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的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1
处在这样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时代,每个成年人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来自于工作的、生活的、另一半的、甚至是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压力让我们经常会觉得烦躁、苦闷、压抑,随着这种情绪的不断升级,我们的脾气也会越来越暴躁。
尤其是现代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又要照顾好家庭,老公体贴还好,如若不然,心里情绪旁观者可想而知。
在单位工作了一天,匆忙去学校接了孩子,回到家里,面对洗衣机上的脏衣服、积满灰尘的地板、孩子仍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厨房里堆满了的待洗的锅碗瓢盆。
试问你还能心平气和的去应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吗?
2
单位的小王今年29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儿子出生之后,生活的压力愈来愈大,经济上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她说:“我现在经常吼老大,甚至打他”。知道内情的人可能要说,老大不是才四岁吗?
四岁的小朋友到底懂什么,又不懂什么?谈论起来,小王自己颇觉无奈,可是又觉得没办法,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小王说:“有一次小的正在床上睡觉,大的蹦蹦跳跳的进来,一边高声喊着妈妈,一边又动手去摸弟弟,小的还没有睡稳,瞬间高声大哭起来。我抬手对着大的后背上就是一巴掌。”
大人们经常这样,打完以后,看着孩子可怜巴巴、挂着泪痕的小脸,心中又无比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发脾气、后悔自己为什么总是没有耐心、后悔孩子这么小这样做不是很正常吗?我为什么不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呢?
在情感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位女性,生活有时候的确让人透不过气,在各种情绪交织的情况下,让你心平气和的去面对一个熊孩子,有时候的确是强人所难了。
就算是育儿专家,《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也未必可以做到次次都和颜悦色。
简·尼尔森有一次在对女儿的管教中,女儿惹怒了她,她冲着女儿大声喊道,“你真是个傻瓜”。女儿转身看着她:“一会你可别向我道歉!”
我们和专家的区别,大概是专家可以很快可以调整自己,重新回到正确的教育上来,而我们却在吼叫、打骂、后悔中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着吧。
3
每个成年人生活当中,都有压力,都有委屈,但是这些是我们把负能量转嫁到孩子身上的理由吗?
人的不满、糟糕、愤怒的情绪,都会随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而最弱小的孩子,成了我们情绪上的牺牲品。
在我们把负面情绪不断传递给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否可以承受的住呢?
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也经常发生。
我经常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对孩子发脾气,有一段时间,我儿子一看到我不笑的面孔,就立马小心翼翼的说:“妈妈你别生气。”
看着孩子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们不会难过吗?不会自责吗?这样的情绪又是孩子该承受的吗?
不,孩子不该承受,成年人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4
人生有太多压力,无论从工作中、生活中、还是情感上我们都要面对很多。会忙碌、会辛苦、甚至会痛苦,但是这些是我们责骂孩子,打孩子的理由吗?打骂孩子,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任性、管不住自己。
育儿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一个任性的母亲是不会教出一个不任性的孩子的。”
成人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好欺负,你打他、骂他,他也不会怎么着你,不会离开你,只能依附着你。在这种肆无忌惮的心理的驱使下,你才会那样肆无忌惮的对待他。
孩子何其无辜!
也许有人会说,我想改啊!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分享一下我的改变之路,那就是看书,那么多的育儿书籍,你不看,难道是等着让孩子自己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成年人要管的住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管理孩子。对孩子,我们要多给于理解,尊重,同时又要立界限。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改变,孩子也会朝着你的希望去前行。
孩子,值得我们用全部的耐心去对待!
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