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习题自八十年代起就流传于学生和家长之间,所谓课外习题,就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的练习。而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三本以上课外习题书,有的甚至有十本,每科三本以上。
那么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课外习题,成绩依然平平,流落班级中下游,而且有越来越差的趋势?
~·~·~·~·~·~·~·~·~·~·~
1. 学校作业还没吃透就去做课外习题。
学校作业的意义是什么?老师布置作业的意义:第一,通过作业让学生熟练课上所学内容。第二,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哪部分学的不好从而调整教学方案,强化教学。第三,也是最重要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也是拉开学生差距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什么叫吃透作业?就是以上三点都做到位。第一要熟练,第二要反馈给老师,第三要自我总结。
很多家长只看到了第一点,总认为学生成绩不好是因为做的习题不够多,不够熟练。但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做的多,错的多,学校作业错一堆,课外习题也是错一堆。为什么?也就是因为第二第三点没做好。课内的作业错了,订正了,但是没有分析错的题是针对哪部分知识点;没有归类同样的题型的题目可能出现怎样的变化;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自主学习。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去晚托班,晚托班老师检查孩子作业,让孩子把做错的都改正过来,学校老师一批全对,有些学校老师也开始默认回家作业应该在家里订正到全对再交。那么请问,学校老师如何通过作业知道学生课上内容学的如何?如何通过作业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哪部分教学内容?等到考完试再来调整教学方案?再来针对性教学?晚了!
所以你做再多的课外习题也提高不了孩子成绩,学校作业做了跟没做一样。
2. 课外习题做的越多,孩子越没时间反思,恶性循环。
学生回家吃个晚饭,学校作业做完已经七八点了,有些家长就让孩子开始做课外习题。一做做到九十点,洗洗赶紧睡。殊不知孩子做完之后脑子里一团浆糊,你要是问他今天做了哪些习题,我保证他完全想不起来。
这样的家长,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您的孩子现在就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因为他一直在“学而不思”。一味的做习题做习题,却没有时间去反思做过的习题和学过的理论。习题做的越多越没时间反思,所以效果越差。你再让他做呀,越做越多呀,年纪越高成绩越差你信不信,来呀,谁怕谁呀。
3. 课外习题一通乱做,没有选择性。
一些家长每门课给孩子买两三本课外习题,每天轮换着做。一学期下来,书倒是做掉N本,成绩不见提高。继续问为什么?觉得人家做我也做,不做我就亏本了?还是觉得反正给他多做点不会错?家长你有没有反思过这样的方法提高不了成绩问题出在哪里?
我猜一定没时间想。因为家长的时间都耗在了批改课外习题,讲解课外习题和批评孩子上!
课外习题不是不能做,能做,但要有选择性。还是基于课内作业反思的基础上。首先去把课内作业吃透,知道常错的题型,以及变化题型,还要知道针对的知识点。如何去选择相应的课外习题,加强练习,反复强化。这样才会有提高。做习题的时间要花在刀刃上。
~·~·~·~·~·~·~·~·~·~·~
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做那么多题还是一塌糊涂的原因,所以不要盲目刷题,最后再送一句话给读者朋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