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同事Sally一起到青岛出差。晚上闲逛的时候,Sally向我吐槽,公司内部斗争很激烈,她现在就和House争斗,然后又说了很多关于House的负面消息。
对于Sally的话,我多少还是有些不信的。首先,我是House一手培养起来的,当然Sally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的,不然也不会和我说这么多。其次,我当初进公司也是被House的人格魅力给吸引来的,这个人很有格局,而且确实很有实力,深得各个业务老大的认可,我进来的目的也是想跟着他多学点本领。
在我的理解中,Sally就是拎不清的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仗着自己在外企干过,自以为了不起。House可是GM级别的人,在公司也算得上是元老了,而Sally就是一个普通的BP,她凭啥和House斗?
不过我不在天子身边,自然也是不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我不想对这个事情做任何的评价,只是时而笑着附和Sally。
话说回来,很多人提到职场内斗都会深恶痛绝,但其实,职场内斗是领导们权力的延伸,它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合理的职场内斗也是维护公司良性运转的有效手段。
原因有如下几点:
1、企业需要盈利、职场人想要高收入,但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必然会引起内斗和冲突。
2、合理的职场内斗也是加速资源合理化配置,也有助于提升资源的转化,也是变相淘汰那些不适合公司发展的人。
3、合理化职场内斗也便于领导们对公司高层的管理、监督和驾驭,也能清除职场中的腐败,激活组织活力。但万万不可过度,一旦过度,就会对组织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个经典理论“鲶鱼效应”,其源于一个故事: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渔民们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到达渔港,但在运输过程中还是由于窒息而导致大批沙丁鱼死亡。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将沙丁鱼活着带回到渔港,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老船长在沙丁鱼槽里故意放进几条专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让其四处游动,沙丁鱼十分紧张,左冲右撞,四处躲避,加速游动,从而获得大量氧气,从而延长了其存活时间。
“鲶鱼效应”的实质是激励精神,通过激励产生上进的因素。“鲶鱼效应”的作用在于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有效激活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让员工在刺激作用的驱动下,展现活力,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所以职场内斗就类似于鲇鱼效应,作用很强大,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合理的管控和利用好职场内斗,把内斗变为激发组织活力,而不是损害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