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观察家庭的眼睛
1、为什么家人让人又爱又恨
家是重要的,可是我们对家人的感情,却并不总是温暖的。很多时候,它是又爱又怨的。
家庭中隐藏了一对人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归属和自主的矛盾。归属和自主之间的矛盾,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情感混淆: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情感混淆。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什么是家人的情感。
矛盾的第二种表现形式:角色混淆,就是你在家中承担了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第三种表现形式,是需要的混淆。也就是你不明白一件事到底是家人的期望,还是自己的愿望。
2、系统视角
所谓系统性思维,就是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去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系统深层的运作规律。
3、关系视角
所谓“关系的视角”,就是要看到事实事件背后,人们如何接收和传递语言和行动中的关系信息。
4、结构视角
和公司一样,家庭其实也是一个组织。它也有它的愿景。家庭的愿景就是家庭的繁荣和实现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家庭也要有好的组织结构。
所谓家庭的结构,就是看家庭成员之间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起来,来实现家庭所需要的功能。
当一个家庭的结构出了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站错了位置的家庭成员,回到自己该在的位置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5、发展视角
发展的视角来看,就像人要经历幼年、童年、青少年、中年到老年一样,家庭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家庭成员在心理上做出调整和改变。
当用发展的视角看家庭时,你会发现,家庭的发展有一个特别的情感线索,就是忠诚的转移。
第二部分、家庭的发展和延续
6、结合:建立新家庭的困难在哪里
家庭,本质上是一种以依恋关系为核心所形成的特殊团体。
除了领证、婚礼这些表面的东西,成立一个真正家庭的首要任务,就是两个人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共同体感觉。
7、|外交:如何处理与伴侣原生家庭的关系?
合理的结构,应该是夫妻站在一起,而各自的原生家庭和这对夫妻有一个边界。
从感情上来说,你对伴侣的感情,应当比对原生家庭更为亲密。
所有伴侣和对方原生家庭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伴侣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对我好,我愿意去体谅你的难处,包括你面对原生家庭的难;如果你没有维护我,那我就会通过跟你的原生家庭战斗,来对你提出抗议。这是新婚夫妻面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基本逻辑。
8、原生家庭:如何理解“过成了父母的样子”?
我们在原生家庭继承了很多心理的痕迹,而这些心理痕迹会深深的影响夫妻之间的关系。
首先,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让我们拥有了习惯的角色和位置。其次,我们继承了父母看待伴侣的偏见,并把它变成了我们的偏见;同时,它也塑造了我们对伴侣的信心和态度。
9、|改变: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
改变的本质,就是制造新经验,用新的经验去替代旧的经验。
超越原生家庭的三个途径:改变和父母的关系,意识到父母和伴侣的不同、接受伴侣和自己的不同。
10|治理:如何建立家庭规则?
如果说外交最大的问题,是培养夫妻的共同体感觉,分清楚“我们”和“他们”的边界;那内政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个人和家庭、“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种是利益分配,也就是钱。谁挣钱,谁管钱,怎么花钱等等。财政问题,最容易激起夫妻对于钱和利益的敏感。
另一种常常引起彼此计较的,是权力分配,也就是该谁做主。类似谁洗衣服谁洗碗,晚上该几点睡觉,在一起的时候是允许抱着手机各玩各的,还是要共同找一些事做。
和房间这样现实的空间类似,关系里也有空间。所谓关系的空间就是,在一个空间里,你有多大的自由可以自己做主。
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做主不是什么问题;两个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的问题。这种束缚的根源,在于夫妻仍然太强调我,而没有培养"我们"。
建立家庭规则的三个建议:做好改变的准备、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欣赏和感激对方做出的改变。
第三部分、家庭的发展和延续
12|父母的诞生:如何应对新生命的加入?
真正的问题在于,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家庭结构的重组,冲击了夫妻二人的共同体。
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冲击:首先,要能够理解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变。第二,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划定好彼此负责的边界,约定好不插手对方负责的领域。第三,我们要用心地保护好夫妻的共同体。
13|纠缠1:父母和孩子成了“冤家”怎么办?
跟夫妻之间一样,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有合适的边界。所谓合适的边界,就是父母和孩子能够看见彼此的情感,但又不过分敏感;能够共享生活,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对孩子有规矩和教养,又有包容和爱。并且,随着孩子的长大,各自独立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共享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14|纠缠2:如何挣脱过度的忠诚?
