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体会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课文中心意思的。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2、3、4自然段,体会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课文中心意思的。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过渡:这节课我们深入探讨课文的2、3、4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活动一:研读课文 揣摩方法
任务一:
1、默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
2、作者怎么写这些动植物的生长?(抓关键词句)
出示“学习单”
生物 时间 怎样长
1、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
2、同桌互相交流。
3、指名交流。
4、交流赏析:
①这些生物的选取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菜、植物、花、动物都是日常最常见的,最能体现生物飞快生长特点的事物,像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典型事物。
板书:典型事物
②变换句子呈现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朗读并关注“时间”的词和“生长变化”的词,交流自己的感受。
梳理:“一天一夜……”这些时间的词很短,很不起眼,但联系生活,竹子一夜可以多出半截,这些富于变化的词语让我们体会到生物长得飞快。
“长出几寸”“多出半节”……呈现了不同事物成长的不同形态,避免了单调。
5、课件出示: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草坪菜畦。
①自读交流。
②小结:句式整齐,用词丰富。富于变化的语言,围绕中心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典型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长飞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朗读。散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读时,我们会把感受融入到文中,我们合作读读出夏天生物的勃勃生机。
自然段小结:第二自然段采用总分结构,围绕中心句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句式整齐,语言富于变化。
任务二: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完成学习单。
1、学生自主学习。
2、巡视,发现共性问题。
3、解疑:
第三自然段:
1、出示山、河、地、路、铁轨五幅图,帮助学困生理解,这一段所描写的事物。
2、设疑:山地河路,这些无生命事物的“长”是不易觉察的,作者怎样写?
3、交流小结:山地河路这些事物的长是不易觉察的,于是就抓住与他们有联系的,显而易见的草、树、水、瀑布这些事物来表现那些无生命的,看似不会长实际也发生了变化的事物来表现中心。
第四自然段:
启发思考: 在第四自然段,作者怎样引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什么要写人的成长?
1、学生交流。
2、明确:这一自然段由农作物写到人,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的太慢,就没有收场的希望,那么人也是一样,也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的用力的长。由农作物写到人,作者构思巧妙。同时告诉我们:要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长身体,长知识,长本领。
自然段小结:
任务三:回归全文 领悟写法
讨论:2、3、4自然段的顺序能否调换或删去其中一个自然段?
1、学生讨论。
2、交流,梳理总结: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层层递进,使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
三、活动二 习得写法 学以致用
1、回归全文,明确:本文是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从—————、————、————三方面来写;第二,自然段是围绕中心句,从———、————两方面来写。
2、迁移训练。
围绕以下中心意思,先完成思维导图,再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看谁想到的方面最多最好。)
太阳越来越暖和了
大地的“衣服”越来越鲜艳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
————————————————
(温馨提示:可从视觉,听觉,嗅觉来思考)
出示评分标准:1、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写。2、语句通顺,连贯。3、语言生动准确。
1、学生自由练。
2、指名交流。
3、根据评分标准评价,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四、小结:
要围绕中心,把意思写清楚,可以先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构思,将中心意思表达全面。再选择恰当的事例,将中心意思表达清楚。比如本文就是围绕中心句,从有生命的动植物,没有生命的山河大地到人三方面来写。第二自然段,则是抓住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来突出了中心,使中心表达的清楚。
五、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修改自己的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