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惜
近年来孩子的“起跑线”问题,在我看来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集体传染病。关于孩子如何赢在起跑线的文章也比比皆是,五花八门还分门别类。比如如何让孩子的舞蹈赢在起跑线?如何让孩子的音乐、英语、演讲赢在起跑线等等。
我家宝宝才三岁,然而当和闺蜜一起相约大家一起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时,大都约不上。朋友们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早托或是兴趣班了,一个朋友的女儿幼儿园大班上了三个班:舞蹈兴趣班、钢琴兴趣班、英语兴趣班,还有一个朋友宝宝两岁在全美式托班,还有一个朋友的宝宝跟我们家宝贝一样大三周岁,也在上托班一个月2万学费。就连去社区体检打疫苗,家长们争先恐后的选择打自费的进口疫苗,总之不放过任何让自己孩子可以比别人家孩子强的机会。有时朋友间聊起自己的孩子,自己有时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好像孩子每个月出外上兴趣班或早托不消费1万以上,好像就把自己和孩子隔离了似的,时间长了别人不愿意跟你玩,好像自己的孩子有多差似的。
家长们有没有搞错,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爸爸妈妈才是,宝宝的原生家庭才是。
01
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庭,他才会快乐奔跑。
家庭的环境是孩子生长的土壤,有爱的家庭就是给孩子提供养分,没有爱的家庭孩子生长的土壤就会贫瘠不堪。家庭环境既是智育环境又是德育环境。一个家庭整体都是吵闹的声音,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内心充斥着愤怒、厌烦、暴躁。还何谈学习?你给他报再多兴趣班,给他再好的教育又能怎样?他没有动力,他从小就无形中被影响着用争吵、愤怒、暴躁去处理事情。当孩子越来越大时,他的性格他的行为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来源于原生家庭爸妈的相处。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庭,你的孩子才会正确地去爱别人爱自己爱万物,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庭,他才会无忧无虑的只顾自己快乐往前奔跑,没有束缚,没有压抑。
02
妈妈是一切起跑线的起始点根源点。
妈妈是含有母爱的,是宝宝6岁前最想与之相处的人。一个勤奋的母亲与一个懒惰的母亲,一个爱看书的母亲与一个不爱看书的母亲,一个爱笑的母亲与一个愁眉苦脸的母亲,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与一个时常大发雷霆的母亲所带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孕期开始一个母亲的身心就已经给了孩子一个起跑线,出生之后妈妈用何种方式陪伴孩子,妈妈在家里的所言所行所思无一不影响着孩子。
场景一
宝宝:“妈妈,我想要一个水枪?”
妈妈大怒:“又是水枪,又要水枪,怎么老是要枪,我挣点钱还养你容易嘛?不买!坚决不买。”
宝宝不敢说话了,在外面也很少求助别人配合和帮忙。
场景二
宝宝::“妈妈,我想要一个水枪?”
妈妈笑着说:“宝贝,你是真心喜欢还是看其他小朋友有你也想要?”
宝宝:“其他小朋友有正好我也喜欢。”
妈妈::“那你看咱们拿自己一样喜欢的玩具去和那个小朋友交换水枪玩,把钱留下来以后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好吗?”
宝宝开心的拿起自己的玩具去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起交换玩具。收获了小伙伴,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欧洲有句谚语:
妈妈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还有句名言说:
一个伟大的成功者,必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是的,妈妈是孩子的指明灯是孩子的起跑点,妈妈意味着影响。
03
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方向比起跑的快和慢都更重要。
孩子还小,无法感知方向的重要性。你应该有感觉吧,方向错了,你跑的再快又能怎样;方向对了,你跑得慢又如何?
家庭成员的兴趣方向影响着孩子的兴趣,为什么演员的家庭容易带出成为演员的孩子,歌手的家庭容易带出喜爱唱歌的孩子,为什么拳王邹市明的大儿子邹明轩也爱打拳?爸爸妈妈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兴趣。
我爱跑步,爱读书宝宝也爱跑步爱读书。他爸爸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他也喜欢投篮,一说吃什么可以进球赶紧大口吃。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
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现在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
很多父母自己方向很清晰地话,就引导自己的孩子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总比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到了三十四十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要好吧。没有方向就先给自己找方向,任何时候寻找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是最重要的。
方向对了,你可以说:孩子慢慢来。方向没有找到,你可以说:孩子先慢慢找,别急。找到方向就快了。
想让孩子成长的快,做父母的要去成长。想让自己的孩子爱学习,自己就要先爱上学习爱上看书。你不逼自己成长,你逼孩子成长,孩子就会叛逆。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你的情绪稳定孩子的情绪就稳定,你爱笑他就爱笑,你喜欢奔跑和付出,你的孩子自然会爱奔跑爱付出。
家长们别搞错了,千万别说:
。孩子,你看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你看你怎么怎么.......
。孩子,你不行,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打你.......
别再说了,这样你会亲手毁了你的孩子。因为其实一切是你不行,不好在先。是你太听话才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你想让孩子成为另一个你吗?他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想去做的一切。好好修炼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