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十不立才是常态”给我的提醒。
不久前在公众号“麦子熟了”里面读到一篇文章叫“我,今年32岁,存款为0”:三十不立,才是真实的人生。里面阐述的是人生的三十岁,应该【立】的是“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而当下,世俗普遍认为的三十而立,是有钱、有车、有房。
那天,我在深深地检视自己,从小到大,自己一步步走过来,到底在追求什么?我想起小学的时候,我想做一个篮球运动员;到了初中,成为一个作家成了梦想;而高中,憧憬自己将来会是一个老师或者科学家;大学呢,想做一个助力青少年成长的“成长导师”;现在呢,不知道了。现在呢,拼命学习啊、工作啊,为了什么呢?我交给自己的答案是:赚钱、安身立命、买车买楼、和家人好好生活。可这真的是我所追求的吗?想起开年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加班的缘由,早上起晚了,那天早上起来,见爸爸在厨房给我鼓捣早餐,弄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腩面,当时心里就特感动,让我突然想起渔夫的故事——
有一个老头,每天在海边钓鱼,每天就那么悠悠闲闲地钓几条鱼,够维持生活就不钓了。一个大富翁拿着鱼杆来到海边坐在老头旁边钓鱼。大富翁对老头说,我给你个建议:你每天多钓点鱼,吃不了把它卖掉。老头说:卖掉干什么呢?富翁说:把钱攒起来。老头说:攒钱干什么呢?富翁说:用它买条船,去打更多的鱼。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富翁说:卖了鱼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富翁说:将来像我一样住大房子,吃好吃的,还能到处旅游,到海边悠闲地钓鱼。老头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海边悠闲地钓鱼吗?
突然感觉自己像故事里那个富翁说的做法,绕着个大弯,追求“幸福”。退一步想啊,享受当下的生活不就是自己追求的吗?拼命学习、工作,最终不就是为了和家人一起好好的生活,那为什么不现在就抽多点时间陪陪家人,或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呢,非得等到所谓的“有钱、有闲”才去做吗?我逐渐理解为何那么多95后喊着“佛系”,不在职场那么地“歇斯底里”,也逐渐理解为什么有人宁愿自己开个小店,也不愿去大企业“干一番事业”。
赫尔曼· 黑塞于《在轮下》里说:“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掉队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从不偿命.....”时代太快,快到眨眼都觉得浪费时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我们不断追寻那个“梦”,却发现渐行渐远,我们都还没来得及走到一半,人生已经所剩无几,回头看,原来起点才是所要的追求。不得不说,快到不假思索的我们,在“追梦”的路上,背道而驰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