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正在家里读刚从当当网上买来的新书,突然接到小茹的电话,她说:“小夏,这么热的天,你是不是又在家里窝着看书?我下个月有个考试,我得努力学习了,要不咱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吧,那里还有空调吹。”我想了想也是,就答应她了。
在她家楼下等了快半个小时,小茹才美如天仙的从楼上缓缓下来。漂亮的细跟高跟鞋、白色的蕾丝露肩连衣裙、妖艳的红嘴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是要去参加晚宴呢。再看看我,运动套装、马尾辫。我都后悔答应跟她一起去图书馆了。我说:“你又不是去相亲,就是去个图书馆,用的着这么隆重吗?”
小茹鄙视的瞥了我一眼那双运动鞋,挽起我的胳膊边走边说:“美女,就要时刻保持精致,万一哪天穿成你这样,素颜下去买酱油恰巧碰到男神呢?”
好吧,我承认像我这样的书虫子对美女的想法完全get不到点。
到了图书馆,我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坐在地上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听见咔咔的照相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小茹在自拍,一会嘟嘟嘴作出亲吻书架的姿势,一会把书抱在怀里,九连拍对她来说真的是小cass。
我过去提醒她,这么安静的环境里,最好是把声音关掉。没想到小茹一把把手机塞给我,她说:“小夏,你来的正好,你帮我拍几张照片。”看到她那张人畜无害的脸,我只能答应。
我帮她拍完了在书架之间漫步的背影照,又拍了她坐在书架旁安静看书的侧脸,还拍了她紧锁眉头翻书的正脸,每一张都拍了至少三遍,每一遍小茹都觉得我没拍好,没有拍出她最好看的样子。
说真的,我有点恼火了,心想:我是来看书的,不是来给你拍照的。但是在我刚想要爆发的时候,小茹甜甜的来了句:“小夏夏你最好了,一会请你吃小龙虾。”好吧,我就是这么无原则的吃货,然后乖乖的回去看书了。
小茹拿了本书坐在我旁边,她并没有翻开书而是打开手机里的美图秀秀开始P图,等我一章都看完了她还在修图,终于在图书馆快要关门的时候,她把编辑了好几次的朋友圈发了出去。然后心满意足的跟我说:“小夏,咱们去吃小龙虾吧。”
走出图书馆,我问她:“你不是说要考试了来图书馆努力学习吗?我看你连书都没翻开。你到底还要不要考试?”
小茹朝我做了个鬼脸说:“我已经在朋友圈里努力了呀,你看我的朋友圈,连我们领导都给我点赞了呢?”
我打开微信朋友圈,第一条就是小茹大发的,照片就是刚才我帮她拍的几张还有几张自拍,配的文字是:即使天再热,也阻挡不了我对知识的热爱,在图书馆呆了一天,终于可以去吃最爱的小龙虾了。下面是几十个点赞,还有一页多的评论。有的夸她都是女神了还这么努力,有的说她真是内外兼修的女孩,有的说以后要像她学习。总之,评论里全都是赞美和钦佩。
原来,小茹所谓的努力,就是在朋友圈里的努力。
跟小茹吃小龙虾的时候,她又花了半小时在拍照。我在想,她那么爱怕,为什么不去当个摄影师。
回家后我打开朋友圈,又看到了小茹的朋友圈,依旧很美,有很多点赞和评论。我翻看了她以前的朋友圈,每天都是自拍,做饭的自拍,跑步的自拍,练瑜伽的自拍,在公司加班时的自拍,总之看了她的朋友圈,就会觉得这哪是朋友圈,明明就是她的一部励志史。
朋友圈里的小茹,简直就是个又漂亮又努力上进的励志美女,如果我跟她不那么熟,我肯定会把她当成我人生的标杆,每天用她来激励自己:人家都那么美了还那么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堕落下去?
可是我知道,她只是在朋友圈里很努力而已。
昨天我的一个学长给我打电话说要请我吃饭,去了我才知道他马上就要去哈佛读研了。我很惊奇的问:“我怎么都不知道你在准备考研,你从来没有在你朋友圈里发过啊。” 他笑了笑说:“复习的这段时间,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发朋友圈啊。”
真正努力的人,大概是没有时间反复修图反复斟酌语言发朋友圈吧。
后来,我把小茹的朋友圈给屏蔽了,因为我不想被这种努力的方式洗脑,我怕看多了会信以为真。
其实像小茹一样努力的人特别多,他们去自习室,健身房,游泳馆,不是去为了学习,运动,游泳,只是为了发个朋友圈,营造一种我很努力的假象,然后看到朋友圈里那么多人点赞,那么多人的夸奖,他们就以为自己真的很努力了。然后心安理得享受追剧,游戏的生活。
我在朋友圈里努力过了啊,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话。
你也是那个朋友圈里被公认为很努力的人吗?如果是,我觉得你有必要关掉朋友圈,真正体验一下努力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了。
它不是取决于点赞的数量和赞美的评论长短,而是你不用看手机,也能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发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真正努力的人,那种丰盈的充实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非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