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篇读后感,摘录了《时间看得见》里面我觉得很有感触的几段话。
你要认识到人与人的格局和眼界由于各自局限无法连接,共处不必非要达成共识。大家各有各的时间表,在你的表上多做拓宽自己的事,同时少为他人的局限浪费时间。
想想自己有时候总是和家人或朋友为一件事情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事后发现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的人追求的事物不同,每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也不一样。现在想想之前那些口头之争显得毫无意义,不要把精力放在跟所有人达成共识或者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上面。
我们的人生应该是安静下来,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你渴望的事情。不必等到明天,不必等到下一刻。如果你想要日常的快乐,快乐就在那些当下细微行动的每个达成里。
每次减肥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今天再吃最后一顿,明天再开始。但往往最后开始时间每次都会往后拖,直到忘记一开始的决心。等再次想起来,又是懊恼又是纠结,再次恶性循环。倒是最近开始坚持减肥餐和锻炼,坚持每日时间轴记录和复盘,能够清晰的感知每一天我是如何渡过,我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哪里,我能深刻的感觉生活的节奏我能把控了,就算有意外和突发事件我也依然有planB能够轻松应对。
满足于现在,不满足于未来。
从小到大经常挂在嘴边的人生格言一直都是:知足者常乐。直到30岁这一年我才发现,越长大越难洒脱,人还是有欲望的。我想成为理想中我的样子,睿智自信有深度能思考,变成有趣的灵魂。或许“满足于现在”指的是物欲,而“不满足于未来”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把。
上身法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那个在你内心阻挠你的人,让你去偷懒、去贪吃的人,是本我,代表了我们的天性,它持续存在;后面“上身”的我,它代表理想中的我,是超我。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本我和超我角力的过程,是懒惰的我、平凡的我和理想中的我角力的过程。赢得越多,赢面就越大。当超我战胜本我,你慢慢就会被换血成为那个人,形成你理想中的人格。
这就是脑中的两个小人,每天这俩人都我都会因为“减肥中吃不吃垃圾”事情这件事天天掐架,我想是我一直在放纵我的本我,我应该提高超我的能量,让它更上一个层次去看待事情。之前读过《自控力》这本书,大脑冒出来那些想偷懒去偷吃的信号,超我应该可以清晰的跳脱出来很理性的看待这个信号,并控制自己的思想。
有写作习惯的人都会知道,写作是一个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思考才是写作,写只是记录的过程。我们所讲述的庞杂的思想长河,写下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自从上次写年复盘被评语没有逻辑以后,一直都不太敢再次写什么了,但是想想凡事都是要不断练习才能提高的,逻辑写作也是19年我的书单上很重要的一块儿。
目标必须量化,只有量化后才能切分。家庭、事业、外貌、教育、收入,都是可以量化的。无论你向往什么,一定要写下来。想象力要大胆,把想象力之上的那个场景写下来。只有写下来,才有可能再向下切分到每个月,才能到每一周,才能到每一天。量化是一种手段。
时间管理其实是精力管理、自我管理、目标管理杂糅在一起的能效管理。所有管理的前提,是清楚地认识自己、世界,设定目标,坚持执行,在当中发现巨大的乐趣。
深有感触,翻看18年年初的计划,所有目标都太宽泛,最后到了年末也无法真的说我完成这个目标了,那这个目标就等于0。
这是今年健身计划,能够量化并落实到每一天,有奖惩机制。
复盘是矫正行动和计划之间的关系,是行动后的深刻反思。它的逻辑应该是:计划—行动—复盘,再计划—再行动—再复盘。” 复盘的核心功能是为自己建立一个系统。让自己做事依靠系统,而不是单纯依靠感觉。系统能帮助你分散精力和关注点,能区别现象和本质。
过去的一年半,我都有在印象笔记里做所谓的“月复盘”。但年末了回头看看这些记录,更多应该称之为日记比较合适。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的计划和复盘,但是缺少的就是后面再计划-再行动-再复盘...,所以遇见问题也意识到了问题,但是没有更正计划也没有再复盘了,所以很多事情都不了了之没了后话。
总结一下成功人士的特质:第一,他们精力过人,天生睡得少;第二,在重大时刻来临的时候,他们能够迅速辨认并且全身心投入;第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马上透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这是我对成功人士的一些观察。
我想我心中成功人士都是极度自律,对金钱、时间极度敏感,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的这样的人。在我看来是否成功不是跟别人比较的,而是跟自己,等我老了的时候可以看着这些年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