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惨痛的事故使家庭的平衡率跌了又跌,幸福指数降了又降,春生父亲头肩头的压力重了又重,脸上的皱纹多了又多,头发白了又白。冲破苦难的重重迷雾,勇挑生活的重担,春生父亲承包了苹果园,干起了果农的营生。
春生的父亲绝顶聪明,聪慧到会自制炸药来看护自己的果园,没想到差点酿成大祸。夏日的午后,艳阳高照,热浪扑人,春生和他的表弟在苹果园里的棚子里鼾声如雷,春生突然没来由的一抖,从睡梦中醒来,冥冥中生出一种力量,连拉带扯把小表弟拽出棚子的一刹那,“轰”的一声响,整个棚子夷为平地,两个人哆哆嗦嗦地蹲在离棚子不远处,吓怕了也吓傻了!春生父亲闻声而来,傻傻地看着乱象丛生的苹果园,而后疯一般地翻砖倒瓦,手上的汗水和着血水肆无忌惮地流淌着,任醒过来的春生在一旁连喊带叫不停拖拽,兀自停不下来。许久,才搂着两个孩子嚎啕大哭起来。事后追因索果,竟是一只老鼠嚼噬放在抽屉里的自制炸药所至,心里暗自庆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
“少年的心事有谁能懂”,参加工作后的我并不适应工作生活,身在学校心在外,眼里望向的是外部的世界,心里在刻画着一次又一次的“逃亡”;春生在学校虽然混得风生水起,在学校的主业学习上却是一塌糊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更希望在外部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价值,“逃亡”之心由然而生。一对师生,两个价值观并不等同的人,思想上在某个阶段实现了异乎寻常的统一,也算是一拍即合吧!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安阳,找的人是舅姥爷家的叔叔;他此行的目的地是鹤壁,找的也是舅姥爷家的叔叔。连找的人关系上都惊人的一致,也算是机缘巧合吧!虽然“逃亡”一事无疾而终,但是不管怎么样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思虑,是对人生的一种抉择,是对命运的一种挑战!
日子就这样在百无聊赖中度过,正如小沈阳而言“一闭一睁,嚎!一天过去了”,我和春生依然是要好的师生,依然是要好的朋友。他依然可以学习上不当心,依然在老师学生们中间面面到、面面光;我依然当我的孩子王,工作已然上心渐入佳境,孜孜以求诲人不倦,静下心来把一腔爱心洒向孩子们。
初二年级的期末考试之后,因为婚事的关系,我要调到姚村去。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相知相守,沉淀下来的是郁郁葱葱的情感,孩子们终究有些不舍,卡片、信件礼物接二连三地送来,真的难解难分。春生每天都是来的最早,走的最迟,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最后离别的情境是:眨巴着狡黠的眼睛,没头没脑地说了句:“也许不久后,我也去姚村的”,竟自跑走了。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心里不免落魄寂寞暗自伤神,是在想念家乡的亲人,是在思念故土的学生,是在思索春生那没有下文的话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天边飘过的云,竟被吹得七零八落、烟消云散了。
一个冬日的早晨,喜鹊在枝头叫着,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金色的光芒令人目眩,令人向往,春生来找我了,还是过去的模样,告诉我一个消息:举家搬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庄,离学校很近很近的 ,站在学校的教学楼上就可以看到的。临别时的话语终于有了下文,谜面终于有了谜底。这结果令人欣喜,欣喜中透着悲伤;这答案令人喜悦,喜悦中带着心酸。因为春生不上学了,就要远离学校,踏进社会大课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