个关键节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说明每个事件的重要意义,结合图表展示,让学生对近代史有了整体感知;再是组织小组分模块进行自主学习,结合思维导图,交流四个主要事件的一些要点和评价意义,教师即时出示材料题,引发学生深度分析,提升对每次探索事件的深刻认识;第三,教师组织汇总,引导学生发现中国近代史的探索是从技术探索、制度探索到思想探索的,这个探索是艰难进步,曲折推进的,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材料,让学生探出感想启示。这是一个基于整体感知之上的总体思想认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历史唯物的思想认识,这也是本节课要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价值观。第四,拓展认识。最后五分钟,教师拿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探索和中国近代史探索做出对比,形成了一个图表化的成果,中国近代史探索是从“器物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西方是从“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器物技术”的,两者正好是相反的,何故?国情异也。国内纵向知识有加深,世界知识横向知识有对照,这样的学习就是综合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全面的,有思维含量的。更重要的是,一堂课教会的是学生分析历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这就是一堂课对知识的活化应用和综合应用,学习活动成了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学生的收获和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
原文题目《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学生负担过重”是一个大课题,不存在什么沾沾自喜的“奥秘”,倒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根据个人理解查找了几项原因,未必切中肯綮。希观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望志士海涵,哂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