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聪明的大家看到图片的时候就已经猜到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啦~
自古以来,“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我在大学接触的哲学、汉语言或是新闻学等其他领域...但是在我大学毕业后开始自学中医,发现“气”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或许它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气”的确有些差池,但是二者在很多地方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在目前我所接触到的文献中,宋代养生大家陈直在《寿亲养老书》中所总结出的一套与“气”相关的“养生七诀”颇为凝练。所以今天想参照这个观点,为大家的“养气”做出参考:
01少言语,养真气
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寡言”养生的说法。
孙思邈曾言“多言则气乏”。
说话过多,人的精神会不自觉处于亢奋状态,气血上冲,代谢加速,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中医的术语里称为“耗气伤神。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话,让我们的“真气”耗散,从而疲乏无力,气短没精神。
02 薄饮食,养血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相应地,饮食要往清淡方向调整。
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辛辣油腻;这样更有助于脾胃把我们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很好的吸收,从而达到调养血气的效果。
当然,这一点和《寿亲养老书》中提到的“美饮食,养胃气”也有很大关联。这也希望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更加注重荤素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气的化生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03莫嗔怒,养肝气
中医学说"怒为肝之志",充分阐述了怒气与肝脏之间的密切联系。愤怒情绪的频繁发作会使肝气处于持续上行状态,肝气上逆,带动血液随之上冲,导致肝郁不畅。情绪状态与"肝火"关系密切,不良情绪刺激可引发肝脏损害,而肝脏损害又会加剧情绪失衡,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当面对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比如说,音乐《高山流水》《渔樵问答》都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在情绪平静的基础上,我们的“养气”会有更好的效果。
关注小源熊,健康养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