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May
翻了一下这个月写的碎碎念,修改了些内容,说明自己码字方面又有了点进步。我喜欢进步的感觉,能有进步,说明人生在某些维度上是有方向的。人生就像一场长途旅行,很多时间,我们需要独自上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寻找生活的意义,如果失去方向,就难免会陷入纠结和彷徨。
五月份虽然过得依旧比较平淡,但却挺完美。
这个月看书少些,纸质的看了本《物联网》,没收获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所以不推荐,《聪明的投资者》读了三分之一。
写了6篇文章,4篇与投资有关,2篇上了雪球头条,被朋友开玩笑说雪球文章质量严重下降;日记也还每天都写,也坚持每天死磕几分钟写写碎碎念。坚持写东西这点,我给自己点个赞。
27天6点起床,28天每天4公里跑步,还是112公里,和上月一样。
目前这种感觉挺好,虽然不知道生活会安排什么样的剧情,但即便独自行走,也可以像阿甘那样找到脚踏实地的力量,行者无疆。
30/May
最近经常有机会和同学好友一起追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聊起当年做过的那些很二的事,虽然天真幼稚,但并不妨碍它们的美好。
即使现在,我们仍然可能会做很多多年后看起来很二的事,但却少了些当年年少不羁的勇气,害怕尴尬,担心被别人笑,其实有点多余, 因为,多年后,如今种种大概也会被我们付笑谈中。
29/May
在烟台和久未碰面的一帮老友聚聚会,打打牌。毕业多年,如今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和牵绊,能聚齐的机会不多,但凑在一起,依旧是熟悉的感觉。
大家在自己的城市各自努力,偶尔相聚,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成功与失意,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处驿站,无法长驻,但依然带来美好。
28/May
早上因为要去赶高铁,5:30就起床去健身房跑步,本以为已经很早,不曾想有几个人已经在热火朝天地锻炼了。应了那句,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
27/May
阻碍我们每个人向上跃升社会阶层的是一种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通常是我们的认知模式造成的,通俗点说就是见识、眼界。
一些初级玩家怎么也突破不了的大BOSS,对于见识过更复杂局面的资深玩家来说,可能不过如此。有些人抱怨挣钱难,很多富人却觉得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呢?假如你一直停留在目前的认知水平兜圈,挣钱当然难了。
26/May
时间久了,我们慢慢的,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开始习以为常。当有局外人提出质疑,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客观去看待、改进,而是怎样去反驳。当年意气风发的Anything but ordinary慢慢变成了Anything but routine......
25/May
或阴或晴,人生总有很多路要一个人走。
24/May
很多人质疑王石,拿着万科那么高的薪酬,却整天游山玩水,留学泡妞,不务正业。王石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我经常去游山玩水,万科却能保持靓丽的业绩,这是本事啊。
我觉得这个回答挺拽,但挺好。反观很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却把公司搞得一塌糊涂,孰对孰错?
23/May
把人生看得太透,可能会觉得无趣,甚至有的时候会很消沉的看待生活。之前有朋友问,说看破了怎么办?我开玩笑说,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句话鲁迅真的说过。认真想想,也只能这样。
22/May
了解自己很重要,了解自己才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比起定下先赚他1个亿的小目标,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先赚他1个亿,没搞明白这个,就容易被欲望吞噬。
21/May
雨后散步,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慵懒地走着,目光零星投向一个个路过的人:他快步走过,会不会在想要怎样多赚点钱?他话说得神采飞扬,是不是在惦记着怎样才能泡上对面坐着的那个女孩儿?她拖着疲惫的身躯,会不会在抱怨周末还要上班?
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盘算着自己的生活,鲜有人会关注路人,颇有点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在意路人的眼光,如此,甚好。
20/May
有条件的话,还是不要总沉迷于自己现实世界里那点蝇营狗苟的事,整天想着工作赚钱,总是物质地活着,确实挺无趣。世界那么大,多去些有意思的地方走走看看;读本人物传记,体验另外一种人生;读本历史书,看看什么叫沧海桑田;读本哲学书,窥探一下人类顶尖的这些大脑都在琢磨什么事情。如此,生活平添几分乐趣,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19/May
能从容不迫自然好,可有时略微紧迫的环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潜能,比如学习、工作任务不到最后一刻,总是在找理由拖着,却在最后关头匆匆完成,火急火燎中偶尔竟然还能有些神来之笔。
在最近愈发严重的强迫症下,没让早上7点30要出门赶火车成为不晨运的借口,愣是在一个半小时内结束4公里跑,还顺便吃了早餐,生硬比平时省出30多分钟。
逼一逼自己这种事偶尔干一下挺奏效,但还是不要成为常态,毕竟生活不是打仗。
18/May
和多年未见的发小联系,恍如隔世。人生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有缘与同行人相伴一段,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有说有笑,有哭有泪,留点回忆,已是难得。同行多远,又何必强求。
此行,感谢有你……
17/May
写的文章又被推上雪球头条,一上头条必遇喷子几乎成了惯例,毫不留情地回击,然后拉黑。
无论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努力隔离、远离垃圾人,眼不见为净;而对主动找上门的,一定要毫不客气地怼死,以免对方更来劲。
16/May
