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育儿冷知识系列又来啦~
在说明这个事情之前,请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哭和笑的时候,呼吸的区别。
一起来做个小试验
来,先大笑一个~
你会发现,我们想大笑的时候,立刻就能笑出来,不需要先深呼吸、然后再大笑。
包括平时我们看相声、喜剧的时候也是,只要笑点一到,笑声紧跟着就从嘴里出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吃东西的时候看喜剧,很容易喷出来 - 因为我们无需任何准备,就可以大笑。
再尝试大哭一下~
试着品一下是个什么步骤。
你会发现,当我们要大哭的时候,一定会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最后才会释放哭声。
在哭之前,我们都有一个停留时间,这个停留就是在给自己的肺部充气。
宝宝出生后要大哭的原因
之前我写的一篇关于《为什么宝宝出生是头先出来》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通过脐静脉获得含有氧气的血液,来满足自身氧气需求的。而这个时候,宝宝的肺部还没有被启动。
而宝宝出生后,就需要通过呼吸和肺部来摄入氧气啦~
这时候,需要将肺里的液体排出,用气体取代,因此需要通过“哭”的刺激,来强制让宝宝进行“吸气”的动作,从而让肺部充满气体。
当然了,其实这时候宝宝的哭并不全是真正的哭泣。
当气体吸进肺部后,肺泡舒展,再呼气把气体排出,这一呼一吸之间产生的压力会让喉咙部位的肌肉发紧收缩,伴随着声带的震动,就发出了类似哭泣的声音。
其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宝宝来到世上的一个宣告。
这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正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第一次正式的交流呀~
我是十工羽
专注分享育儿和成长干货
感谢你的点赞、分享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