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很靠谱

明朝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暮春四月,惠州府西湖畔,一位50岁出头,其貌不扬,头带黑色儒巾,身穿浅灰色盘领衣的士子,背着双手站在一棵柳树下。

杨柳依依,士子眼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水,思绪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杭州。自去岁十一月乘船离开应天府南下,半年光阴倏尔飞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叫祝允明,一位江南才子。

今天他收到了好友唐寅的来信,得知比他小了10岁的唐寅已在三月从宁王邸归吴,皈依佛教,自号"六如居士",筑室桃花坞。又一个好友看破尘世,纵情山水诗画。

祝允明今年已经55岁了。他9岁即小有诗名,后博览群集,擅长诗文,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文徵明、王宠同为当朝书法大家。

这样一位才子,科举仕途却颇为坎坷,19岁中秀才后,五次参加乡试,32岁才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均不第。在去年春第七次会试落第后,祝允明终于选择放弃。

“自己终究还是放不下心中执念吧!” 祝允明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目光却愈发坚定起来。

好些朋友不理解他,明明他已盛名在外,家境又并不贫寒,为何这么执着地屡败屡试?

祝允明回想起23岁那年,七月父亲祝瓛意外身死,曾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祖父祝颢,在十二月也因伤心过度病卒。祖父去世前,曾拉着祝允明的手殷殷叮咛:“希哲,以后祝家就靠你来支撑了,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还有对自己书法影响最大的两人:曾任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外祖父徐有贞和曾任中书舍人的岳父李应祯,对自己何尝不是寄予了厚望呢?

好在四年前,长子祝续已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自己心里的重负终于可以稍稍放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然不能以进士身份踏入仕途,那换一种方式,终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吧?祝允明最后一次努力未果后,赴京就选,得授广东兴宁知县,现滞留惠州府,等待正式就职。

祝允明知道,虽然自己常以风趣洒脱、能言善辩、不拘小节的形象出现在人前,但这么多年的蹉跎,早已磨灭了年轻时的气盛。年轻时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以至于人称“祝枝山”,多忘了自己的本名。现在,终是没有那时的洒脱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岭南的暮春,已有几分炎热,一阵凉风从湖面袭来,吹散了祝允明堆积在心中的郁闷。不管怎样,现在自己还有机会为民出力,抱负尚未施展,怎能如伯虎那般归隐田园呢?

“拾墨,书砚,走,回家去!” 祝允明招呼一声身后的书童,带头走向不远处的几间瓦舍。他来到惠州后,“欲步东坡先生遗风”,常游惠州名胜,特别喜爱西湖,于是在西湖北岸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的元妙观附近,筑起屋舍暂居。

回到书房,祝允明让书砚铺好上佳的澄心纸,又让拾墨拿出一方来惠州寻得的肇庆端砚细细磨墨。净手后,祝允明酝酿好情绪,挥毫作《杭州夏日以文会诸君従聘宅序》:"凡士居以学展策冯几,或受教圣贤,辨难英杰,闭户终日,恐一尘客挠也……"

五月端午过后,天气愈发炎热起来,好在院子前有一棵高大的榕树,树冠如盖,给这寓居之所增添了几分荫凉。

祝允明在惠州的日子倒也过得惬意,暂时没有公务缠身,他读书写字,作诗著文,闲来四处游览。前一阵还应朋友王文明之邀,前往庐陵(今江西吉安)观看龙舟比赛,作了一首《乙亥五月五日王佥宪文明邀宴庐陵螺川驿楼观竞渡(七律)》。

由于惠州地处偏僻,能吟诗作画的朋友实在太少,祝允明每日潜心书法,颇有进益。以前他喜爱楷书和行书,近年来因心境的改变,更喜狂草。到得惠州,许是即将上任为政一方的期待让他又静下心来,专心练习小楷。

是年夏,祝允明在西湖寓所,书写出他的又一幅传世之作——小楷《前后赤壁赋》(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他的书法功力本已十分深厚,加之近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幅作品真正做到了他在书法上所主张的“性与功并重,超然出神采”。

是年秋,祝允明终于等来正式任命,赴兴宁县任知县。祝允明自此辞别惠州,正式踏上他在广东为期八年的政治旅程。

走的那日,秋高气爽,天空蓝得纯净如洗,在惠州结识的几位友人将祝允明送至朝京门外东江边的渡口。

祝允明登上客船,拱手拜别友人,心中并无太多离情别绪,毕竟“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他对即将展开的政治生涯充满激情与期盼。

载着祝允明的客船,顺着水面广阔、奔流不息的东江水,在合江楼拐了一个弯,一路东去,渐渐远离了惠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少有人知道,在“自公谪岭南,无人小惠州”的苏东坡之外,祝允明这位江南才子也曾客居惠州近一年。

但这段历史很靠谱,《惠州西湖新志》“祝枝山故居”条称:“祝枝山故居,在下角官塘西(据说是现下角祝家田祝屋巷一带),明正德年间祝枝山所筑(已废)……”志中还载有他吟咏惠州山水的诗作一首,叫《丰山归云洞》,诗云:“千峰如帐眺岩扉,云物何年向北飞。潭底分符玄*洞,峰头全弄白绡衣。海多云雨应*住,壑*藤萝久不归。洞外饥蛇长起陆,可能清伏运神机。(诗后有注:‘此诗录于祝枝山墨迹,草字难辨者作*’)”。

秋日午后,我来到元妙观,从元妙观沿西湖往西行,右边就是祝屋巷了。祝允明在惠州盖的房子早在清初就已被毁,但这里至今有六条叫“祝屋巷”的小巷,住有数千人。祝屋巷旁,是桃花溪,溪流早已杳无踪迹,惟余一地名而已。

穿行在祝屋巷,但见得巷子深深,狭窄曲折,房子高矮不一,几乎全是现代建筑,明清建筑已迹不可循。间或有青青翠竹、鲜艳的三角梅从仄仄门墙后探出头来,给这里的幽静增添些许热闹。

倒是沿着西湖路边的几幢二、三层小楼,装修成格调休闲的小酒吧,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间,还略有几分古意。行走在这里,我不免有“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感慨。

据有关文献记载,祝允明赴兴宁任后以礼待百姓,教育引导民风。并施展计谋,设法在一个早晨捕获30多个强盗,从此县里比较安定。兴宁县在祝允明的治理下很有起色。他还修编兴宁县志,题名为《正德兴宁县志》,亲自撰写了序。63岁时,祝允明调往南京任京兆应天府通判,后人因而称其为“祝京兆”。但他不堪忍受官场腐败,终于下决心托病辞职,回故里苏州度过残年,卒于67岁。

我想,在惠州这一年,虽然短暂,却一定是祝允明后半生难得平静而又意气风发的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0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2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1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68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9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6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2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82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02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0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4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1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32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