对待工作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节奏,没有主见盲目执行,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乱了节奏没了头绪,便丢掉了自己的方寸。
15/May
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最近因为工作忙,出差多,休息日除了忙新房装修还要带娃,所以没怎么写文章,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主要还是觉得没什么题材好写,其他借口也就接踵而至了。
关于写作,我一直觉得应该选定一两个方向写,比如财经、历史、职场或者熬鸡汤等等,今天突然醍醐灌顶:人生都可以跨界,写作何须给自己设限,兴之所至皆可以写。
14/May
今天母亲节,中午吃饭却跟母亲发生了些口角,事后想想也觉得自己有点发烂杂,但母亲并未与我计较,下午一觉醒来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无论我们多大年龄,都还能像小孩一样放肆地发发脾气。
祝天下母亲安康。
13/May
有个前HR部门的同事,工作原因常会找他帮忙搜集资料,他沉默寡言,不太起眼,所以我们也没过多的交流。最近一年没他消息,今天朋友圈却炸开了锅,很多同事转关于他首部电影放映的帖子,才知道他又是写书,又是编导话剧,现在还拍电影,多才多艺,跟印象里那个安静的办公室职员反差强烈。
梦想还是要有的,但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梦想所付出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
12/May
最近在大盘羸弱的情况下,招商银行的股价非常坚挺,走势特立独行,引来了一片赞扬的声音,大家从营收、利润、不良率、息差、资本充足率等各个方面把招行夸成了花。
这情形跟现实社会如出一辙,你成功了,便会有一众人来帮你总结成功的原因。说来说去,大家看重的依然是结果。
11/May
听人聊起他姐姐妹妹两人这十几年的不同境遇,姐妹俩都开药店营生,生意都还算过得去,姐姐木讷,不太灵光,经营略差,但有了利润就积攒下来买房;妹妹聪敏,经营得好一些,但赚了钱就买东买西,有点结余也只是存个定期。十几年过去,姐姐的房租收益几乎已经追上药店每年的利润;而妹妹的境遇就有些尴尬,生意上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家人都觉得姐姐傻人有傻福,的确,姐姐可能有运气成分,但我觉得这也算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写照。很多精明人都能把眼前的利益算得门清,但如果没有对未来的长远打算,永远都只会疲于应付眼前的种种破事。
10/May
永远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认同、理解你,包括周边最亲密的人,所以,最好尽快放弃讨好所有人的想法,这只会成为自己的负累。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活成自己,别人是否理解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09/May
昨天和朋友聊天,谈起单身和婚姻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朋友至今单着,说很向往我目前这种择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的生活。
虽然我运气不错,迄今家庭生活还算和睦,但仍觉得单身有单身的好,比如有大把的时间阅读、看电影;随时可以开始一段想走就走的旅行,而不用顾虑老婆孩子;定期游学给自己充充电……
没有哪种人生是完美的,珍惜当下的生活,在这种不完美中追寻完美。
08/May
人生小成易,大成难。有些事坚持三五个月或者是两三年就会有些小的成就,不少人都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而大成者就凤毛麟角了,大部分领域的集大成者都要倾注一生心血,终身学习,不断精进,还要有点天赋、运气才能成事,真心不容易。
07/May
不要让沉没成本影响了自己的选择。一本不好看的书,一场无聊的电影,一支被套牢的股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而不是让自己越陷越深。
不要太在意已经付出了多少,真正想要什么、想到哪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06/May
人生得意之处难免会自我膨胀,太过得意忘形,很容易就此止步不前。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继续谦虚谨慎,夕惕若厉,人生便有机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易经六十四卦,唯谦卦无咎,因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迸发出绵绵不绝的力量。
05/May
国产大飞机C919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刚面世就备受调侃,很多网友质疑说除了壳子,其他都是进口零部件组装的。事非经过不知难,键盘侠容易当,事不容易做,即使零部件的集成工作也没想的那么简单。
人还是要到事上磨练,你觉得自己平时情商挺高,但遇到事还是一团乱麻,就说明还是高估了自己。
04/May
在茶餐厅吃饭,隔壁桌三个大龄女青年用书面语畅谈人生,时不时假装十几岁花季少女傻白甜地放肆大笑,各种“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即使作为一还算富有正能量
的上进青年,我还是觉得有点作了。记起曾经一同事说的话,20多岁的女销售还能靠撒撒娇跟客户打打马虎眼,但过了30多岁还来这套,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03/May
有时累到实在撑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适当休息一下,然后再咬咬牙继续坚持,可能就会有所突破,柳暗花明,真正上一个层次。
02/May
华灯初上,夜未央。
歌舞笙箫,古道旁。
纸醉金迷,秦淮殇。
墨色生香,皆虚妄。
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人难免陷入空前的寂寥惆怅,所以充盈自己的心灵是一生的功课,而我们的一生其实也都是和自己的对话。
01/May
中国人向来偏重文教,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通常会把“四肢发达”和“头脑简单”联系在一起,对体育的不重视是不争的事实;西方文明则倡导身体和灵魂的协同发展,不少政商精英都是专业运动员出身。一个人不重视体育,不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