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更好一些,比如工作能力更强,让自身更有竞争力,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自己特别努力,但是收效甚微,那有没有想过,可能是技巧出现了问题。日本有位作家叫做大石哲之,在总结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拜访了一些优秀的前咨询师后,编著了一本书叫《靠谱》,或许这本书会给你一些启迪。
这本书是作者依据自己在进入咨询公司第一年掌握的工作技巧,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在采访了多位优秀的曾在咨询行业工作的前咨询师们以后,总结的15年、甚至20年都仍旧实用的技巧,本书从沟通、思考方式、资料制作、职业化素养这四个方面总结了30个工作技巧,没有细枝末节,只集中在重要问题上。
《靠谱》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一位经营顾问名叫大石哲之,曾经在安盛咨询工作,任职期间,以战略团队顾问身份参与全公司的战略会议、市场调查、营业革新等工作,后来成为自有咨询顾问。目前除了担任咨询顾问、作家外,也经营公司,是大石哲之事务所的负责人、Timberline Partners公司负责人。
一、广泛应用的沟通法则
1、PREP模式
何为PREP?PREP是以下几个字母的首字母的缩写。
POINT =结论
REASON =依据
EXAMPLE =具体事例
POINT =重申结论后结束
PREP模式,即“结论先行”。结论先行,有悖于我们学习中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在学校里尤其是数学课上,我们总是习惯了“因为这样,所以那样”的思维习惯。而在沟通中则不然,你不是在做推论,也不是要讲个故事,你要做的是传达信息,听众听不到重点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躁,而一下子抓住了重点,就可以让人心里踏实,当你在刚开始就传达出了重要的信息的时候,也更能引起大家的专注力。我们来看下下面的两个例子
“小美,你今天出门,帮我带一本笔记本可以吗?从这里坐三站地铁,出地铁站右拐,走200米,右手边,有一家文具店。”
“小美,你今天出门,从这里坐三站地铁,出地铁站右拐,走200米,右手边,有一家文具店,帮我带一本笔记本可以吗?”
如果你是听众,是不是前者更让你目的明确?
2、要让对方听得懂
你可能专业实力很强,但是当你向对方讲解问题时,对方毫无反应,甚至对你的表现的评价是“太糟糕了”,你是不是会深受打击,这时不要怀疑自己的专业实力,也许是沟通技巧出了问题。
几年前,毫无乐理基础的我开始学古琴,开始还算顺利,在进一步的曲目联系中我遇到了一个BUG,有一段怎么弹不好,我的琴课老师也只是告诉我你这一段不对,但是没告诉我哪方面不对,那一段时间,我进入到了一种拒绝上课的状态,因为弄不清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前两天看书,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共鸣,就是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不理解的是什么,只能‘闷不做声’地坐着”。看到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我和我的老师都缺少沟通的技能,如果老师意识到我毫无乐理知识,他可以教我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这样我就可以去提问,是节奏不对还是音准不对或者发力有问题。有时获得好评的重要前提,不只你的专业实力还得有沟通的技巧——要能够让对方听得懂,对方听不懂,你的实力再强,你也无法把你的知识传达给别人。
3、怎样才能让方对方听得懂?
要让对方听得懂的前提是假设对方“毫不知情”,那么在这样的假设下,传达信息的人需要做的是整理好全套的流程,从零开始。不知道如何准备、该准备什么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外行的朋友或者家人来协助自己,当他们在不懂的地方问“为什么这么讲”的时候,就是传达信息的人该做进一步解释的时候。就像我的古琴老师,如果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他知道我完全不懂乐理,那么他就可以建议我去读读基本的乐理,因为对他来说是常识的东西,对我就是知识,欠缺了这一块,就会影响下面的进程。
二、培养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
1、学会思考
“由于脑容量增大,我们的祖先就变得聪明起来,发展出复杂的思考、推理、记忆、和计划能力。但是容量更大的大脑并不能保证人类变得更聪明,重要的是在脑内发育和扩展出什么类型的组织。”——《心理学与生活》
面对一天的工作,你是不是经常不假思索的一头扎进去?你如此努力,效果如何呢?是不是一天都兵荒马乱,收效甚微?日日如此的话,你就要学会思考,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每天进到办公,花两分钟,看看一天的工作任务,了解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一下工作顺序,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一个大致的规划。具体到每件工作时,也是大致先了解一下总体,再看看运用什么方式展开。你是不是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其实不然,行动前先思考一下,就像盖房子前简单得画了一张设计图,看似绕了远路,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天的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并高效地完成。
2、逻辑和数据才是世界通用语
你可能担心自己不善言辞,其实,最有力的说服工具是数据和逻辑。数据和经验、判断能力这些不一样,它在用事实说话,且不可撼动,即便刚入职场,没有资历,但是可以用数据来为自己说话。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文化背景不一样,要沟通,就要了解彼此的文化;来自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人,其价值观也不尽相同。那么有没有有一种通用的沟通语言呢?有,那就是逻辑,当向对方进行沟通时,运用逻辑来和对方沟通,那么彼此都会明白。
不用担心自己不善言辞,不能用情感打动对方,公司越大承担的风险越大,职务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大,这样的公司和领导越讲究逻辑和数据
我们不只要思考,还要通过一些形式,比如运用语言、文字把你的所思,呈现出来给你的同事、上司、客户,那么熟练运用PPT、EXCEL也是职场的你我必备的能力。
三、专业的精神
你的老板请你来是工作的、你的客户请你来是让你帮忙创造价值的,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你的每一分钟都是别人花了钱的,那么在工作的每一分钟里,就都要认认真真,给人一种专业的态度和印象。前阵子去广德楼听相声,最后一对演员结束后返场了,因为欠了两分钟,这让我顿时感慨他们的专业精神,虽然表演形式是嘻打哈笑的,但是在观众和职业的尊重上确实是专业的。
还有,答应别人的工作,你可以按时完成吗?你能高质量的完成吗?这些都在一点一滴中影响着别人对你的专业精神的信赖度,你越来越可信,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反之亦然。
我们总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帝眷顾的那个幸运儿,其实幸运儿背后付出的努力,别人可能并未曾看到。大石哲之在这本《靠谱》中,虽然在讲他在咨询公司掌握的技巧,但是细细品味,很多都是职场必备的技能,且经久耐用,掌握工作的技巧,等于为自己的努力添上了一双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