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建筑工人。最初踏上工作岗位,从不在乎风雨,不在乎泥雪,只知道这是我所爱的工作,这是我未来的生活。
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便激起了朵朵浪花,摇曳生姿。
我更加努力工作,因为我的家,我的孩子。我只有努力向前,迎风奔跑。
眨眼间孩子已会跑,已会唱,而我却只能隔着屏幕,看着、听着。但我的孩子还是愈来愈优秀。因为爱人,我的孩子在没有父亲陪伴时,依然快乐健康地长大了。
我的孩子也像其他孩子一样,顽皮拖拉,一见电视手机就移不开眼睛、挪不动脚步,玩的时间总是占据了所有学习的时间,为此,爱人也曾头疼不已。
关了电视,拿走手机,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当爱人每次拿起手机看消息、看电视时,孩子立刻就会凑到跟前,撵也撵不走,如果爱人恼怒,孩子总会说:“你不是也在看吗?凭什么我不能?”5岁时的她这么说,6岁时还是这么说。即使打骂批评也很难见效。
后来,爱人看到一篇《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的文章,她顿时茅塞顿开。原来孩子一直未能改变竟是因为自己。文章说,想要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首先得成为怎样的人。你若想让孩子远离电视、手机,你自己就得先远离电视、放下手机。你想让孩子努力向上,你就得先努力向上。你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模板,孩子就是你的复制品。
那一刻,爱人就下了决心,不当着孩子的面看手机。不看手机的时间该怎样度过?书,读书。本已很久不摸的书本,再拿出来,陌生的文字总是很难挤进眼里,实际上不过是装装样子。可是,当爱人手捧书本的时候,孩子也变得安静了。她也拿出她的童话书坐在爱人身边,一只手指着文字,一只手压着书页,那些有趣的文字变成了她的语言,她动情地朗读着每一个她喜欢的故事,甚至可以自己复述出来。
一天一天这么坚持做,突然发现,改变的不只是孩子,还有爱人。那些挤不进眼里的文字渐渐亲切、熟悉,爱人忍不住用笔勾画动人的问句,摘抄一些优美的段落,甚至也想用笔写一写孩子,写一写我,写一写我们的家。每当这时,爱人最怕被人打扰,但孩子总想拉着爱人一起玩。当爱人说忙着写日记而一次次拒绝孩子后,孩子竟自己拿出笔记本,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她也开始写自己的心情和故事了。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确,一次次努力,爱人的文章渐渐获奖时,拿着那些荣誉证书给孩子看时,孩子会说,“妈妈,我要像你一样努力!”
那个顽皮拖拉的孩子在书籍中汲取营养,现在早已出口成章,曾经只能考80多分的她,每学期都在进步,题越来越难,但她的成绩却越来越好,只因为,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首先得成为怎样的人。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不足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