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中岛敦《山月记》
在读这本书之前,这句话我在不同地方看到过,还挺有感慨,一方面这就是自己曾经的内心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感慨作者笔力惊人,把人性描写到位。
前段时间我找到了这本书,完整的看完,发现挺有意思,所以在下面写了一些感受。
很多时候,当时读书挺有感触,然后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忘记当时的想法了,说好听点是内化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但说实话其实大部分时候真就是忘记了。
所以,我花了几个小时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是整理自己思绪,作为记录,过一段时间再来对照回看之前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感觉本书不错,所以也给大家推荐一下,感兴趣的可以拿来读一读。
序
《山月记》是日本近代作家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我读的是上图三秦出版社版本,里面收录了中岛敦的十篇代表作。
这本书读来基本没有因为是外国人所写的违和感,我想一方面赖于优秀的翻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收录的十篇里面有八篇都是取材自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史记》、《论语》、《左传》、《西游记》等,而且中岛敦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故事复述新编,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深刻理解,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这要从中岛敦(1909-1942)的个人经历说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汉儒学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岛敦本人也痴迷于中国文化,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后又在中国生活游历过好几年。
接下来,我来摘取其中的四个故事,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分别是《山月记》、《悟净出世》、《悟净叹异》、《光·风·梦》。
一、气积郁结,身化猛虎
1、故事简介
《山月记》既是书名也是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名,改编自唐代的传奇作品《人虎传》。
这个改编版的短篇在日本文学史上非常有名,常年入选高中国语教科书。
故事很简单,主要讲的是一位叫李征的人,文才出众、年少成名,考中进士,当官后因看不惯官场污秽,不愿同流合污,转而辞官专心文学创作,期望以诗成名流芳后世。
但现实无奈,自己所著诗歌没有预想的引起轰动,也因为没有收入无法养家,他只得再次回归仕途做个小官,和他同期的人都已经身居高位。
诗歌未成,仕途卑微,李征终日郁郁寡欢,终于在一个晚上,他突然发狂不知所终,直到往日好友经过发现,李征变成了一只猛虎。
李征用残存的理智向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变虎经过和所思所想,同时把自己往日创作的诗句传给朋友,希望有朝一日能流传天下,最后嘱托了朋友关照下自己的妻儿。
此后,山林月下,虎啸震天,李征彻底变为了一只老虎。
2、人人都是驯兽师
很多人知道《山月记》也是因为开篇的那句话,下面我摘录了更多可以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我想以诗成名,却又不进而投师访友,相与切磋琢磨。与此同时,又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这都是我那怯弱的自尊心与妄自尊大的自尊心在作怪。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于我而言,这种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野兽,就是猛虎。它毁了我自己,害苦了我的妻儿,伤害了我的友人,最后,又如此这般,将我的外形也变成了与内心相一致的模样。如今想来,我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才华也都付之东流了。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刻苦用功的无耻之怠惰而已。才华远逊于我,却凭磨砺精进而卓然成家的诗人,不知凡几。只可惜变成老虎后的今日,我才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这段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内心世界,以至于现在看仍然不过时,深受震撼。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长大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下面也许是很多人都有过的典型想法:
