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读心流这本书,以前是在混沌或者其他听课,都有老师提到这本书。
当时也很好奇,但是,说是心理学方面的,又是大部头的,所以就有点畏惧。
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读。
前段时间就买了一套心流方面的书籍,前面竟然有好多人的推荐文章。
大部分推荐者,说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工作或者是休闲的活动,只要你能够展找到那种全神贯注状态,非常集中的事情。
要完成一些比较难度的事情,这样才会进入一个心流的状态。
心流状态,大部分人的体验就是说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全身心的投入。
并且有一些教授,他在说如果这段时间他接了一个比较大的活儿,来做不管是论文也好或者是要约稿也好,整个人的状态是非常的平稳,而且心情很舒畅。
这一点无关乎赚钱的事情。
并且在心流状态的日常体验,这本书有教授在讲,他说,成天关注于成功,成功反而会很容易流失。
这跟我们看到的陈安之成功学又不一样,那边是讲,天天要看着你成功的目标。
成功的目标要天天讲,天天看日日看,每天读10遍。
如果不关注你成功的结果,而是关注于成功的过程。
这样的追求会不会让人觉得会轻松很多?
每天都想着怎么赚钱?
现在各行各业卷的都很厉害,你能够想得招,市面上总有人想到了。
在这种压力下,不如关注于我做事情方向对不对?
做这个行业的前景是怎样的?
现在外部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有没有发生变化?
除了正向思维的思考模式。
还需要逆向思维的思考模式。
或者是决策数的思考模型。
一边收集相关行业的网上文章信息,另外一方面还要自己下市场去看。
现在每天在学习英语时,都会观察,自己是不是处于一种心流的状态:
学习的过程中是心情烦躁,还是心情平稳呢?
以前我总认为用多邻国app学习英语没啥用,只当做是一个游戏的思维方式在做。
不过,2025年1月20号左右,我意外的开始读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惊喜的发现。
现在很多篇章都可以直接顺利的读下来,而且大部分单词的读音,真正可以做到,看书能读,听音能写的基础状态。
这是我以前从未感受到。
的确,学习某一项技能,也需要在比较悠闲的状态中才能学。
不过,如果以后天天出去跑,或者跑两天休一天,每天回来,做完总结,还是要继续的看书。
我发现看完书以后,整个人心情很平静。
正如那本心理学调整的书《写着写着就好了》,每日写作,自己跟自己对话是非常重要。
赚钱达到了结果固然重要,不过如果将赚钱结果的难度分解为过程的话,才是个人真正成长的开始。
成功的结果就是在达到,做事情达到心流状态之后的一个附属产品。
有这样的心态去做事,我感觉比纯粹只追求钱会好很多。
特别像我这种还比较悠闲状态,不是对钱特别有欲望的人来说,这种状态更加符合我的价值观,做事情的秩序感。
今天是2025年2月7号。
重新开始写作,不再为了赚钱,而只是为了调整自己,提升思维思考方向。
学会运用思考模型,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