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院长分享了一个学员的案例让我感慨万千!
学员儿子16岁与班里一位学生发生了矛盾,把脏水甩到了这位曾经患过抑郁症孩子的衣服上。对方要求道歉,孩子在老师要求下不情愿的说了句对不起,对方觉得没诚意,老师害怕矛盾激化,叫来双方家长。这个男孩子一下子情绪崩溃,说对不起父母,从此退学回到家,至今还不去学校,说要退学打工,再也不愿意见到班主任和那个同学。约了心理咨询,孩子去了不配合防御阻抗,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做了近20次咨询,爸爸坚决不做,认为孩子能上就上,不上打工也行。院长说这个爸爸如此固执,孩子一定会随爸爸所愿去打工的,这就是对抗带来矛盾的激化。
如果这个孩子内心强大,他就不可能钻牛角尖儿钻这么狠,这是哪儿欠缺?是心理建设没做好,用另外一个同学包括老师的不正确的行为来惩罚自己。这不就是把别人吐到地上的吐沫舔起来了吗?家长没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心理建设,孩子这回撞墙上了。他恨那个老师,恨那个同学,恨的结果是啥?自己不上学了,自暴自弃了。他为啥这么固执?我们能看出来,家里边儿有一个固执的爹,都这个鬼样子了,爹还不愿意学习,还不愿意咨询,为啥?当然这个爹会说不上学也行啊,打工去呀。这个妈妈怎么办?第一修复夫妻关系。第二:带孩子做咨询,孩子不愿意做咨询,妈妈继续做咨询。第三:认命。选择如爸爸所愿去打工,再找机会慢慢来。
所以有些时候人生是很无奈的,你真的有的时候遇见一些问题是无法解决。
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玻璃心,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难受好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练、学习的提升,现在渐渐变得内心强大了很多。所以父母要成长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很好的引领孩子,托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