最初,都曾幻想过自己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以后会进入世界一流名校,然后做一番大事业,成为家族荣耀,国家栋梁;后来,可能会变成要创业做成一家知名企业或者成为大企业的高管;最后,想法变成能混个中层或找个好生意能多挣点钱。
这个不断妥协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过很多拧巴的时刻,对自我怀疑,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纠结挣扎。
《山月记》中的李征是气积郁结,最后身化猛虎,等他深刻反思,幡然醒悟之时,为时已晚。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绝不可能出现身化猛虎的情况,但如果进入各自内心深处,也许有一座监狱,里面趴着一只老虎,这只虎大部分时间都在酣睡,我们内心的种种负面情绪和阴暗想法都是它的养料,让它不断壮大,以至于有一天会突破牢笼,占据心神。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扼杀这只邪恶猛虎呢?不仅仅是这个故事,在我看来这本书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所以会在文章结尾简单归纳一下。
3、改编亮点
出于好奇我去读了这个故事的原版,这部作品创作于唐代,被收录于《太平广记》,原名《李征》,同时被收录于《古今说海》,易名《人虎传》。
原作的主要情节和中岛敦的《山月记》大致相同,但我觉得有三个地方的改编非常好。
1)作品名称
这个故事的名字变迁我觉得挺有意思。
这部作品创作于唐代,宋代时被收录于《太平广记》,名为《李征》;明代时被收录于《古今说海》,易名《人虎传》;中岛敦的改编命名为《山月记》。
最初的名字《李征》多少有些朴实无华,就是单纯以主人公名字命名;后来的《人虎传》,则是透露出了故事的大致内容,富有传奇色彩;再到《山月记》,初看书名没太大感受,读完故事之后会发现,这个名字被作者赋予了很多的人文色彩,李征尚为人时,心中苦闷无从发泄,自觉无人能懂,身化猛虎之后,整日对着山中林月虎啸发泄,吓得小动物们瑟瑟发抖,更无人能理解,为李征更增添了一丝郁闷和绝望。
2)内心独白
《人虎传》并没有太多李征的内心独白,也没有变虎的经过,就是突然一天变成老虎了。
而《山月记》增加了李征大量的内心描写,虽然没有科学的解释,但至少我们能看出他变成老虎跟自己的内心郁结是有很大关联的,故事更加顺畅。
而这些内心独白,不仅契合了李征的境遇,想必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作者中岛敦的想法,更是对现代人同样适用,不得不说精妙。
有很大一部分的经典作品之所以不会过时,我想与他们对于人性的深刻探讨也有关系,人这个生物与众不同就在于其思想非常复杂,而要是深究起来,人性的那点事也没有太多新鲜的,古往今来的作家们或是剖析自己或是观察身边,经过思考,都已经写在了自己的作品里。
3)一处点睛的顺序调整
《人虎传》中李征遇到朋友是在即将失去人性彻底化虎之时,他向朋友求助希望他关照下自己的妻儿,然后才是让朋友记录自己的诗句,希望能传播出去;
而在《山月记》中,李征最关心的其实是自己的诗句,洋洋洒洒数十篇,同时现场作了一首,让友人一一记录,直到最后时间紧迫才想起让朋友关照自己的妻儿。
这一处顺序的调整,是作者刻意为之,能够很好的突出了李征的魔怔,仍然深陷于功名和证名自己之中。
二、哲人悟净
这一部分我把两个故事《悟净出世》和《悟净叹异》放在一起了,因为主人公都是《西游记》中的沙僧。
在《西游记》和各种改编里沙僧都是很少引人注目的那个,上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以沙僧为主角的作品是《沙僧日记》,这是在我初中时流行的一个无厘头式爆笑网文。
而这里收录的又是读来非常惊喜的两篇,这里的悟净被作者赋予了一部分哲人的特质。
1、《悟净出世》
这篇描写了悟净在流沙河的生活。
流沙河中有一万三千个妖怪,但就数悟净最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神神叨叨的,还被起了个外号“独语悟净”,因为他总觉得于心不安,老在内心责备自己,从远处看,能见到有一串小水排从他的嘴里冒出来,那是他又在小声嘀咕了。
在流沙河的众妖看来,悟净染上了一种病,一个颇有资历的老鱼精分析说,悟净是得了一种因果之病,悟净整天去想为什么,万事因果都希望找到答案,而这些是那些顶级的大神们才知晓的事,得了这种病大概率会很悲惨的度过一生。
在这些问题中,最严重的就是悟净经常会想知道自己是谁?大家都说他是卷帘大将转世,悟净会想为什么自己一点印象没有,如果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那自己就算不得他的转世了;随之而来的,现在的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的关联是什么?
