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家闲着的时候,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除了照顾好孩子,陪孩子玩耍,做好家务,也没啥让人揪心的。
心情不好了,带孩子出去旅游一下,或者马上考个摩托车驾照,买个摩托车,约上弟弟一起跑西藏。
经济压力大了,就想开个什么店,去哪里上个班,跑出租,哪怕餐厅勤杂工也行。
从来没有自我否定过,总觉得只要勤快,只要自己愿意,总不至于活不下去。
起码在上学和上班的那些年,自己的专业还是自己骄傲的地方,认为无论如何,我还有一样技能能养活自己。
从去年开始,突然觉醒了一样,生命已走过一半,剩下的光景难道也这样糊里糊涂的混一辈子吗?
再加上想孩子能在外地参加升学考试,需要积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拿个文凭免交几十万的社保。
各种原因,也是出于开始有理想有包袱,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更完美的人生,我绝对重新出发,从零开始塑造自己,告诉自己,未来还有几十年,几十年的时间还不够学吗?只要够努力,有恒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第一次,我选择从舞蹈钢琴这方面入手。
抛弃民族舞,决定学习现今最流行的爵士舞,买了课程,跟练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身材和体能已经不能跟年轻人比了,这条路最多只能自娱自乐,不能给我带来职业发展。
练了一段时间钢琴,记忆力不好,一行谱子反复弹上百遍,再学下一行的时候就忘了上一行,记不住谱子就无法提速,更无法把握情绪。
这个样子怎么能出去重新跟年轻人比技能呢,舞蹈,年轻的站出来体态都不一样,基本功更是好得不行,我一把老骨头,体型还发生变化,舞蹈就是讲求美,我这哪里来的美感。
钢琴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记不住,怎么能说服别人。
第二次,决定考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
凭着自己真心喜欢文学这个点出发,觉得只要自己埋下头苦钻研,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等拿到教材,发现要背的古诗词文言文,要了解的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各方面的发展简史,需要靠超强的记忆来背并理解,还要写论文,内容实在太多。
从小没有读完整过一篇文言文的人,此刻要在短时间里大量的背诵和理解,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么庞大的知识涵盖量,需要灵活运用加透彻理解,即便拿到语文教师资格证,我这年龄也不会有机会真正上台教课,也不会讲到激情之处,信手拈来一首诗一首词来表达情感。
第三次,选择学习英语。
英语也是我很羡慕的学科,如果英文流利,对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
照例买了很多教材课程,各种各样,书籍,音频视频,发现四级的那些英文教材,比密密麻麻的五线谱更让人看不清看不懂。
学了一段时间,根本记不住单词,学了又忘学了又忘,但英语还好,学了始终比不学好,至少辅导孩子现在简单的作业还起了点作用,直到现在每天还是会花一二十分钟打个卡,主打学点算点。
第四次,选择考社工证。
社工工作现今正流行,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工作。我的生活比较单调,心底里又对写作有期许,如果能干社工工作,不但有收入,有圈子,还有写作素材,一举多得。
又买了教材买了课程,听了一段时间课,当时感觉还可以。
后来为了积分想去拿本科的学士学位,重新报名函授本科,专门选了社会工作专业,设想学这个和考社工证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谁知道,第一学期就有七门课程,全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程,要求还不低。
面对那些新鲜名词术语,还要大量的背,要写论文,要英语过级,要论文答辩。
每天大量的线上课程和直播课程,大量的练习题,记分作业,有的课一次就三个小时,三个月时间,要拿出那么多时间来听一门“外语”,实在是太煎熬。
一想到英语过级根本不可能,文论不行,答辩更不可能行,学士学位肯定是没有希望了。
不学又不行,为了积分,为了孩子能参加升学考试,为了节省几十万块钱,每天脑壳都大了,感觉头上压了几座山,
因为这,锻炼的时候担忧,出去玩儿的时候牵挂,甚至睡觉都在想过不了怎么办,但我就是学不进去,就是背不了。
各种尝试下来,除了颓败不堪,自我否定、厌弃自己,其他一无所获。
不学还好,一学,发现自己再也没有灵气,学什么都是笨蛋,要力气没力气,要记忆力没记忆力,要技能没技能,整个就废物一个,这种沮丧,让人整天脑袋沉重,嗡嗡作响。
没有什么比发现自己是个傻子、是只笨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更让人难以接受。
感叹成年人,或者像我一样笨的人学新知识,确实太难,太难,已经学到想打死自己,嫌弃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垃圾,寄生虫,连吃美食的乐趣,睡到自然醒的乐趣,购物的乐趣,乃至活着的乐趣都没有了,还学什么学?
没发现自己是垃圾的时候,怀着梦想是美好而有激情的。当试过之后,发现自己是废物的时候,追求,梦想,就成为了极为可笑的存在,徒增烦恼。
躺又躺不平,卷也卷不起。
进入了死胡同,站在黑暗的井底,总要思考为什么到了这一步,该怎么走出去,不能一直成为困兽,哪怕还有一丝亮光,也要去发现去争取。
这一年多的心路历程,总结下来,不熟悉的赛道,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不要轻易去挑战,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把目标定得太高。
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你不是全能冠军,不是天才,但肯定有一个闪光点,只是还未发掘和发展。
比如学英语打卡,我也坚持了好几个月,虽然也没啥成绩,总比好过没学。
比如写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也兢兢业业按计划行事,每天在按时完成一篇小作文。
比如锻炼,从三月份开始,除了周末没时间,我每天早上或多或少都在锻炼,从没缺过一次。
这三样,似乎没那么让人无法接受自己,起码英语学了能辅导孩子作业;小作文写得不好,我在坚持;锻炼没有那么拼命,但身体健康了很多。
只是这几样,因为没有定一个高高的目标。
不会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什么标准,只告诉自己,能坚持就好,能每天碰碰它挨挨它就好,未来日子还长,慢慢的和它们成为朋友,不急着要多么轰轰烈烈。
只有这几样,没有那么功力。
不会去想一定要靠它一下子怎么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卓越,也不会才一开始就背负那么重的包袱,也没有要创造经济价值的要求,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天一点慢慢积累,能积累多少算多少,不急于求成,走得慢不代表没有收获。
因此,成年人啊,请宽恕自己,饶过自己,接纳自己,与其在不适合自己的事情上纠结悔恨嫌弃,不如好好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坚信一定有一条合适的路是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