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重新回顾了一下昨天的亲子成长教育报告会,武老师讲的很风趣家长也听的很认真。想想还真的是自从怀孕就已经注定了她的起跑线跟别人不同。首先父母是她无法选择的,家庭环境她也无能无力。从出生后咿呀学语到幼儿园之前,都吃的什么用的什么和什么人接触,感官就已经形成了。上了幼儿园,父母教育再跟不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品性基本定格。上了小学后,孩子的情况一下子显现出来了家长接受不了,瞬时出现了暴跳如雷的家长们……
当家长束手无策的时候,学校送了个“神仙”指点迷津:买同样的种子平均分成三份,分别种到三类地里,它会呈现出:
一类地 产量高
二类地 产量中
三类地 产量低
同样的种子,为什么会收成不同?
一、基因不同
父母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不同
二、怀胎十月
母亲在怀孕期间做过的事情和家庭环境决定了起跑线不同
三、0-3岁
家庭条件不同,吃的穿的用的不同,接触的人群不同,口音也不一样又决定了起跑线不同
四、3-6岁幼儿园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不同也决定起跑线不同
而这时孩子的品行已经定格……
到了小学,家长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家长却还以分数论英雄……
武老师问家长:你们身边有没有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现在混的没你好的?有没有学习天天倒数现在混的有声有色的?
重点来了:
身教重于言传
关系重于教育
成长重于成绩
相信就会看到
首先家长给孩子做个“人样”,想要孩子变什么样,自己先做成那个样子!记住,比孩子前先看看自己什么样
孩子在的时候不能说某个人的不好,特别是夫妻之间不要说对方谁的不好,因为孩子是夫妻共同体,对于她来讲都是最亲的人,不想孩子受伤害一定要做到!还有家长一定得尊重老师,在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同盟军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好好学习,所以说尊重孩子的老师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
想要孩子全面的成长,就要扬长避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放大短板不去理会,多去给孩子创造和提供走上舞台的机会,通过展示自我得到锻炼。记住,孩子还是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