流沙河的妖怪中不乏一些妖怪哲学家,为了得到答案,悟净开始了求师探索之路。
河豚精说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对死亡的恐惧,“生即不死,死即无我,何惧之有?”
老虾精说世上一切都是空的,世界是自己投影在时间与空间的幻象,这个世道总有一天会终结,自己死了世界也就完蛋了,所以用不着思考那么多高深的道理。
看不出真身的坐忘先生,对于“我是谁”的看法是:“老不吃饭觉得饿,到了冬天觉得冷。你,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对于时间的看法是:“衡量时间长短的尺度,仅仅是有所感受者的实际感受罢了,只是我们头脑中的装置而已。”
一个丑八怪说:“造物主把我塑造成这样珍稀的模样,我应该心存感激。我甚至期待今后还会变成什么模样。”
鲶鱼精说,一味地去忧虑将来,则眼前必有忧患,达人是不去登高望远的,说罢抓住游过眼前的一条鲤鱼吃了起来,至于这条鱼为什么恰好游到他身边,又刚好被他抓到吃掉,都不是他该想的,而应该专注抓住并吃掉它,不然就会挨饿。说完甚至把目光看向悟净要吃掉他。
一位贤者说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很简单,只需要大吼一声,倘若吼声为波,你就是猪,吼声为嘎,你就是鹅!
另一位贤者说:“只要你不勉强自己问什么‘我是什么’,你就不难理解你自己了。”又说:“眼睛能看见一切,唯独看不见自己。所谓‘我’,就是我不能理解的东西。”
“记忆的丧失是美好的,因为这样就腾出空间来记住接下来更美好的事,那些都是昨天甚至上个瞬间的事,当时的知觉、情感都会在下一个瞬间忘却,仅有极少的部分留下模糊的痕迹,所以现在经历的一瞬间才是最宝贵的。”
这个故事有意思的是悟净向不同妖怪求道的过程,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理论,由此延伸出不同的生活处事方式,一个个看起来神神道道的,按悟净的说法,好些都不懂装懂,它们彼此的想法绝不融合,更不懂得与别人讨论后还能得出层次更高的结论,万年不变。
哪种是正确的方法?
兜兜转转一大圈,悟净意识到,之前自己一直在追求的世界和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在用一种执着的方式追寻自己的幸福,之所以绕了一大圈,也许是为了满足内心廉价的满足感和虚荣心。
作者借观音点化悟净之口进行点题:“未得而谓得,未证而谓证,此为增上慢(未完全开悟却自以为悟,骄傲自满),你非要求证于不可证,更是嫉极度的增上慢。你追求的是连诸佛都不能追求,也不想追求的东西,这个世界看起来是毫无意义的,但作用于具体的细节,就有了无限的意义。首先要将自己摆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然后投身于适当的作为。”
得了观音指点,悟净开始等待加入西行队伍的到来,虽然还没有完全开悟,但至少已经没那么迷茫了。
2、《悟净叹异》
这段故事是悟净西行路上的一些零散思考,这时候悟净一净跟随队伍进行了好长时间的跋涉了。
西行路上,除却遇到的八十一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聊赶路、化缘、睡觉中度过的,这段时间师徒们是什么状态,作者借悟净之口进行了思考。
带着求道学习的心态,悟净私下里一直都在观察揣摩了师徒三人,并且从他们身上确实学到了很多。
1)孙悟空的纯粹
悟空是个法术天才,七十二变用的随心所欲,在他看来,法术的诀窍是心意要极度专一纯粹,强烈迫切到极致就会变成想变的东西了。
悟净最初看到那张猴头还觉得难看,后来就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悟空的体内燃烧着一团火,修炼法术时抛却外界诱惑专一修炼,降妖时生死度外全情投入战斗,仿若一尊战神。
