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校成为地方竞争制度中的重要一部分。企业、房地产、教育主管部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教育中的“市场化”元素,教育原则和价值的追求,被放置一隅——拥有需求的市场与“考试排名表”上处于前列这样的学校,意味着学校周边配套会不断被完善,房地产开发将持续繁荣和发展,因为学校有名次,就会有需求;一旦学位有需求,就会吸引那些“有能力”孩子的父母积极竞争这些学校学额,无论是以学区房的形式,还是以纸笔测试、面试方式等去竞争。
这就是很多学校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本质,显示出一种本应该公开讨论,但大家都秘而不说的“关键性中心”的转移:从学生需要到学生表现的转移,从学校为学生做什么到学生为学校做什么的转移。很显然,这个转移确立了一个新的尺度和一套新的目标,即不断在市场化游戏中取得胜利,结果是绑架学生和家长,一起努力奋斗,一起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一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学校!
也因此,学生的高考、中考分数,以及一所学校的升学率,在教育市场里有了相对价值。一个不断提高自己升学率的学校,才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不断进取的学生,才能得到学校上下的最大关注。那么,我们该质疑的是,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学校,以标准化成绩测试结果来简单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究竟意味着什么?毋庸置疑,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学校校长的角色根本无法得以改变——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维持或提高一所“好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公众形象,而不是花在课程与教学问题上。同时,教师不是自主权和专业地位的提升,而是工作强度的增加。学校个性、特色缺失,更忠诚于标准化考试、统一的课程、讲授式教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本质上是把学校教育当作一种服务,学生和家长被客户化,那么,学校课程是用以支持不同学生和家庭“再生产”、“再创造”的再分配的载体。那么,“人民满意的教育”追求下教育市场的规范是什么呢?教育市场化,是一种什么意义的选择:是效率、速度和成本控制、还是社会和教育公正的实质性关注?此外,学校为了争取稀缺资源而展开激烈竞争时期积累的某些有价值商品的方式,具体有哪些?比如,当前极为吸引眼球的衡水中学——商品是极高的升学率,资源是大量的“有能力”的学生及学生和家长对这所“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高度认同。
起始于2014年的招生制度改革,可能带来一轮学校洗牌。受益最大的群体,是逐渐发展中的中产阶层。那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不足的家庭及孩子,仅仅会是有限的或没有流动,他们可能依然“没有价值”——在市场竞争中。
读完《教育的哲学基础》这本书,唯一能帮助你我思考的,大约是,当下的国家招生制度改革,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之间摇摆。比我们这些教育研究者更强大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其政策制定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估计他们自己也并没有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