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条原文: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便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此便是圣贤大公之心。
管志道,字登之,号东溟,江苏太仓人。王阳明学生耿定向的学生。万历初年,因与首辅张居正政见不合,以老疾辞归。管志道注重践行,提出万物并育,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思想。
《荀子·不苟》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诚,就是真实不伪,就是坚守心之本体。荀子认为,养心就是一个诚字,体现于心则仁,体现于行则义。
程颐说:“孟子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则心自诚;荀子言‘养心莫善于诚’,既诚矣,又何养?此已不识诚,又不知所以养。”意思是说,心既然已经诚了,那还养什么心?可见,荀子既不懂什么是诚,也不懂什么是养,把荀子贬低得很厉害。
照程颐的这种思路,那我们是否也可以问,多少欲算多,多少欲算寡?如果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那孟子不就说了一句废话吗?
唐代韩愈最早提出道统之说,自尧舜禹汤而文武周公,再而孔孟。韩愈虽然力推孟子,说“孟氏,醇乎醇者也”,但也没有一笔抹杀荀子,他说“荀与杨,大醇而小疵”。韩愈还说:“是二儒(孟子和荀子)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但是到了宋代,基本上就是唯孟是尊,弃荀子学说如敝屣,大概到了逢荀必批的境地,所以王阳明在此批评说,正确的治学态度不可因人废言,对其思想吹毛求疵。让先入之见左右了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的话肯定会是过分而不恰当的。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曾直接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并表明这是阳虎的原话,而孔子认为阳虎是乱臣贼子,不屑与其为伍。王阳明说,孟子这种磊落的姿态才是“圣贤大公之心”。王阳明用宋儒都尊奉的孟子来举例,其反击是非常有力量的。
以上程颐批评荀子的言论,其实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在文本上咬文嚼字。荀子是一个注重实践的思想家,主张“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圣王之道,用圣王之道要养心,养心的关键在于诚。在荀子的原文中已明确表明,诚包含心和行两方面的内容。
所以,王阳明对徒孙解释说,诚既是心的本体,诚也是治学的功夫,由人心而复归道心,就是思诚的功夫。这才是对荀子原文的完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