悟空身上始终洋溢着无论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精神力量,只要待在悟空身边就会被他点燃,自己也会变得内心满满,彷佛世界就是被他点燃而存在。
悟空从不讲过去的事,或者他将过去孤立的事件都忘记了,但又把那些经验带来的教训融入在骨子里,从不在同一个战略上犯第二次错误,这种教训是通过怎样惨烈的痛苦带来的,已经被全然忘记。
悟空热烈的爱着这个世界,每天都对着朝阳朝拜,也会为发现松子发芽,这种纯粹的生命萌动而感动。
悟空为外部世界赋予了意义,用自身的火去点燃身边的一切,他会愤怒但不烦恼,有欢喜但没有忧愁,十分热切的肯定着“生”。
他那些无拘无束,挥洒自在的心态,正是因为内在已经熟透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外显,同时影响了身边的人。
2)猪八戒的乐趣
猪八戒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代表。
但在悟净这里,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八戒酷爱这个世界,热烈的践行着“生”。
八戒对于极乐世界并不是特别向往,他不认为在蒲团上坐着苦修是美事,八戒更喜欢的是尽管现世日子不好过,但依然有无穷的乐趣。
八戒喜欢的事很多:夏天在树荫底下睡觉、溪流中洗澡、春天的早上睡懒觉、尝过的一桌桌美味的酒菜、遇见的各种神仙美女姐姐。
悟净意识到,会享乐也是需要才能的,毕竟八戒说的那些在普通人眼里也许不值一提,同样的境遇下也许会整日唉声叹气。
3) 唐三藏的智慧
唐三藏不知道自己比三个徒弟都强。
相比于三位徒弟,唐三藏体弱多病,没有自卫能力,遭受妖怪迫害是大家的保护对象,西行路上面对种种人间黑暗面,但他依然十分肯定着“生”,他的信仰却异常的坚定,无论行程多么艰难仍然流露出幸福的时刻,同时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这个东西让徒弟三人自觉是弱于师傅的。
这个特别的东西,悟净一直无法理解,直到有一天晚上,他们在露天扎营休息。
悟净看着远方的星空,突然理解了唐三藏那双清澈而忧郁的眼睛,那双总是凝望着远方、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怜悯的眼睛。
“原来师父一直凝望着永恒,同时也清晰地守望着与此永恒形成对照的、地上所有物体的命运。毁灭,迟早会降临,可在这毁灭到来之前,睿智也好,爱情也好,诸如此类的美好事物仍在尽情绽放。师父那总是充满怜悯的深情的目光,不就是投射在这些事物之上的吗?”
悟净想到这里,感到胸中微微发热,就好像心里“噗”地冒出一股火苗一般。
美妙的顿悟时刻啊!
如果多思考,我们一定也会有这种“噗”地冒出火苗的时刻,这种时刻弥足珍贵,
三、穿越时空的共鸣
这部分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唯一的一个中篇小说《光·风·梦》,也被推荐为芥川奖候选作品。
这个故事主要描写的是英国作家史蒂文森晚年在太平洋沙摩岛的生活。史蒂文森更为人熟知的应该是他的代表作《金银岛》实际上他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巨大,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这个说是小说实际上有些勉强,感觉称之为史蒂文森晚年生活录更贴切些。
全文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第一人称的史蒂文森日记摘录,另一个是中岛敦的第三人称描述,这两个视角交叉着进行,非常真实的展示了一个作家的内心所思所想,灵感缺失的焦虑、作品质量的质疑、疾病磨难的思考、人生意义的追寻。。。
中岛敦为何会选择写史蒂文森呢?
