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更新数字系列的第二个系列:元宇宙之数字文明。关于数字系列之中,含括如下几个部分:
——复刻人类社会:聚焦超级个体现象及数字工具的应用
——数字文明:聚焦数字经济系列及数字化转型、虚拟人,目前已经完成图书出版:《元宇宙大时代》
——数字个体:聚焦元宇宙元年开始,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成长趋势与虚拟人
——数字运营:聚焦数字工具及数字运营体系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今天开始更新的是数字文明系列。
数字及数字经济,数字化模式等等一系列关于数字及关联词语正在成为我们的日常。无论是网红经济还是自媒体,短视频,企业在线化等等这些场景,大家已经习惯用数字化来概括,这种言行转变的背后,事实上也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现实:随着构建一张网的技术要素已经具备,复杂的在线经济模式与形式已经难以让我们用一个技术词语来去概括,甚至介绍他,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名词,甚至一个场景来汇总我们当下正在遭遇的数字化场景。
模式从唯一性成为普遍性,典型的是apple所创造的app分发模式,云计算的协同模式,软件应用的跨端口模式,企业在线运营的模式,商品的在线营销模式等等这些,已经从某一公司独创逐步成为行业的标配,这种在模式上,技术落地场景上的标准化,也预示着大融合的时代来临,也意味着一张网到了接龙的时刻,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新的成分与形式
1、云计算的普及:
一切在云端,是结一张网的重要基础,数据在云端,工作在云端,协同在云端等等,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无法离开云端。我们使用的软件从完全购买到月度收费,季度收费,年收费,背后都是基于云计算技术。
强大如微软,其核心产品线Office过去两年遭遇最大挑战就是在线协作软件的出现,例如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这些与工作平台深度融合的软件应用已经逐步蚕食它们曾经的用户群体。Adobe为代表创作工具品牌商,通过云端续费,锁定权益等方式来构建其数字化平台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基于传统PC平台的软件应用,还是基于移动平台的新版本应用,例如iOS,安卓,都无一例外的实现了数据的同步与统一。
Onedrive可能是微软消费级产品增长最快的产品,这就是用户群体对云的需求,正如苹果用户对iCloud的依赖也是前所未有的。华为创造的多屏协同功能,迎合了移动时代的需求,让用户一旦习惯华为的生态,就很难再去选择其他平台。
今天用户对品牌的依赖,除了产品本身,可能还有其云服务。你如果一直是苹果的用户,如果转向其他品牌,最大的障碍不是费用,可能是数据,逐年累积的数据量已经让用户无法通过一件硬件存储设备完成转移或者迁移。
这就是过去几年中,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影响深远的事情。
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2、工具的数字化进程:
没有人还能清晰地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难以摆脱工作的束缚。过去三年最大的争议就是任何个体已经无法实现过去中严格讲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的目标。当今职场中的人面临的工作压力不仅仅是时长的问题,而是随着工作移动化,工作与生活难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完成区分。
这个一方面是社交软件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工具的数字化时代到来。数字化工具与传统工具最大的区别在于:跨端口使用,数据同步,多人协作,跨平台,交互性更强等特点。
当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你无法离开智能手机而生活时,那么就意味着任何工作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软件工具快速邀请你进入创作的过程之中,而你无法决绝,甚至无法逃避。这就是当下最大的现实。
企业端,随着企业微信、钉钉、飞书这样的传统OA工具转变成企业数字运营平台,基于这样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工作分发,绩效考核,结算管理,客户沟通,客户服务,营销活动等一切企业业务所需要的运营活动都实现了某种集成,而以这些数字化平台,再整合企业运营所需要的硬件,构建了属于企业自身的网络体系,企业端的小网络又通过数字化工具对外实现融合与连接,逐步深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并在逐步实现的产业数字化场景。
产业数字化与消费级互联网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消费互联网阶段,人联网的过程是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处理并非是高效率的。产业数字化不同,它事实上是实现了更效率的数据处理,数据成为重要资源,堪比电力资源。
数字系统
3、区块链:
我们低估了区块链技术在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中的价值与地位,无论是人联网阶段还是物联网,甚至目前我们谈论的元宇宙,如果其想要构建更为成熟的生态链,区块链技术是其重要的一环。从货币发行的角度看,在线支付与移动支付只是完成资金在线化,推动了去现金化,而货币数字化是实现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一环,这个区块链技术是当下最安全,最优的选择,这是其一。
其二,数字经济的构成中,资产数字化是重要的趋势,而在更大的场景之中,数字资产的形式与内容也必然获得更大的拓展,例如数字通证经济,数字资产交易与评估体系,数字版权等等。
区块链技术让以上内容得以成为现实,并与其他网络一起逐步发生融合,直到融合到一张网之中。
4、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的兴起,得益于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崛起与高效率网络的普及,尤其是高效率网络的普及,让随时随地连接成为现实:一是成本已经让普通人可以接受,另一方面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已经满足大型软件的使用,移动计算被认为对未来影响深远的技术之一。
移动计算的出现,释放了个体创作能力的最大潜力,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大爆发式的内容增长背后就是移动计算的贡献。
当然在面对笔记本电脑在复杂办公,操作性等方面,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新兴智能终端设备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体现在底层系统交互上,问题在于当市场需求足够大,用户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为此付费时,制约移动计算的瓶颈也正在被逐一解决,最早促进端口统一的是苹果公司,无论是自研芯片还是自研系统,苹果目前是业内唯一的一家具备完成端口统一的科技公司。国内的华为,也仅仅差临门一脚,以这个为背景,鸿蒙系统的价值也被远远低估了。
数字货币
5、全媒体时代:
自媒体过去中被定义为个体进行内容输出的形式,随着规模的提升,最终衍生出特定的人群所从事的职业。自由化,独立创作,移动化,这些从自媒体从业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特征,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产业端。
