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骨架,就是文章的逻辑框架。一篇文章逻辑框架越清晰,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就越轻松。
相反,如果逻辑不通,读者往往抓不到文章重点,读起来就会很吃力,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无疑,这不是写作者想看到的结果。
因此,写文时树立框架思维,提前搭建好文章骨架,这不仅让写作者写起来不容易跑题,文章内容也会紧凑有条理。
除了文章骨架,开头结尾也是一篇文章重点打磨的地方,开头决定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结尾决定最后转发量。
那么,如何搭建文章骨架呢?首先确定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相当于文章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写起来就知道往哪写,写什么,最后写成什么样。
一篇文章的立意最不能忽视,立意代表作者的价值观和生命层次,这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因此,确定立意,根据文章立意寻找素材搭建骨架,这样写文才会事半功倍。
在搭建文章骨架时,需要进行系统思考,根据文章的核心思想提炼关键词,以及梳理好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灵魂有了,骨架有了,接下来就该给文章填充整体内容了,经过这三步,文章才算完整起来。
关于文章的逻辑框架,最常见的有5种。
1,经典的问题式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一个问题讲清楚,顺应读者的思维习惯,简单的三段式,写起来很轻松。
2,万能的总分总结构
第一个“总”字:总结出一个结论。第二个“分”字:开始论证,摆事实、讲道理。第三个“总”字:回归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主题。
即:给出结论——开始论证——总结升华。
3,并列式结构
分故事并列和主体并列。观点之间的关系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属平行关系。
4,递进式结构。
一般分三种: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和程度上的递进。
时间递进: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递进:乡村、县城、省、全国、世界。
程度上的递进:小我、大我、无我。
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像登高望远,一个层级一个层级上升,直至达到核心观点的最高境界。
5,正反对比结构。
通常分三种对比形式: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观点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对比:优秀与落后的差别。
事物之间的对比:富裕与贫穷的落差。
观点之间的对比:正方和反方的区别。
如何让开头打动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呢?三个小方法不妨试一下。
1,开门见山,明确价值。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亮出文章主题,二是告诉读者这篇文章将收获的价值。
2,设置悬念,激发好奇
利用读者的好奇心,满足读者想了解“为什么”的欲望。
3,讲述故事,带入场景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作为开场白,很容易成为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一篇好文章会有三个特点: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就是像凤凰的头一样秀气、漂亮;猪肚:自然是内容丰富详实。而豹尾,则是如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如何打造文章的“豹尾”,刺激读者转发?也有3个要点,分享一下:
1,总结要点,升华主题
总结、梳理文章关键点,最后升华主题,拔高文章立意,以此带给读者更强的共鸣感。
2,金句结尾,刺激转发
金句结尾,即能打磨自己观点,还能让读者记忆深刻,留给读者更深的印象。
金句可自己总结,也可借名言警句、广告台词等脍炙人口的锦言佳句。
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种结局会给读者一种”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读完回味悠长,不觉拍手称妙。
作为文章骨架部分的小标题,和文章标题一样重要。
大标题可以看出文章整体内容,而小标题则像文章内容的一个个小路标,让读者清晰了解文章的整体骨架。
打磨小标题也有3个小技巧:
1,学会提炼小标题
提炼小标题就看写作者的总结能力了,小标题是对文章某个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2,依次完善小标题
本着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先列出来——再做调整——最后打磨。
3,设置多级小标题
小标题若内容过长,可根据内容再设二级三级小标题即:小标题内再设小标题。
小结
写文章树立框架思维,就像盖房子一样,从设计图纸,准备材料,搭建楼房框架,砌砖,封顶,装修,一步步完成,最后才能入住。有步骤,有方向,这样才是科学高效的行动方案。
树立框架思维,是一个写作者必备的技能,学会搭建文章骨架,打磨文章首尾,写作小白也可以成为写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