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那人在厨房做早餐的时候,眼角瞥见女婿一闪身出了门。
怎么走这么早?昨晚回来那么晚。我对那人说。
不知道,不是上班去了吧,怎么招呼都没打一声。那人说。
你出去看看,给把午餐带上。
那人追出去一看早不见影子,隔着门听到一句:我要疯了。
哦,那人恍然大悟。边往厨房走边说:这是被下面这大妈吵的实在睡不住了,自己跑下去沟通了。
我一听,也是恍然大悟。
周日听女儿说:最近每天早晨七点一过楼下就有个大妈来打网球。大妈五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力道不小,她打的很是卖力,哐哐哐的节奏感十足,听起来铿锵有力,很有穿透力。大妈的网球底座正对着女儿的卧室,别说周内了,周末大妈也不休息,两个孩子根本无法休息。
女儿和女婿都在互联网上班,早晨十点上班,比一般的单位要晚一点,但是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女婿,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昨晚就是一点过了才到家的,早晨七点就有人在楼下哐哐哐的打球,他还怎么睡觉?看来是被大妈赶起来,下去找大妈沟通去了。
周日女儿说的时候,我对女儿说不如我去和大妈沟通一下,毕竟年岁差不多,都是当妈的人,也好沟通一点。女儿同意了我的提议。本想着孩子们睡觉时再看到大妈过来打球,我下去说。
结果是周一孩子们因为周日晚休息早,大妈打球时已经起来了,我就没下去。今天早起七点我和那人出门打了一会羽毛球,回来就轻手轻脚的钻进厨房忙着去做早餐,把这事给忘了,结果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女婿下去后好半天不见动静,我担心年轻人从睡梦中吵醒火气大,大妈个性一来,再别起什么冲突。于是赶紧打发那人去凉台看看,要不行我下去看看去。那人看了一会过来说:还在说,但看形势没有大问题。说完他怕我担心,又补充说,你要相信你女婿,去了一定能处理好。
夫妻两一边说着话,一边忙着做早餐时,女婿也上来了。看他还睡眼朦胧,我啥都没问,只说还早呢,再去补会觉,一会饭好了,叫你起来吃饭。他应着声,转身进了卧室。
早饭时,我问女婿沟通了个啥结果。
能有啥结果,整个一个不讲理。人家说她以前在他们楼前打,有人不让打,她就去问了物业,说这边楼间距大,可以作为老年活动中心。
看她这意思是这个球她是打定了呗。
是这意思。我说八点后要打,我也管不了。再八点前打,我也找物业去。
还真是中国式大妈,整个一个常有理。
女儿这个小区属于新建小区,周边空地很大,东北南三边断头路,西边还是一块空地。据女婿说大妈她在一号楼,就在小区北门边,外边就是断头路,我和那人就在哪里打羽毛球。不明白这大妈啥心里,舍近求远,打扰别人不说,还自找不自在。
我也是大妈的年龄了,年轻人很多时候的一些做法我也有看不惯,但是我也是个母亲,也更能理解年轻人的不容易。他们要工作养家,不得不面对外面各种压力,生活很难规律起来,早睡早起根本无法实现。相反的年岁大的人,往往有退休工资,生活压力要小的多,有钱有闲,想怎么生活还不都是自己的事,作为长辈难道就不能替年轻人想想吗?
当然我也相信很多大妈对待自家的孩子一定是能做到设身处地的,至于对别人的孩子她们很轻易的就忘了自己也是个做母亲的人了。
小时候,二伯母因为我学习比堂姐好,很是不待见我。而妈妈却对堂姐很好,我很是不解妈妈的做法。妈妈就对我说:阚(不知是不是这个字,家乡话音应该没问题)到人家的(孩子)存到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我无法理解妈妈的话,读了很多书后,我对妈妈的做法理解为:以德报怨的善良。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我才算真正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的做法不只是善良,更是为人之母的大智慧,身为母亲善待别人的孩子,也是在给自己的孩子积德积福。
女人如水,是古人最常用来比喻女人。之所以这样说,是说女人天生应该是柔软的,大度的,比男人更懂得包容。因为水是溶剂,是几乎所有无机物和部分有机物的溶剂,她海纳百川,包容万物。从这个角度而言,宽容待人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可事实呢?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七十多岁的阿姨吐槽火车上,下铺有年轻人挂了帘子,拒绝她随便座。老阿姨的视频是一边拍摄,一边吐槽的,话说的不好听也就算了,还声音很大,应该一个车厢都能听到她吐槽的声音吧,她对于座人家位置说的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还用道德绑架现在的年轻人。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火车卧铺不像公交车,还要人让位置,尤其是现在的卧铺,铺位可以自己选择,年岁大的人也可以在车站让工作人员帮忙选择铺位,还可以在携程上,或者其他第三方软件出手续费选择铺位,有什么理由坐到人家的铺位上呢?除非是这位大妈为省点钱不买下铺,或者处于别的原因要坐在人家的铺位上。典型的出门不占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心理。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岁大的人,人家买了什么铺位,就坐那里,管别人啥事呢?再说到在下铺挂帘子,到底对不对这是铁路工作人员该负责的事,与你一个同车的人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指指戳戳吗?年轻人尊中老年人,是一种好的教养,前提是老年人值得尊重,对于为老不尊的老人,年轻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权益。人家敬重的应该是你的人品,而不是你的年龄。再说你年岁大,凭什么就可以倚老卖老,对人家年轻人指手画脚。另外作为母亲在出来管别人的孩子前,先管好自己的孩子再说。
我也不能算个年轻人,但是距离坐车需要别人让位置的老年人还是有距离。在那人生病时,我和他坐车,自然也不会有人给我们让位置,我都是让那人靠我身上,或者直接打车回家的,难道还因为那人生病,就无理的要求车上的年轻人让出位置吗?尊重老人是我从小就有的教养,但是这个视频看后着实令人开始反感起一些为老不尊的老人来了。无论吐槽的事情,还是老阿姨说话的方式和语气,都极度让人不适。
老去是自然规律,普通的人,年岁大了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就小了,被社会边缘化是情理之中的事,再不自重,确实就有点令人讨厌了。没有人能挡住老去的脚步,但每个人至少可以选择做一个自尊自爱的老人。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重自爱是前提,如果自重自爱都做不到,就不要跑出来指责年轻人不尊重老人了,在指责别人时,先想想别人凭什么要尊重你;或者在说教别人家孩子时,不如先想想自家的孩子在外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