疫情,人力成本,固定办公成本等等因素,自媒体运营从个体传导产业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直播几乎所处不在,个体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已经慢慢等同于过去一家企业所能产生的商业价值,所以产业端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到自媒体带来的对企业品牌形象展示,产品分销,商业利益获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短视频,图文等等形式,第一发布渠道都是基于个人或者企业所有的自媒体平台上,而将所有自媒体平台上的运营形式及变现流程,我们统一概括为全媒体运营。
全媒体时代里,诞生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人品牌,他们与他们的粉丝构建成一个个圈层,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圈层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网络生态,在推进整个社会数字化的过程中,这些自媒体从业者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而这个作用在未来的数字时代必将被重估。
全媒体运营的效果及效应,对企业端的影响是让企业不得不认真面对,尤其是影响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IP个体在网络中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一座座桥梁,彼此构建了人联网时代里的网络生态。
6、重构:
重构,是个体面对自我的竞争力时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面对新环境的必然选择。
当个体所创造出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超越企业组织时,那么企业组织必然需要思考自我的组织形式是否还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创造力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时,企业必然需要思考自己的研发投入占比。
当企业组织中的任何岗位都可以基于一个平台,自动使用各自对应的数字工具时,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必然促使企业构建更具效率的团队结构。
从专一到综合,数字化工具的出现,让个体具备了一人可以饰演多角色,那么对应的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的人与无法适应数字化工具的人之间的竞争力将无法相提并论,而这种差距将越来越明显,个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能力某种程度就是适应能力。
我们无意间已经站在一切正在被重构的十字路口,当下传统企业所面临的转型之难,难在如何适应数字化浪潮下的冲击。
新,将是商业生态中最具竞争力的力量;旧,可能会被淘汰。
7、我们的文化与精神:
移动时代里,随着在线化进程的深入,我们的生活已经呈现出网络化,虚拟化,一方面我们依赖网络而生活,工作,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特征而引发的安全,超支消费,自由注意泛滥等问题也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社会与个体本身。
大数据技术,尤其算法技术,触发人类对技术本身的恐惧与不安,尤其是算法技术被应用到绩效考核,喜好推荐,商品推荐,更增加了人们对科技的不信任感与焦虑感。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此而来的则会投射到人们的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数字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思考方式都在面临着调整,传统文化领域正面临着被侵占,甚至消失的局面。快餐式,迎合网络时代的一切生活方式正在被普及,提倡,每一位个体都在奔波忙碌中,却越来越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蔓延着功利性的追求,金钱与财富成为网络中最刺激人们眼球的字眼。
快时代之下,个体的孤独感没有消失,在增加。人们看似生活丰富,却没有真正在为意义生活,在价值而生存,这个可能就是网络时代下的群体特征。
数字化时代下,是否会加剧一些情绪化的表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还没有做好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一个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一套适配的文化环境,精神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充满诱惑的虚拟空间,人本身还需要思考关于我们自身的现实意义。
一切数字化
8、从多种网络到一张网:
5G的商用,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式步入高效率网络之中,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意味着数据处理步入高效率阶段,超移动计算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个体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等等,而以上所描述的所有网络场景正在通过连接,融合在一张网之中。
未来的个体与企业(中小微企业)都将依托这张网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和收益,成为整个数字网络中的节点与支点,这可能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分工形式。
9、元宇宙:
元宇宙不是没有根据的造词行为,而是基于多种技术场景逐步成熟之后,人类社会对下一阶段发展阶段的预判。
当你看完上面的内容,那么如何对一个集成了多种技术的网络给予一个统一的定义?移动时代还是数字时代?显然这些都不足以概括这个巨大的场景。
当人类本身在虚拟空间里的时间大于现实间长时,意味着虚拟空间对于我们而言不再是独立的想象或者漠不相关的事情,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整个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个体与组织的创造力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具体成果,那么这个虚拟空间也具备了现实意义,我们在其中的创作结果会转化具体的利益,这个虚拟与现实之间就变成了协同一体的关系,只不过随着时代推移,虚拟将比现实更具备效率,也更加智能,最终实现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场景。
那么,这样的场景,唯有更高阶的文明能概括我们即将步入的时代。元宇宙,本质是我们对即将而来的一张网所呈现出来的场景的一种概括,当然元宇宙事实上也代表着人类步入更高的文明阶段,我们称之为:数字文明,一切都将数字化。
Roblox关于元宇宙特征的八个要素中,最后就是文明,人类社会已经很久没有谈及新兴的文明,之前最多在科幻电影中展示了这种阶段的想象,问题在于一切数字化之后,我们的社会本身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的文明形态已经难以表述数字化后的时代。
新代表着希望,当然也代表着机会。蛮荒的时代里,危险与机遇并存,所以非常希望所有对科技发展关注的朋友们,不要将区块链与元宇宙等同于虚拟币,而是需要以更大视野去体验,感受,思考数字文明时代里的大场景,适应它,参与它,成为创造者,而非投机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不是成为被淘汰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