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豆瓣写了个《大护法》的影评,写完后还贱贱地去看了20几片别人的影评,其中有10篇只给了1星或者2星,这还了得,简直是瞬间把我这个大护法的自来水点燃了,成了可燃冰了,今天加班也心不在焉,思考再三,我要写个二评,把那些批评给怼回去!反正咱是个小透明,啥也不怕,就是这么无赖……
有篇影评说的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话是好话,但是私以为有我这样的外行来凑热闹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电影不是只给你们内行人看的,最主要的群体还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啊。外行们有多重要呢,我马上想起了美剧《硅谷》,主角他们发明的那个什么压缩文件了无痕的技术牛逼不牛逼,实在太厉害了,内行的都是被惊呆到肃然起敬的,但结果呢?产品失败了!因为我们这些外行不买账,我们不懂,我们不喜欢!你可以说我们愚蠢,说我们干扰了技术的进步,但是,你的产品失败啦~~所以,接下来我这个外行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放飞自我啦。
先来说说很多人抨击的人物介绍不清楚。很多人说不思凡对出场人物的介绍太少了,感觉很多人都是没头没尾地出现和死去,对观众缺乏交代,有人举的例子就是大护法带在身边的那只白色的小鸟球和小姜。先来说那个白团子,嘿,我说,人小团子对于连名儿都没有还没生气呢,你瞎着什么急啊。你说它萌吗?萌啊,那不就行了?神偷奶爸那么多小黄人,劈天盖地的,在前两部也没告诉你小黄人是什么鬼啊,就算后天单独出了部小黄人来捞钱,我也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大家还不是看得屁颠屁颠地乐呵呵的。萌就是正义啊,而且人家也没干什么正事啊,你让它在那好好卖萌,不要给人家这么多压力嘛。然后来说说花生人小姜,说实话,这是正个影片我觉得唯一一个没有罪恶的人物,它被卯卯砍死的时候是我唯一意外和惊讶的,就跟感觉导演抹杀了唯一的希望,把釜山行最后的小女孩也杀死了一样的感觉。但我并不因为这样就觉得应该给小姜好好介绍身世,把她从平凡变得伟大。小姜本来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花生人,普通到如果没有太子给他的红丝巾我们都认不出来,就是这样的普通又不普通,才是人生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我们在小时候都认为自己设特殊的,长大了才发现,大多数人都太普通了,但我们都能在这些普通中找到一些可以坚持的东西,比如小姜坚持的善良和感恩,不可言说的,这让我们又变得不再泯然众人。即使世界上有再多一模一样的玫瑰,我们都可以是有人怀念的唯一一朵。还有人说不思凡没有说清楚小姜脑袋里的蓝色石头是什么,看到这个,我就想爆粗口了,你是傻吗!这么多年语文阅读理解是怎么做的,都是零分吗?仇恨和恐惧孕育出花生人剧毒无比的黑石头,那充满善良和爱的小姜呢,你说是啥?此处应有白眼。
然后让我来聊聊内行们诟病的台词。他们说真是太烂了,还时不时跩点乱七八糟的诗词,完全是狗屁不通!我都能想象到他们不屑到胡子都翘起来了。不巧的很,没文化的在下可喜欢这个调调了。一句话来说,就是跟本人一样的作啊。正常的时候大口白话屎尿屁,然后时不时的犯一下病,就想酸溜溜一下,或者来玄之又玄一下。谁还不能当下文艺青年了不是。说实话,我周围的人,大多数都有点这毛病,毕竟大家都是读过书的,偶尔心血来潮想风雅一下真的是太正常了,文学什么的,就是有种高逼格感才让大家喜欢的啊。
好了,说了这么多不讲道理的话,接下来再讲点道理,毕竟咱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好青年不是,而且还没退团呢。虽然我真的很喜欢《大护法》,但它的有些不足也还是很明显的。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有点感觉奇怪,因为我一直不能把自己放进那个情景中,要知道我是一个很能换位思考的人,很就容易在看小说和电视电影时融进那些情境,但是在看大护法时却怎么也融不进去。后来看到一个内行人的影评才知道,因为大护法基本都是远景镜头,从而阻碍了观众的情境融入,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制作经费的原因,但这的确是一个硬伤。另一个大缺陷在我看来是打斗的场景,多,又不够精彩和热血,有点冗长无聊。
虽然同为三大,而且《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还做了《大护法》的应援海报,但是从反响来说,《大护法》的热度比前两者真的少太多了,排片也少的不行。当初《大圣归来》上映,黄金时间场次真的好充裕,而且上映时间也比较长,可是7月13号才上映的《大护法》,在20多号很多影院就只有一天1到2场的排片了,而且时间还在晚上9点。有人说三大已经消耗尽了国人对于国产动画的情怀,我觉得如果《大护法》是在《大圣归来》之后上映,而不是第三个上,会好很多。《大护法》卖的是情怀吗,我觉得不是,它卖得是现实啊。我不知道别人听片尾曲《你一定要像个孩子》时时什么感觉,反正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连小姜死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哭,但是听到歌,我想哭了。我是个没有专业知识的门外汉,我说不出为什么,但我就是觉得想哭。光凭这首歌,我就愿意挺不思凡的下部电影,如果下次还是需要众筹,我一定上!让我努力赚好多的钱,咱们都好好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