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事件,不同角度,不同考虑,带来的皆是不同想法,不同思索。
1
收银台前,年轻的收银员在将食品类商品扫描完毕,我们付了款后,他指了指我们手中提着的另外两个手提袋道:
“那两个袋子……”
母亲笑着道:“哦,那是我们在商场内买的衣服和护肤品,付过款的。”
那收银员也礼貌地笑着说道:“嗯,我检查检查。”紧接着,他便将那两个袋子接过,仔仔细细的将每一张发票核对清楚,用笔划过,甚至连买了的衣物,他也是认真的检查了个遍。
我在一旁看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去继续翻看手机,只听着父亲在一旁对那收银员笑着随意打趣:“现在商场检查的这么仔细吗?”
母亲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嗯,都越来越负责了。”那收银员依旧是礼貌地挂着职业性的微笑,检查着东西,并不说话。
可就当他检查完毕,也将购物发票单给了我们,就在我们即将准备离开之时,旁边突然有一黑衣男子开口说了句话,却让我们都愣了愣。
他对我的父亲说道:“你的包里装了什么?”
这个黑衣男子从我们开始付款之时就趴在那收银员身后的一格挡上,起初我们并没有人特别注意到他,他开口问了话,我们都有片刻的愣神,父亲则是下意识的打开了他的包,拿出了两张面膜。
那是我们在商场内买护肤品时,店员赠予我们试用的两张面膜。那店员专门说到让我们放在包里,直接带出去就好。
黑衣男子飞快的从我父亲手上拿过那两张面膜前后翻看着,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她声音微微抬高了些,道:“那是刚刚买护肤品的时候赠的面膜!”
那个年轻的收银员接过面膜,也是来回翻看着,和那黑衣男子的动作如出一辙。只是他在听了我母亲的话之后,双手的动作略带凌乱,还不时拿起扫描仪扫描一下,嘴中小声地反驳着道:“面膜上没写赠品呀!”
母亲突然面色微沉,她扬声冷笑着道:“怎么?你们什么意思?要不你们去核对一下?”
那黑衣男子表情奇异,像是尴尬外加强壮着胆的怒气一般,对着我的母亲道:“对啊!我就是要去核对!”说着,飞快转身上了二楼。
2
母亲怒视着那离开的黑衣男子的背影,随即敲了敲面前的收银台怒视着那收银员道:“呵!我刚刚就见那人一直在那里看着,我还当你是新来的,要有人监督才行,没想到啊!刚那人是觉得我们是什么?他觉得我们会带着孩子来商场干这种事情?”
说着,她又看了一眼放在那里的面膜说到,“两张面膜而已,犯得着……?若不是那店员特意给了,我们还不要呢!”
那收银员听着我母亲说的话,似乎尴尬的双手都有些不知道往哪里放的样子,他的脸上依旧挂着笑,但那笑却充满了浓浓的尴尬的意味。
“现在耽误我们时间,你就说怎么办吧!”
先前我看着手机,双方突然开始争执时我还没太清楚怎么回事,直到母亲说完了这句,我才大概清楚了前因后果。看那收银员有些尴尬的样子,我本想阻止一下,可转念想到他们也算是冤枉人,我内心犹豫一瞬,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
母亲接着道:“你现在就说怎么解决吧!刚那人耽误了我们的时间……你就说怎么办!他知不知道到底要去哪里找,为什么非要跑一趟,不能电话问?我们本来急着回家,现在他这一上楼一下楼的时间,耽误了我们的时间,你现在就说该怎么解决!”
