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对当今中国亿万奋斗在通往幸福路上的年轻人来说,最怕的,是身边有人比自己更漂亮、更有钱,还更聪明,更努力。
前两天,媒体报道温州一对99年出生的双胞胎姐妹,分别被牛津、剑桥、达特茅斯等多家名校录取。看她们的照片,以及关于家境的描述,相信大家的自尊和自信在小姐妹的面前再次被无情碾压。
考上世界级名校的姐妹俩虽然天生丽质,但还不是天赋异禀,从小并未表现出学霸的苗头,反倒是调皮捣蛋,成绩垫底。好在父母没有过分苛责,而是精心为她们挑选教育理念相符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任她们自由成长。
漂亮可爱的学渣姐妹花在家人和社会的呵护下考上名校,画风很美很温馨。
我们当然相信世界名校招生的水准,也丝毫不怀疑小姐妹的能力和成绩。但这样的故事励志吗?一点也不!
她们小的时候不爱上幼儿园,就被妈妈带着环游世界。到了初中,姐妹俩就读学费8万一年的私校国际班。八年级(高中)时,姐妹俩进入美国著名的私立寄宿学校白山高中。这所私校只有132名在校生,师生比例为1:5,一年学费加寄宿费近6万美元,不少社会精英都是该校校友。
在这所贵族高中,姐妹俩的成绩开始一飞冲天,最终得以进入名校。
- 02 -
其实公众为之深深震惊的,并非单纯是这对双胞胎的成才经历。
这对被媒体描述成“成功靠自己”的女生,以及她们父母的“放生式教育”、“不强迫孩子上补习班”、“保护孩子自尊心”等特色的家庭素质教育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细节:她们家真的很有钱!
这则报道在国内多家媒体和论坛上被大家热议。
姐妹俩出身显贵,这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人也理所当然地把她们的成功归结为父母给予的物质基础和国际视野,丝毫不觉得她们“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
众人艳羡的同时,也纷纷以自己身边的富二代们为例,一遍遍讲述着他们智商平平、无心向上,但却在家庭的支持下入读名校,跻身上流的童话故事。
当然,我们早已习惯,不公平,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一开始,谁都以为豪门子弟会走更高端的路线,比如国际学校,海外高校,不屑于跟我们这些市井小民之子竞争。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连被视作国民教育保障和寒门子弟最后一线希望的公立教育,也充满了不公平。
去年,以一句“现在的状元都是家境好,自己又厉害”而击中人心的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父母都是外交官。他坦言,自己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家里条件不错,这让自己的学习走了很多捷径。相比之下,农村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只会越来越难。
此言非虚,阶层差别,还有地域和经济上的差别也把同龄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孩子连普通话都讲不利索,城里小学生已经在外教的帮助下练就一口标准美音,甚至还能搞点二外;
小地方的孩子只能去省城看博物馆,一年一次,而一线城市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出入国家级科学场馆;
更不要说音乐、美术等文体特长和才艺,三线城市以下的很多学校,可能连个美术老师都没有。真是应了那句笑话:“你的音乐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原因无他,一是师资力量贫乏,二是学校为了高考而缩编副课。
- 03 -
阶级固化是近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隔三差五地就会被大家换个姿势说一说。
毫无疑问,优渥的经济条件在很多像小姐妹这样的富二代成长中意义重大。但一味强调教育垄断、阶层固化也没有太大意义。
与其嫉妒别人“出生在罗马”,普通人更需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上升通道,而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教育,并不一定是靠烧钱比赛才能完成。
首先,我们必须纠正一种态度:
贫富悬殊、阶层差距固然会让很多优秀青年挡在门槛之外,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努力的借口。难道所有的贫穷和困窘、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给力吗?
同时,富二代们能上名校,固然有家世的因素,但自己就毫无过人之处吗?毕竟,比小姐妹家更有钱的人也不少,个个家里都能出名校生?
舆论都在关注“有钱就能为所欲为”,“成绩垫底也能上名校”,少有人发问一个从初中数学17分到被牛津录取的妹子,她经历过什么样的量变和质变,而这些不仅仅是烧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对于占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孩子上顶级学校或请名师指点,也没有高深的人脉助力孩子成功,那么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04 -
我们一提到教育,脑海里就浮现出拼命学习基础知识,努力拓展才艺特长。尤其是后者,舞蹈、乐器、英语、棒球,哪一个不是用钱堆出来的?
然而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原生家庭的财富确实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未来的成就,但一个人能不能成长,更多的是取决于自身的品质。
毅力、勇敢、自制、好奇心,这些品质才是成才各个因素中的核心。而且培养这些品质,无关财产,无论贫富,每个孩子都可以经过训练而养成。
大多数人注定一生要搏击时代的浪潮,更没有什么学历、技能和履历是一辈子的屏障,唯有坚毅的品格才会让我们成为激流中的一直向前的健儿。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不能快速领悟字母表和10以内加减法,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在多次算错、背错之后还愿意继续尝试,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毅力和自律会伴随人的一生。
前年,当年的中国首富王健林的一份作息表在网上曝光。无数人阅过之后,纷纷感慨,这就是普通人和首富的区别。
很忙吧?其实,他每天的日常几乎都是这样的,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平凡的一天,对他而言则非常普通。
健身这件小事,王健林已经坚持很多年了,风雨无阻,即使出国也不落空。一天之内一定要留1个小时健身,见过坚持的,有见过这么坚持的吗?
还记得科比的名言么:“我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钟的样子”。
优秀的人都是这么自律。
那些成大功的人,并非都是智商超群,我们和他们的很多差距,其实是一天天逐渐拉大的。
当我们躺在床上听着音乐,玩着手机,他们把零散的碎片时间整合起来,每天学习一点新知,每天都有进步。一年到头,他们比我们多看了好几十本书。
所以我们无论是自律,还是培养下一代,都应该注意毅力和自律。当孩子看见我们瘫软在沙发上玩手机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多少学习的锻炼的意愿呢?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名师班,不是学区房,而是优秀的品质。
- 05 -
除此之外,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上升通道。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从大学时代起就是个书虫,号称大学期间读过八百本书。在创业之后,工作再忙,也要坚持一年读五十本书。他觉得自己能从一个农村小孩成长为商业和教育的巨头,就是不断靠书中的思想来引导自己。
不同于看网文这种碎片式的阅读,书籍能带给人成体系的思维、价值观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即使生在一线城市,社会对于他来说,也是漫漫长夜。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够运转自如,靠的是商业、法治、科技和人文。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我们如何看懂社会运行的原理机制?如何能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思考自己未来的一席之地?
同时,读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想探讨深奥的知识,就必须先从基础入门的书读起。
很多名人都读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从中习得国家兴亡之道。可如果不读《上下五千年》这类基础读物,怎能知道明史中那些重要人物的经历?
比读几本书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的习惯,这是对自身智慧的考验和磨炼。
不喜欢阅读的人,一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系统化的知识,只愿意听一些简单不用过脑子的新闻和八卦。
当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够拥有全球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轻轻松松就可以迈入上流社会时,也不必过于自卑。
阶级的跨越和财富的积累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
我们只需把自己做到最好,正如《富兰克林自传》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我们也许现在还不够富裕,但仍然可以拥有完整的人格、坚毅的心态、持续学习的能力,并依靠这些特质在生活的磨难与挑战中保持弹性和战斗力。这些,才是教育应该传授给人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