所有的情感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这种回报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情感上的对等。
纠缠中的利用与背叛:觉得自己被利用和背叛,是过度忠诚所导致的关系纠缠最典型的特征。更为复杂的是,过度忠诚结成的亲子结盟里,往往不只有纯粹的感情,有时候还真的会有利用的因素。
如何挣脱过度忠诚?第一个建议,是说需要不断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父母的事。第二个建议,就是探讨原谅的可能性。“原谅”的英文叫forgive,我曾听一个教授说,其中的give不是给对方的,而是给我们自己的。也就是说,原谅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我们自己空间。让我们能够从纠缠的关系中摆脱出来,发展我们自己。
15|疏离:父母和孩子成了“陌生人”怎么办?
如果是来自疏离型家庭的孩子,脱离这种困扰的关键是要学习跟别人分享情感。既要提自己的需要、讲自己的感受,也要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如果不理解,就直接问对方。这种分享最开始会给你带来很多的焦虑,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与他人分享和联结的乐趣。
在关系当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谁意识到了问题、想要改变,谁就要跨出第一步。
16|错位:孩子“早当家”一定是好事吗?
父母化的孩子:什么是父母化的孩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承担了太多父母的责任,甚至代替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
父母话孩子的特征:
首先,他们从小被一种匮乏的感觉笼罩,而家里没有办法去解决这种匮乏。这种匮乏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被父母渲染出来的。
父母化孩子的第二个特征,他们会发展出一种特别的照顾父母的倾向。他们压抑了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而总是把父母的需要和愿望放到前面。
这造成了父母化孩子的第三个特征:他们习惯照顾别人,而不习惯让别人照顾自己。这样,他们就很难和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如何避免孩子父母话: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让父母是父母,让孩子是孩子。
假如你曾经是那个父母化的孩子,现在已经成年了,我想说:你需要学习的,不是怎么去更好地照顾别人,而是学习求助,学习依赖他人,学习接受别人的照顾。
17|独立:孩子“长不大”怎么办?
但是如果从系统的角度看,你会发现,一个成人变得孩子化,通常是因为,这个家里需要一个幼年的孩子。如何避免孩子化的成人:首先,减弱或消除把成人孩子化的家庭动力。其次,像成人一样对待他们。第三点:通过谈判,让孩子离家。
18|青春期:如何与“叛逆”的孩子对话?
青春期的叛逆,经常出现在那些跟父母关系更紧密的纠缠型的关系中。
与青春期孩子对话的三个重点:
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第二个建议是,重新划定和孩子的边界。最后一个建议是,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19|离婚:分开了,如何不伤着孩子?
离婚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因为婚姻中出现了无法解决的持续的伤害,人们才选择了离婚的。
离婚伤害的来源:01是孩子必须在分开的父母之间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不只是现实的抚养权的选择,而是情感上依赖谁的选择。02伤害的来源之二,是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伤害波及到了孩子身上。03父母关系的纠缠,当孩子被迫在矛盾的父母之间做出艰难的情感选择,他们就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关系的纠缠。
如何减少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首先,想要不伤着孩子,要避免父母之间的矛盾延伸到孩子身上。
其次,要处理好孩子养育上的矛盾。第三,分开以后,父母也要有孩子以外的生活空间。
第四部分、结束语
20|疗愈: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好家庭?
米纽庆回答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善于解决问题的家庭的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能够正视问题。
特征二:良性的互动模式好家庭的第二个特征,是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良性的互动模式。
特征三:良好的家庭结构。好家庭的第三个特征,是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结构。
21|自我发展与家庭发展:一部生命史
个人发展和家庭发展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彰显自我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太讲家族使命,讲的是个人奋斗和自我发展。这是一个进步。
但如果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个进步,也可以算作家族发展的进步:你实现了家族和前辈一直都没有的那种自由。
当你从家族发展的历史来看,会发现自我的发展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是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的一部分。它不是一场个人赛,而是一场接力赛。
这场接力赛背后,是整个生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这场漫长的比赛从你出生之前已经开始,在死去之后还会继续存在。
而如今,接力棒交到了你的手里。你从父母和先人那边继承了他们的痛苦和挣扎,也继承了他们的力量和资源。
也许跑着跑着,你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有了不一样的眼光和成就,也许跑着跑着,你遇到了前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你痛苦彷徨,不知道路在何方。
可是无论如何,你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背后,是那些看不见的,来自现实的父母,和遥远历史先人的,热切的眼光。
为什么要发展自己?为什么要经营好一个家庭?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家庭背后细微的爱恨情仇?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就是为了治愈那些遥远的伤害,通过发展我们自己。
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通过发展我们自己。
这样,当我们有一天把这根交接棒交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可以说:“我知道怎么爱人,因为我也被我的父母好好爱过。”
而爱,正是这场接力赛真正传递的东西。它能化解伤害,治愈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