那收银员不知怎么反驳,只是在说到那人知不知道去哪里找时点了点头,略带尴尬的说着他应该知道,其余的便什么也说不上来了。
母亲再次冷笑一声,又看向那黑衣男子离开的方向。
在等待的几分钟内,我的脑洞大开,甚至脑补出了一场店员与黑衣男子合作坑人的大戏,心想着万一那店员不承认是她赠的赠品,我们又该怎么解决。
3
所幸我的脑洞并没有成为现实,过了一会儿,那黑衣男子下来了,身后跟着那店员。那店员一见着我母亲就立刻露出略带讨好的笑意,连声道歉着是她的疏忽,边说边帮我们装我们买的东西,让我母亲不要生气。
那黑衣男子表情依旧奇怪,母亲看了他一眼,冷声道:“你们这商场怎么回事,非得耽误时间跑一趟,就不可以电话询问吗?还有你,”
她看着那男子道,“这下查清楚了吧,查清了就好!那你现在说说,耽误我们的时间该怎么算?在这里白白等了这些时间!还有……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我们是带着孩子来商场做这种事情?昂……一家三口来商场做这种事情,亏你会这么觉得!”
…………
有其他人听到了争执声围了上来看着热闹,偶尔点两下头。
那黑衣男子摆手,说了句对不起。显而易见的是,他的道歉并不是多么诚意,似乎是不情不愿的样子。
他边走边说了句对不起,眼睛也不知道在看哪儿。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冤枉了人,被说得脸上挂不住才有这样的表现,也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
那店员又连忙说到别生气别生气,都是她的疏忽,说着,又将母亲从收银台前向外拉着走了几步,对她略带讨好的笑着道:“这也是人家的工作,实在是不好意思,别气别气……”
母亲又向着那男子的方向说了句:“你们商场这事该怎么解决!真是……”只是说归说,店员既然专门来澄清了,也道歉了,她也没再追究,最终只是沉着脸离开了商场。
4
离开了商场,我走到了母亲身边,我们安静的走了一会儿,母亲问到:“你觉得我刚刚做的对不对?”
我迟疑了一瞬,说到:“这……我觉得切入点有一点点不对……然后,其他的,一个人一个反应,刚刚那样也……可以。”
母亲问道:“切入点?”
我想了想说道:“耽误时间什么的,其实算成生气理由的话,其实站不太住脚。毕竟在商场购物…又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不过那样说其实也行,毕竟万一有些人真因为这耽误的时间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也说不准。但最重点,应该是刚那人那行为不对,应该重点指出他冤枉了人,还有他那种错误的解决事情的办法。不过刚刚那种情况,突然发生的事情,我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所以你那样解决反应算是很快的了,咱们也不至于凭白受了哑巴亏。”
刚刚母亲说话时,我就仔细想了想整件事,现在她问,我就刚好说了些我的想法。
“不过其实刚刚那件事,错误本源是那个店员,是她没有安排妥当,那黑衣的人也只是完成自己工作而已,可能完成的方式有些不恰当……只是因为他做出了对咱们怀疑的事情,所以……他才成为了愤怒的直接发泄对象。不过不管怎样,咱们也确实是没有错误的,因为店员的失误而平白被冤枉,生气也是应该……”
我不是习惯让别人难堪的人,即便对方有错,也会尽量语气委婉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因此刚刚母亲让对方面子上挂不住的行为我本想阻止一二。
不过转念一想,社会上还有很多脾气暴躁的人,若是被用刚刚那样的方式当作了小偷,直接上手也完全有可能。
而母亲只是说了几句,我因往日的习惯而觉得有些不太好,但我们平白被冤枉,她那样说了几句,每人行事风格不同,那样其实也十分正常。
我回答着母亲的话,说的有些不清不楚。可能是因为往日的习惯而对刚刚那黑衣人和收银员被说得尴尬而觉得略微歉疚,毕竟这是他们在完成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理智上一分析,我们的行为更应是并没有错的,毕竟我们受了怀疑,而且是这种怀疑,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刚刚的反应,又有何错误呢?
