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情绪起伏比较大,早上起床哼唧的情况时有发生,今早的情况出现爆发式。
7点35分才把她叫起来,坐起来以后孩子就开始哼唧,说要妈妈帮她穿袜子。我说可以,你穿衣服我穿袜子,这样可以快一点。
袜子穿到一半,孩子开始哭闹,说不想穿这种袜子,于是我继续说可以,那你自己去找你想穿的。接着我就转身出去做自己的事,过程中孩子哭闹耍赖不断升级。
我跟孩子说了我们出门的时间,期间提醒了两次,还是继续走开做我的事情,我也很担心自己的大脑盖子跟着掀翻。
当八点我最后一次跟孩子确认出门的时间到了,这时她还没有刷牙洗脸,绑头发。我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去到幼儿园做这些事,她不肯,开始着急,一边哭一边冲去厕所刷牙。我开始穿鞋子,孩子继续哭着出来穿鞋子,跟我一路走,一路哭……
直到把孩子送到园长手上,前后40分钟不断升级的哭闹,怎么问孩子都不说原因。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因为孩子大清早无故的哭闹而苦恼。庆幸的是我没有在那个当下冲孩子发火,伤害孩子。和善地允许孩子哭泣,坚定地执行出门的时间。
事后冷静下来,我把事情前前后后梳理了一遍。我仔细寻找自己内心极力保持平和下的感受,更多的是心烦,根据错误目的表,孩子可能还是在寻求关注。
自从有个弟弟,姐姐去哪里都想带着弟弟,我也乐享其中。原来睡前的读绘本时间也因为照顾弟弟睡觉而常常缺席。当看到孩子背后的信念,我的思绪渐渐明朗,孩子终究是孩子,哪个人不希望跟最爱的人拥有一对一的相处时间?孩子的问题终究还是家长的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我决定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先从孩子嘴巴问出不开心的点在哪,看看是否跟我的猜测吻合,或许还有一些其他问题。然后我们再一起重新商定特殊时光的时间和形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