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期末考试考完语文就很焦躁,她觉得自己的作文实在是写得太烂了,因为时间紧迫、因为没有思路、因为不知所云,她想办法让自己尽量不去想这件事情,语文是第一门,接下来还有一堆学科要考,但是好像就是不能。
女儿写作文这件事情,无论好坏都跟我有关系,因为我从她一年级就开始教她写作文该怎么思考、该怎么写,可以说女儿的写作风格和思路都有我的影子。为什么她会因为作文没写好而焦虑,其实是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唉!这其实也跟我有关系,不知道自己教得到底对不对。
女儿小学时候的所有作文都是满分,上了初中之后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考,每次语文成绩都是班里最高,每次的作文也都是年级范文,其实这非常不容易,语文跟其他学科相比,主观性更大一些,一直能保持成绩稳定在高位是很难的,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
我曾经跟她讲过,如果作文题目有选择,二选一或者三选一,你第一眼觉得非常好写的题目一定不要选,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会选这个,思路也会大同小异,很难拿到高分。一定要选那个看起来并不好写的,然后把主要精力耗在审题和构思上,思路有了之后下笔就会非常快,因为每天都在简书上日更,表达能力还是可以的。
这次作文题目就是二选一,其中一个是讲一次自己的展示或者表演,另一个题目是“仿”,很明显讲一次展示更好写一些,而仿这个题目就会显得不知所云。选好了题目就是构思,女儿想到了一件事情,但是如何去仿就变得很难,时间紧迫,她开始边写边想,边想边写,最后也没有想出来该怎么仿,于是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她把自己的作文说得一无是处,连及格可能都拿不到。因为我并不知道她写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也不好插嘴,但是心理却一直在自检,是不是我教错了,“会”一定要排在“好”的前面,怎么能为了写的更好而选择不会写的呢?
等到所有考试都结束了,语文老师把女儿和另一个女孩叫到办公室,说她们两个的作文被选为了年级范文,要求她们回家后再认真改一改。女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问老师是不是找错人了,她觉得自己这次作文写得一塌糊涂,老师说所以要回去改呀,不能就这样当作范文,女儿还是不敢相信,就问老师是不是因为自己字写得工整好看,所以才被选上的,其实内容并不行,是不是选错人了,最后老师都被问得不耐烦了,就打断她,说你在质疑全体老师眼光和水准吗?
回家的一路上女儿都在瓜瓜不停地阐述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要我给她改作文,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篇烂文,我也被她说得烦了,想让她闭嘴,所以回家之后我第一时间去看了她的作文。看过之后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非常精彩、瑕不掩瑜。她说真的吗?我说是真的,女儿对我这方面还是非常信服的,她连老师们都会质疑,但是都不会质疑我。
我问她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烂,她提出了三点,第一个是虎头蛇尾,前面的故事着墨太多,而后面仿的内容太少,她觉得应该重点在仿上;第二是她把“仿”写成了“抄”,前面写的烤肠后面还是写烤肠,至少改成烤串也行啊,可是当时就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第三是后面没有议论、升华,应该有个故事寓意的提升,她也没空写了,也想不出来了。
我跟女儿说,总结得不错,基本上这篇作文的问题都理出来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主要的问题并不在故事本身上,而在于作文的构成和细节上,那么你觉得你想到的这个故事本身怎么样?当然还不错,既然这个故事本身是很有借鉴性的,甚至是有意思的,那么老师选中你的作文为范文不是很正常吗?并不是什么因为你的字写得好,也不是其他同学写得不好,更不是老师没有水准,而是你的故事讲得确实很不错,瑕不掩瑜,值得去改。
女儿听后果然释然了,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同学们写作文的过程,她们同学考完试会沟通自己写作文的思路,当然考完试的当天晚上,我也给了女儿我的写作思路,她觉得眼前一亮,因为大家写的都是“仿”的好处,只是关注点在怎么仿上,而我的思路是仿出来的不一定适应自己,所以仿了几次没仿好,最后只有做自己才得到大家的认可。听女儿开始夸夸其谈,我的心里也踏实了很多,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信可以说是比努力更重要的存在,一旦觉得自己不行,行也变得不行了。
女儿说自己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因为她都要自己根据题目重新构思,安排场景,来回的措辞,从来没有写过同一个故事。而她的同学们,有的一个故事反复地写,套用到不同的题目当中,有的同学是把作文书上的内容拿出来直接用,所以他们就不用费那么多脑子也不费劲。这次班级除了她以外的另一篇范文就是同学在作文书上扒下来的,老师还问她是不是真事,同学们也奇怪她是第一次被选为范文。
女儿想听我的意见。我说写作文这件事情殊途同归,只要写出来效果好就没有任何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作文并不讲究真实性,只要能让读的人感觉是真的就行了。能把一件事情套用到无数个不同的作文题目当中去,还不跑题,这是相当有本事的事情,而能在作文书中找到跟考试题目相扣的文章,背后一定是要有大量阅读做支撑的,也非常好,当然你每次的原创,还能在短时间内把故事写好,更是不容易。
既然大家都好,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女儿可以把其他同学的经验总结一下,作文书需要多读,如果真的哪一篇跟考试题目扣上了,即使不照抄照搬,也可以仿写,即使不仿写,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这样也不会在考试的匆忙间抓瞎。
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