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体验,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这首小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我想说的。
可以居家办公半天的日子里,我得以放空自己,我常常地让自己躺在软绵绵的沙发上,静静地舒展开来,如同躺在被阳光沐浴着的沙滩上,让我的每个细胞都舒展到它想要舒展的模样,让它们尽情地靠近温暖和柔和。
我的心常常地静如止水,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美好。当我的心柔软下来的时候,我开始接受一切的发生。
我理解在家懒惰了的孩子,我理解焦虑着的家长,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出来,很多个家庭因为居家学习的孩子而闹腾得鸡飞狗跳的场面。
我接受每个家长的求助,但我不去生孩子们的气,也不去着家长的急。我常常地回忆,我自己带孩子走过的路,我的孩子温和厚道,但我们娘俩又何尝不是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走过?失望,希望,争吵,哭泣,理解,妥协,鼓励,认可……一点点,直到孩子长大,我开始老去。谁说,争吵和焦虑不是一段母子(父子)成长的历程呢?
只有这样,孩子才开始慢慢长大,只有这样,家长才开始慢慢放手。就像春天来的时候,叶要发芽,花要吐蕾,都会有一场场风雨在催长。
允许,经历,体验,享受,正视孩子长大的过程,是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应该有的智慧。接纳,理解,疏导,妥协,宽容,积极地达成共识,是我们和孩子共处的秘诀。孩子不听话是正常的,家庭有分歧有冲突也是正常的,家长焦虑也是正常的,所有该承受的,我们都要去默默承受,没有谁可以代替你,老师也不可以。
如此,家长才会懂得,养育孩子的不易,孩子才会懂得,长大成人的不易。如此,家庭教育才可能在摸索中真正落地,老师的职责才可能真正的提升到引领的层面。
我相信,yi情时代带给我们的一定不只是保护好身体和生命安全的措施,还要我们学会反思,改变思维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工作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学会顺从自然和规律。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不确定的世界,做好确定的自己。
(二)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体验,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这首小诗,也写出了我想写的。
今天回家,走在路上,看到一片荒芜,毫无秩序的荒野中:草是枯萎的,地是干涸的,有芦苇在没有方向地摇曳。我发现想用眼睛在这样的荒野中寻找到美感,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的心情依然很愉悦,因为我允许自己在这荒野中,经历,体验,享受,我甚至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枯草,在无法向外展示生机的冬天,我学会了内敛。一颗草的心从来没有枯萎过。
在这片荒野里,我透过树枝望向蓝蓝的天,没有任何季节的蓝天,可以蓝得这么纯粹。纯粹得让人只能宁静,不敢有任何妄想。
我还会坐在小时候坐过的石头上怀想,冬天的石头是最可爱,最有温度的,它上面的音符仿佛记录着我们小时候的故事。我抚摸它,阅读它,在阳光下好石头待一会,是一件幸福的事。
你一定不知道,在这荒野里,还有一处独到的风景。看这个结满冰旮瘩的石阶。
我一步一步,手脚并用的爬了上去。
那份小心翼翼,那份挑战自己的欢喜,竟然让我觉得这片荒野就是我的乐土。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在这里像个小孩子一样玩玩冰旮瘩,用脚探视它的光滑,用手探视它的冰凉。偷着允许自己做个孩子,像小孩子一样,经历体验和探索这个世界,享受这个过程,是件很美好的事。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体验,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我也把这首小诗送给你们,愿你们在这个冬天,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记得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不要焦虑,好好享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