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闺蜜,抛给了我一个问题,她问:你说你没具体指导过儿子,那他行动自律,自主学习意志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细想想还真是,我们作为家长,真是没主动教孩子做过什么。他良好的主动性,思考习惯,完全是他自己形成的。
但有一件事,我是他从小到大一直关注的,就是培养儿子的自我评价系统。我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自他人外在的评价特别是我作为母亲对他的评价决定了儿子成人后的自我评价系统。
是我这个当妈的决定了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是我的评价体系决定了他能否清楚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也就是明白“我是谁”的。
儿子的满足感是来自外界的赞美和肯定呢?还是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呢?
如果是他的自我评价系统是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他就自然会自律,自强,要求上进。自己做的这件事只要自己觉得做的有价值,别人怎么看就无所谓,很容易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内在素质表现在知识水平、应对能力、处世态度上。外在素质表现在长相、表情、衣饰打扮、言谈举止上。而这些的好与坏,高与低都可以遵从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体系,而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前的差异,首先是心理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都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
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者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作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摆的理性中。
内在的评价系统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式。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这是因为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B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一面,否则就会被伤害。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的评价系统。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
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样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物质或精神的奖励。
一般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外在评价系统都是在童年形成的。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所造成的。
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
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的说法,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那么无论我们多赞同这些观念,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
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来做支持,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我自己用了十年学习总结了三点努力帮助自己“成为自己”的方式。
但是,“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是“成为自己”之路一定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会不断的有人拦着你,“都是为你好”。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
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一、远离“模版”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而接受了它们,我们接受了并“成功”了,我们就成了“模版”, 进而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自己成为我们自己本来的模样。
二、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如“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 ,但他们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好样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和关注,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失的。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凭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三、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 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文化制定的。
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人,或者任何被强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人。
我相信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