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她清晰的记得,在一次创业培训课程的第一天,老师把二十几个人分成了俩个人一组,然后让这俩个人自己了解对方的信息,上台把队友介绍给大家,一个蒙古小伙介绍她时说,她叫***,以前学财务管理专业,目前是一位小宝宝的妈妈,他说“妈妈”这个词时,有点卡,有点生涩,说不出来,在座的很多人都笑了。
她是一个新手妈妈,在几个月前她生下她的小精灵,住院的时候她满心欢喜的照料着她的宝贝,即使生孩子伤了她很大的元气,可她每天都睡不着,常常徘徊在婴儿床周围,看着她的小天使……
这几个月来她从来没有哪一天是不幸福的,因为她太爱自己的宝贝了,孩子有一点点不舒服她都会焦促不安,孩子的一颦一笑都会让她兴奋不已。
几个月过去了,她幸福的享受着美好的亲子时光,从来没有离开过宝宝。有一天,她参加了一期创业培训课程,介绍环节她听到了队友对她的介绍词,一位宝宝的妈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有卖车的,卖房子的,做贷款的……唯独她是一个“妈妈”。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头衔不是一份职业名称,仅仅是一个角色。
02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个像她这样的妈妈,她们的职业是照顾宝宝,她们的生活是做饭,买菜,学习做辅食,唱儿歌,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洗澡。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温柔体贴的,很多宝妈妈们有点迷茫,有点乱,有点孤独,有点怀念过去疯狂的年轻时的自己,做了妈妈后,曾经的那份洒脱不在了,她们迷茫的想经济独立,想出去工作,她们随波逐流的做了微商,结果被“黑”掉了一大批“熟人”,别人怎么做跟着怎么做,第一个月她的朋友们信她这个人都纷纷买了她卖的产品,第二个月陆续还有那么几个,第三个月她觉得成交量太少了,她开始疯狂的搜索附近的人,加新朋友,可是同意的人都和她扯着别的话题,有查户口型的,大致问年纪,住址,婚否……她开始的时候违心的聊天,敏感话题她有意的避开不说,慢慢地她开始反感那些聊天的过程,可是为了卖产品首先得让别人信赖,她坚持了七个月,每天发十几条朋友圈,这些都还能游刃有余的做好,有时会自己编辑文字发广告,可是最让她头疼的是加新人的聊天过程,有一天她看到团队里的佳佳晒出了和顾客聊天的记录,从那天开始她想放弃了,因为她不是那种很能开玩笑的性格。这么多年来,她正经到没有说过一句脏话。没有跟任何一个没关系的人扯上关系。
她起码是幸福的,因为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书码字,遇到简书,有人倾听她,有人关注她,有人喜欢她的文章,每一次消息栏里的喜欢和关注都让她觉得世上有那么一些人认真读过她的故事。她投了一些作品到一些征稿平台,稿费不高,可是一篇最少也有几十块钱,最多一篇是三百,她来简书最初的目的就是挣几个护肤品钱,让自己美美哒,可是来了的第三天她就把钱的事情根本没有放到心里,她看到了那么多走心的文字,她被彻底收服了,她觉得自己兜兜转转了那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学业荒废过,职场努力过,爱情执着过,她曾经自己笑话她的闺蜜有了孩子失去了自我,如今等她自己有了宝宝后才深刻体会到那种“放不下”的苦楚真的是难以言说。
03
今年看了很多版本的关于婚姻的文章,越是狠批男人的文章越是引起了大千女性的共鸣,带孩子,很多人把这个差事想成了负担,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带孩子,不是一份职业,只是一个角色。
我看到朋友圈有个专做婴幼儿导师的妈妈,曾经看她分享的母婴知识都是很用心的总结,可这些总结背后的对象全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只能在晚上回去陪伴一俩个小时,那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儿了,前提是家里的家务有人帮忙承担一部分,如果没有,那些职场妈妈和孩子陪伴的时光少之又少,很多女性都怀着愧疚的心情工作,加班。她们受着思念和责任的双重枷锁,日复一日,每次看到她们发表的心情,我就会很心疼。
她们就像一片孤独的叶子,虽然每天忙于工作,可心总是被诸如思念,愧疚,委屈的情感牵着回旋。
我举例的妈妈是婴幼儿导师,可尽管如此她都不能把自己对幼儿的研究执行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更不要说其他行业的职场女性了。
04
这一年我感谢老公,他是个比我还细心的男人,尤其对女儿,他坚持让我们自己陪在宝贝身边,哪怕我们的生活过的简单一点儿,他再努力一点儿。
最踏实的生活就是等老公下班回家,伴着同女儿嬉闹的咯咯笑声,和着厨房洗碗的水流声,我从打了雾气的厨窗上看到自己咧嘴一笑的表情……
没有关系,我们是妈妈,工作可能不会伴随我们一辈子,可孩子将会长久的陪伴在侧。
最主要的,妈妈一职除了锻炼了一个会生活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高手,更值得称赞的是我们成为了孩子眼中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妈妈这个角色没有人是虚假的演绎。感谢生命的延续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另一层含义。
感谢阅读,坚持给宝宝写童话的妈妈,坚持每日总结生活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