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写作入门课程,老师主要讲的是写文案的思维:竞争思维、产品思维、用户思维、销售思维,以及思维的运用。整个课程听下来,收获也是不错的,可能因为我自己学的营销专业,所以对课程中讲的AIDA思维印象比较深。
吸引(Attention/Awareness )
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更新,面对海量的信息,用户选择范围更广泛,从而他们对信息的要求也就更为“挑剔”,而你想要要抓住这些“挑剔”的用户,你写的东西必须有至少一个亮点能瞬间吸引到他们。例如说公众号文章的标题,我们说的“标题党”就是干这种事的,用一个吸睛的标题抓住用户;还有朋友圈的文案一般第一句话都会写的很吸引人,或者很醒目,亦或是会用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图片。总之,不论是各种形式,你必须首先要吸引到你的用户。那么要如何吸引住用户的目光,让他为你停留呢?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思考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要看你写的东西?
兴趣(Interest )
当你吸引了用户的目光之后,他点进来看你写的东西,如果你写的内容并不是他期待的或是需要的,那他肯定会直接把网页给关了。那么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你的内容必须要引起用户的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愿意看下去。例如我自己看公众号文章,经常是看到一个感兴趣的标题就会点进去,如果一眼过去并没有什么我觉得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就会直接关掉。我们的用户也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很多,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所以自然不会在一个不感兴趣的东西上花费太多时间。同样的,想要知道用户是否对你写的东西感兴趣,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写的东西有什么样的价值?
欲望(Desire )
当用户愿意花费5分钟或者10分钟停下来看你写的东西时,那说明这篇文案里面有传输他想要的价值点,这些价值点能勾起他的欲望,“我想要……”,“我需要……”。例如我看一篇关于熬夜的文章,可能文章写的熬夜的危害,以及缓解或是杜绝危害的办法,而我经常熬夜,刚好需要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会认真的把这篇文章看完。所以说能让用户继续看下去的动力肯定来自于文案的内容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这里,你可能要思考的是,你传输的价值能给到用户怎样的帮助(能满足用户怎样的需求)。
行动(Action )
这个很好理解,当你所写的东西能吸引住用户,并提供了他们想要的价值之后,他们肯定会为内心的渴望付出相应的行动。一些公众号文章的转发与评论,我们写朋友圈文案的互动与评论,都是用户的行动。而我们写一个文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起用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