于是我只得道:“这件事商场的经营策略也有问题,这件事确实是可以打电话解决的,却非要浪费时间。并且,像海底捞,星巴克那些,以顾客为上帝。这黑衣男子堂而皇之的做出那样怀疑顾客的举动,对人不尊重,本就不对。”
随即又开玩笑道,“这事可以写成一个关于商场经营制度策略不当的研究或者是关于同一事件站在不同角度上的人的心理分析,”
顿了顿,又道,“只是那收银员有些无辜,也算是平白就被说了一顿。”
母亲听着我先前的话,偶尔赞同两句,只是听到最后一句时,她突然对我笑着道:“那收银员可不无辜。”
我突然反应过来,道:“哦,他应该提前就知道了!”
母亲哼道:“不然他怎么会那么认真的检查付过款的那些东西,他检查时,衣物的袖子什么的,都是处处捏过,好像怕咱们藏了什么东西似的。”
“说实话,有些人就是欺软怕硬,看人下菜。我刚刚还在想,那人是怎么知道你爸包里放着的东西的,他说不定跟踪你爸跟踪了很久了,从一开始就觉得咱们偷了东西。”
5
听了母亲的话,我刚刚心里的一些别扭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有些微的不爽与怒气。
我说:“咱们可以试试能不能投诉。”
母亲道:“那人最后也说了对不起,也不好追究了。”
我没在说话。
6
最后几句话说下来,我彻底的想象到刚那黑衣人的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付款的时候,他什么话也没说,收银员检查的时候,他依旧什么也没说,收银员把票给我们,我们准备离开时,他却拦住我们,让父亲把包打开,态度恶劣。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他几乎可以算是故意给人难看,说得难听点,这可以算是羞辱。而那收银员,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站在一旁笑着看笑话。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可能是误会,他看我们的样子,就认定我们是贼。见我们好欺负的样子,就敢当众做出那样的行为。
试想,如果他一开始就好言询问,问清情况,而不是特意等到最后来那么一出,又怎么会有后来的事情?而且他若是真的跟踪了很久,那确实是叫人十分的不快了。
我们只是是普通家庭,父亲那天穿着普通的衣物,背着包。可这样却被别人看了一眼就当做是那样的人,连问都不问,这是十分让人窝火的事情。
并且,因为父亲曾经生过病,他反应较慢,有时候一件稍微复杂点的事情,他需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理清究竟怎么回事。
而且有时候想说什么,却也无法彻底表达出来。像刚刚那样的事情,事发突然,他全程没说一句话,可以说是短时间内根本就没太理清是怎么一回事。若是他一个人在场,没有母亲,他只怕是会平白被人冤枉,被人低视,却还是有口难言,辩解不出。
这样,又该找谁说理去呢?
这是一件算是真实的故事。
而这样类似的事情,也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也不由得引起我的思考。
上述情况,主角则为文中的母亲,黑衣人,收银员,以及“我”。
商场被盗窃的事情层出不穷,商场人员警惕些或许是应该。可那黑衣人用这样的方式行事,到底该怎么评价?有商场曾因为这种误解而对顾客进行了人格上的侮辱,这样的情况,究竟又该怎样避免?
这件事错误本源,也就是文中的“我”说的那样,其实在于那个店员。那黑衣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履行他的职责而已。
但从根本上讲,文中的“我们”是无故被店员的疏忽而牵连,从而受到令人愤懑地对待的一方。如此这般,商场人员因此受了气,自然也是无可厚非。
那黑衣人员一直等到最后,或许也有可能性是在等待着“我们”是不是会在最后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但是他那样的神态语气,那样的看人方式,以及最后不情不愿的道歉,一工作人员,这或许也是不正确的态度。
一商场事件,不同角度,不同对错,每个人都可以诉说出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处境诉说自己的对错,如此这般,便是没有客观上的是非分明了。
生活中许多争端便是这样而来,局内人有自己的苦衷,局外人不知该如何判断是非对错,或是判断了对错,却也只是主观意愿,不知背后是否有何缘由。
如此总结而来,也只能得知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妄下定论。遇了事,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此,才算是做好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