我想是因为两个人非常的相像吧,都把文学写作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安身立命之本,都深受病痛折磨,上帝视角来看,他们都是英年早逝,史蒂文森44岁病逝,中岛敦33岁病逝。
中岛敦从史蒂文森身上看到了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自己,与其说是史蒂文森小传,不如说是两个灵魂穿越时空产生了共鸣,共同创造出的作品。
1、灵感缺失的焦虑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灵感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史蒂文森从确立自己从事小说创作之后,就一直敏感的观察着周遭的事物,每当有灵感都会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
但创作总是会面临灵感枯竭的挑战,尤其是当一个人以写作为生,又或者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反映在中岛敦身上就是,他的几篇名作都是在去世的那年完成的,他深知时日无多,加紧创作。
2、作品质量的质疑
相信每个作家心中都有一个作品流芳百世的梦想,但这样的作品的问世如此的艰难。
尤其对于史蒂文森来说,他需要不断的创作小说并出版发行,以此来挣钱养家,虽然大部分时候他是带着创作一个名作的想法,但还是需要考虑市场接受度,无形中会改变作品,这两方面有时会产生冲突,这让他非常纠结困扰。
有时候,在一步作品完成甚至开始写之前,他就知晓了作品的质量,但他没办法,还是要不断的写写写,因为不写,名作也许一直出不来,想清楚很重要,老老实实的写出来也很重要。
3、人生意义的怀疑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探寻阶段,文学创作者会更早更长久的进行这部分的探索吧,毕竟他们是善用脑力的人。
一个清高的作家如果要挣钱养家糊口,那么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迟迟写不出一部惊世的名作,还要面临各种琐事,自己还身患疾病,自己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呢?、
文中史蒂文森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纠结比比皆是。
虽然如此怀疑写作的意义,史蒂文森就像一个修道士一般,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写作,写作已经变成了他的生理习惯,即便被肺结核、胃痛等疾病折磨了二十多年。
最严重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口述由妻子记录。
写作已经成了他的信仰,不疯魔不成活,也许因为如此,他才能留下多篇名作,得到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的称号。
尾声
这本书被别人加上推荐语,可以读懂并破解内心的迷茫焦虑,第一部分也提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阴暗角落都趴着一只邪恶老虎,如何才能抑制扼杀这只老虎,避免出现“身化猛虎”的情况呢?
全书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我整理出来三个词:平静、思考、行动,只看这部分也许会很鸡汤,因为这只是我读完这本书提炼出来的,所以还是希望有兴趣可以读读原书。
1、保持平静
让自己内心足够强大,保持平静。
这个就叫作修心吧,我把它放在第一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被外面的诱惑影响心境,才能压制内心的老虎不至于走脱,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更理智的思考。
2、保持思考
思考本身比思考内容更重要。
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是很多现代人的通病,所以常思考我觉得是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我不怕各种思想流入我的大脑,因为我会经过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
我也不怕留下的思考是不好的,因为我的思想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而且我可以通过各种作品、通过现实的生活经历、通过与人的交流碰撞去验证。
3、保持行动
读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但这篇文章,我计划很久,一直未完成。
列大纲找笔记,零零散散找回当时的感受,然后拖延等待最佳写作状态,总觉得要写的很完美才行,这篇未完成的文章,在心里一直沉甸甸的装着。
直到今天下定决心不再纠结,然后抽出一个完整下午,一口气写完。
“想的多,做的少。”
像前面《悟净叹异》里的孙悟空,等到思考的无比成熟,从内在溢出来自然的影响外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实在太难以达成。
只专注思考,也许会变成一个空想家,行动起来就一路通了。
最后,感谢你耐心读到这里!
感触还有很多,但想完整的写下来自己的想法,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方面是读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有些想法和感触只存在于当时;另一方面受限于自己的表达能力。
忘记从哪里看到一句话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大意是说写出来的作品,能被读者100%吸收理解的可能性非常低。
但也许被误解的还有一层原因是创作者自己也没有完全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人的思维如此神奇,从产生想法到付诸笔端的过程就已经有了一部分的信息缺失,再到受限于外部条件的影响;
比如我原想这是给自己留下些记录,但因为要对外发表,不自觉的就会考虑读者的感受,真正出来成品也许已经跟最初的想法有所偏离了。
但还是要写呀,就是我前面说的,思考本身比思考内容更重要,点滴思考,非常珍贵,多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