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科学研究表明,人平均在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才能有效规划自己的一生。其实这个科学结论并不难理解,以我为例来说,二十几岁的年纪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对未来一无所知,当我被父辈们催促着要干一些事情的时候,才慢慢感觉他们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挣回年轻,而我就是他们挣回的资本。幼年的懵懂无知和老年的阅尽千帆,从某种意义上有着共同之处,一个是未经历而看不懂无法表达,一个是经历过已懂却无法表达;攀上对人生认知的高峰却要面对年老的危机,似乎是上帝跟我们开的玩笑。而本杰明逆转时光的生长似乎让人看到了人生发展的合理顺序:虽然外貌上年老,但心理上还是个幼童,早早地看到养老院里的生离死别,对失去也就能淡然处之;欣喜地经历恋爱,却又谨慎于外表招来的危机,因此不必担心沉湎于皮囊;对人生的规划终于达到了成熟,同时外貌也越来越年轻化;看尽了一切,心态却是老年人一般豁达,因而更加自得;终于忘记了一切,就像出生的婴儿一样,离开人世。
关于理解人生这一话题,我常常想到的是“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但我又不禁反问自己,什么是“什么年纪”,什么又是“什么样的事情”?难道说年幼的时候就要做小孩子的事情,年老的时候就要做老年人的事情?那么小孩子的事情又应该是什么呢?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亦或是为了学业而发愁?老年人是不是就应该呆滞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我想这一切都不是最终需要考虑的事情,最需要考虑的是,你现在能做什么。
本杰明无疑是从年幼到年老都做着与他人不同的事情,但他不仅没有受到影响,更在每一个阶段都经历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或许领悟了类似的人生哲理,心中萌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新认识,仿佛睡一觉后生活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什么,即使不是现实中的,也应该是精神上的。但我觉得导演的本意应该不止于此。当你试图从电影中寻找到超越你所经历的人生哲理时,你往往就跳进了导演安排的这一圈套——然而实际上导演并没有安排,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圈,跳进去,封闭自己。我要说的是,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复制,人生的道理往往只有在你奄奄一息之时才能涌进你的头脑中——当然,这也不是肯定的,但我又不确定你是否会跳进看完这篇文后你为自己画的“圈套”。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可以以多个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内核和本质却稳稳当当地留在那里,关键就是看每个人是怎么看待的了。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菠萝购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